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

(感謝飄行歐洲、815書蟲、hostmaster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君權神授,故而皇帝必須是要祭天祭地的。

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極爲隆重,也非常重要,按照慣例,冬至之日爲祭天儀式進行的時間,祭地儀式乃是夏至之日進行,祭天儀式在京城南郊的天壇舉行,祭地儀式在北郊的地壇舉行,任何的一個皇帝都是不敢小視這個儀式的。

權力來源於上天的神仙所授,故而皇帝能夠統領天下,能夠決定凡人的生死,能夠集中一切的權力於一身,這也是皇帝能夠擁有權力的基礎,更是皇室能夠家族相傳權力的根據,從這個層面來說,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是皇帝維護統治的必要手段。

正是因爲這樣的情況,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等人,極爲重視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

能夠打破慣例的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不按照慣常的時間進行,唯有新王朝的誕生,新皇帝登基,可以不遵循冬至和夏至的侷限,因爲新誕生的王朝,具有逆天的性質,這個時候,必須要乞求上天保佑,乞求大地庇護,維護新王朝的穩定。

儘管蘇天成對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一點都不看重,但他不能夠拒絕所有文武大臣的安排,不過蘇天成也有自身的辦法,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所需要的祭品,挑選是非常仔細的,甚至需要皇上親自確定,這一切蘇天成都沒有參與,任由朱審烜等人忙碌。他關心的是籌辦銀行與發行紙幣的問題,這纔是保證大晉王朝興旺的根本。

可惜這些道理,與朱審烜等人說是沒有多大作用的,就連出任吏部尚書的前大名內閣首輔周延儒,都是非常堅持的,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的主要籌備事宜。都是禮部操持的,剛剛上任的周延儒,當然想着能夠一展身手了。

大晉朝廷任命周延儒爲禮部尚書,可以說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了大明朝廷原來的諸多官吏,讓這些惶惶不安的官吏,徹底放心了,他們很清楚,自身不會遭受到清算。此外蘇天成對於錦衣衛和東廠的處置態度,也令衆多的文武大臣放心了。

蘇天成來到京城之後,明確宣佈了,撤銷東廠和錦衣衛,皇宮設立專門的內衛,負責皇宮的安全護衛事宜,內衛不準干涉朝政,除開護衛皇宮。沒有其他的任何職能,至於說太監。大晉朝廷將不允許任何機構招募太監,大明朝廷遺留下來的太監,因爲身體的殘疾,難以從事其他的勞作,故而由朝廷統一供養,皇宮之內。留下少部分的太監,太監絕對不準干政,否則殺無赦,有關皇宮以及所有官府衙門不準錄用太監的事宜,寫進了法律條文之中。今後若是有百姓家庭閹割自家小兒,屬於犯罪行爲,將受到嚴懲。

這個律例的出臺,極大的震撼了所有的文武大臣,若是沒有後面的規矩,太監還是會存在的,一些老百姓會將自家的兒子送進皇宮,成爲新的太監,但皇上用律例規定了,若是有百姓違反這一條,讓自家的子弟被閹割成爲太監,輕者罰沒家產,重者斬首示衆,這樣的律例出臺之後,還有誰敢當太監。

皇上做出來這個決定,意味着太監的徹底消失,意味着延續千年的太監將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僅僅從這一點上面看,大晉王朝就與其他任何王朝不一樣了。

大晉朝廷的文武大臣基本都適應了,皇上要求用制度來辦事,這一點臉皇上也不能夠例外,譬如說懲治犯罪之人,絕不能夠隨意拍板,就算是皇上,也不能夠隨意斬殺任何一個人,有專門的機構來審訊,按照律例來宣判,同時,在律例之中,去掉了流放的說法,代之的是關押在大牢之中一定時日的規定,也就是不構成死罪的罪犯,按照律例的規定,必須在大牢裡面關押若干時日,最終才能夠放出來。

皇上還準備儘量減少肉刑,準備僅僅保留打板子這一樣,其餘都廢止,特別是在死刑方面,刑部已經開始修改了,什麼車裂、凌遲等等酷刑,一律都準備廢除了,估計是保留兩條,一條是斬首示衆,一條是懸樑自盡。

總之,皇上到京城不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已經令京城裡面異常的熱鬧了,到處都在議論這些事情,贊成的是佔據絕大多數的,酒樓和茶樓裡面,到處都是說這些話題的讀書人。

令所有讀書人更加興奮的是,朝廷準備在秋季的時候,重新開啓科舉考試,爲朝廷錄用人才,據一些關係比較鐵的人傳出來的小道消息,此次的科舉考試,不僅僅是大晉各地的讀書人能夠參加,就連南洋、朝鮮以至於西域等地的讀書人,一樣可以參加大晉朝廷的科舉考試,朝廷唯纔是用,這可能意味着,將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之中,有金髮碧眼的蠻夷了。

大明朝廷原來的文武官員,經過了吏部和兵部的銓敘之後,絕大部分的武將都被淘汰了,也就是回家去做老百姓了,這方面朝廷的態度很是堅決,沒有什麼能夠享受的榮譽,至於說文臣,經過了仔細的考究之後,留下來的悉數送到南京去培訓了,當然,這個專門負責培訓的學堂,很快也要搬到京城來了,將來就是科舉考中的讀書人,一樣要進入這個學堂,經過了專門的培訓之後,才能夠進入朝廷爲官的。

至於說軍隊方面的改革,動作更是巨大,徹底廢除了軍戶制度,軍隊由朝廷出銀子養活,凡是進入軍隊的軍士,都是專業的軍士,其實這就是實行的招募制度,大晉朝廷擁有的軍士人數不會很多,但軍士都是精銳之士,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

地方上的治安,主要由巡檢司負責,軍隊不準插手地方上面的事物,地方官吏不會兼任軍隊之中的官職,軍隊作爲朝廷直接控制的力量,完全單列了。

總之,變化是很多的,無不體現出來大晉朝廷的與衆不同。

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快要到京城來了。

這是京城百姓議論最多的話題,貴妃娘娘之中,有三位身份是非常特殊的,柳如是、顧橫波和陳圓圓,這三人以前都在秦淮河,標準的青樓女子,卻不知道前世修來了什麼樣的運氣,成爲了皇上的女人,被冊封爲貴妃娘娘了,這也直接導致秦淮河的青樓女子,身價開始高起來了,她們的姐姐都成爲貴妃娘娘了。

故而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將要來到京城的消息,引發了極大的關注,每天都有人專門注意這件事情,想着看看入城的熱鬧局面。

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皇后娘娘與太子是必須要參加的,這是規矩,加之朱審烜籌謀儀式的事情,更加不會忘記這些,故而祭天儀式確定的時間,悉數都定在夏至這一天了。

大晉二年三月二十五,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的隊伍,終於抵達京城了。

消息不知道爲什麼泄露出去了,其實也是無法保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關心這件事情,每日都有人打聽,有人專門覈實消息。

一大早,京城的萬人空巷,全部都擁擠到大街上去了,老百姓很清楚,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進入京城,必須要按照規定的路線行走,這也是規矩,故而主要經過的大街兩邊,站滿了準備看熱鬧的老百姓。

沒有人知道,蘇天成早就到城門外去迎接朱審馨等人了,跟着他一同到京城外去迎接的,包括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

這是破例的動作,但沒有大臣提出來異議,皇上如此做,表現出來與皇后娘娘以及貴妃娘娘的恩愛,這是國家穩定和興旺的最好兆頭。

五千江寧營將士組成的儀仗隊,護送皇后娘娘、貴妃娘娘以及諸多的小王子、小公主進入京城,沿路的安全保衛措施達到了最高的級別,這可都是皇上的家人,而且江寧營的將士都清楚,皇上與皇后娘娘是非常恩愛的,將家人的幸福看的很重,故而所有人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的,就算是知道沒有什麼危險,也是集中最大的精力護衛。

身着龍袍的蘇天成站在官道的中間,走在前面的江寧營將士,遠遠的見到了皇上,立刻下馬了,有人專門去稟報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了。

很快,朱審馨帶着諸多的女人孩子快步走過來了,他們與蘇天成分別的時間很長了,自從蘇天成離開南京之後,過年都沒有能夠回到南京。

朱審馨的內心沒有遺憾,有的就是驕傲,進入了京城裡面的皇宮,她終於成爲了真真正正的皇后娘娘了,成爲了國母了,而且還要和皇上一道參加祭天儀式和祭地儀式,這麼多年的付出,總算是得到了最爲巨大的收穫。

朱審馨帶頭給蘇天成行禮,已經十一歲的蘇明劼帶着衆多的弟弟妹妹,給父親磕頭。

蘇天成上前幾步,扶起來了朱審馨,也扶起來了跪在朱審馨身邊的春屏和王芙蓉等人,至於說蘇明劼等小孩子,蘇天成則是開口要他們平身。

內心裡面,蘇天成自己都感覺到奇怪,他居然這麼快就適應了,以前是最看不慣下跪的,可現在很多人都要給自己下跪,好像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妥。

也正是因爲這樣,蘇天成不斷的提醒自己,制度纔是最爲重要的東西,世界上沒有完人,任何人都會出現錯誤,唯有用制度來約束,纔有可能保持長治久安。(未完待續。。)

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21章 廷議第88章 拜訪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82章 家信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71章 海戰(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39章 鉅變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43章 慘敗(1)第772章 海戰(2)第811章 詫異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9章 回家之後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44章 想不到第1280章 變化(1)第883章 對決(5)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5章 馬市賣馬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84章 對決(6)第405章 募捐(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2章 人市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47章 慘敗(5)第1083章 廷辯(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122章 熱鍋(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4章 證據第700章 提醒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69章 發榜(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201章 御駕親征
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21章 廷議第88章 拜訪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82章 家信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71章 海戰(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39章 鉅變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43章 慘敗(1)第772章 海戰(2)第811章 詫異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9章 回家之後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44章 想不到第1280章 變化(1)第883章 對決(5)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5章 馬市賣馬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84章 對決(6)第405章 募捐(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2章 人市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47章 慘敗(5)第1083章 廷辯(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122章 熱鍋(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4章 證據第700章 提醒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69章 發榜(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201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