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

劉鐵漢稟報寧國縣前往廣安的道路上面,發現了大量的明軍,而且行軍的速度很快,按照時間計算,最多一個時辰左右,就可以抵達江寧營大軍駐紮的地方了。

聽完劉鐵漢的稟報,盧象升足足沉默了十分鐘左右,繼而他內心涌出來狂喜的情緒來了,這一次他的判斷是完全準確的。

劉鐵漢沒有準確的稟報有多少的明軍前來增援,但盧象升早就做出來判斷了,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總數也就是五萬人,不可能全體出動,還要留下部分的軍士守住寧國府,故而能夠增援廣德州的明軍,最多也就是四萬人左右。

這也預示着,雙方的兵力是旗鼓相當的。

四萬人對四萬人,戰鬥的結果是不用考慮的,關鍵是如何做到全殲明軍增援的四萬大軍,如何的設計好埋伏圈,讓明軍無路可逃,當然,這方面的難度不是很大,畢竟江寧營的四萬大軍,全部都是精銳的騎兵,野外作戰能力是獨一無二的。

在前往廣安的時候,蘇天成最後強調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拿下寧國府的事宜,雖然沒有明確的說出來,但盧象升是明白的,全殲了增援的明軍之後,四萬大軍是不可能回到廣德州去的,接下來幹什麼,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接進攻寧國府,徹底剿滅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一舉拿下寧國府,做到了這樣,征伐南直隸的戰鬥,就取得一個完美的開頭了。

這方面,盧象升完全可以做主,他感覺到了,蘇天成對下屬是完全信任的,當然這是在建立在相信下屬的前提之下。所以說,盧象升不會猶豫了,內心已經做出來決定。

周圍的地形,盧象升親自踏勘了,包括在什麼位置擺放多少的將士,他都一一關心到位了。倒是令李定國和劉文秀沒有多少的具體事情做了。就在盧象升決定帶領將士親自衝鋒殺敵的時候,劉文秀和李定國提出來意見了,畢竟盧象升是主帥,就應該坐鎮中軍帳,衝殺的事情,有他們就足夠了。

盧象升接受了這樣的意見,其實他也看出來了,蘇天成也在慢慢的開始放權,幾乎沒有參與到衝殺之中了。這也是在變相的提醒洪承疇和他,儘量少的參與到廝殺之中去。

辰時,天已經大亮。

快速行進的明軍,終於來了。

四萬大軍,延綿好幾裡地,看上去秩序井然。

隆隆的鼓聲很突然的響起來了,伴隨着燧發槍的聲音,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出現了。延綿幾裡地的騎兵從道路的兩邊衝過來,朝着中間的明軍而去。

盧象升這次是下定了決心。四萬將士全部都參與到廝殺之中去,不留什麼預備隊,只是在安排的重點方面,有所傾斜,需要將明軍切割成爲多塊,讓他們首位不能夠兼顧。讓軍官無法指揮下面的軍士反抗,一旦失去了軍官的指揮,軍士就如同無頭蒼蠅一樣,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剩下就是逃跑或者投降的命運了。

進攻太過於突然了。以至於明軍的各級軍官還沒有反應過來。

廝殺開始,慘叫聲出現之後,副總兵才反應過來了,連忙指揮反抗,可惜他的命令,沒有多大的作用了,明軍的一條長龍,很快被切割成爲了多個小塊,隊伍基本被衝散了。

面對着來勢兇猛的騎兵,步卒沒有精心的準備,的確是難以抵抗的,何況對手是江寧營的精銳騎兵。

不遠處的山坡上面,盧象升手持望遠鏡,看着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他的身體微微的顫抖,騎兵的衝鋒非常的迅捷,衝擊力特別的強大,他甚至看見被戰馬撞擊的明軍,飛出去好幾米的距離,而且騎兵的作戰配合能力非常強,有人負責將明軍切割開來,有人負責斬殺那些騎馬指揮的軍官,有人追逐四散逃開的步卒,甚至還有少量的將士沒有動手,觀察周圍的動靜。

這種高度的默契,盧象升很久以前曾經見過,那是後金韃子的精銳騎兵,以及當年的廣寧鐵騎,他真的想不到,江寧營的騎兵將士,也能夠如此嫺熟的配合。

戰局是沒有多大懸念的,等同於一邊倒的屠殺,明軍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迎戰,而且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工事,面對着騎兵的衝擊,唯一的選擇就是趕快逃命。

明軍的軍官,不斷的倒下馬來,不少的軍官並非是在廝殺過程中倒下的,而是直接被燧發槍擊中的,諸多的騎兵目標非常的明確,甚至沒有來得及顧上那些四散而逃的軍士,首先對付這些軍官,所謂射人射馬、擒賊擒王,斬殺了明軍所有的軍官,這支軍隊自然就垮掉了。

一個時辰之後,廝殺開始進入了收官的階段了。

明軍之所以垮的這麼快,還是因爲有軍士投降了,這種保命的形式,能夠感染很多人。沒有多少榮譽感和責任感的軍士,是不會拼命的,除非是軍官帶頭拼命,或者是有專人在後面毫無情面的督戰。可惜明軍不存在這樣的條件了,這個時候,絕大部分的軍官都被斬殺了,甚至連組織起碼抵抗的軍官都沒有了,普通的軍士拼命的抵抗,失去意義了。

與在廣德州城外的戰鬥,一旦有人跪下投降,明軍就開始步入徹底崩潰的階段了。

李定國和劉文秀是熟悉這些的,但盧象升還不是很明白。

手持望遠鏡的盧象升有些忍不住了,他實在是不明白,明軍的人數也不少了,若是拼盡全力廝殺,至少還能夠保全一部分兵力的,從來的方向撤退,也是有可能的,何況看在以前是同胞的情面上,盧象升不會趕盡殺絕,只要有能力逃走的軍士,就由着他們去了,反正軍官幾乎被斬殺殆盡了。

不知道爲什麼,看見了這樣的場景,盧象升的內心有些冰涼,有一個道理,他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蘇天成會造反,爲什麼蘇天成經常強調,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了,根子都腐爛了,根本就不能夠扶持了。

放下了望遠鏡的盧象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樣的戰鬥,看起來索然無味了,索性就不看了,明軍徹底崩潰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全面崩潰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來了。

戰鬥還沒有徹底結束的時候,盧象升的目標再次出現變化了,他沒有想到,明軍的戰鬥力如此的孱弱,苦嶺關的戰鬥、廣德州城外的戰鬥,還有在這廣安進行的戰鬥,就是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大明的境內,江寧營沒有敵手。

蘇天成之所以沒有着急動手,在拿下浙江和福建之後,不急於進攻,一方面可能是爲了能夠徹底剿滅明軍的有生力量,另外一個方面,可能也是爲了儘量不造成重大的破壞,因爲這些地方,都要依靠新朝來進行治理的。

劉文秀和李定國興致沖沖的來到盧象升的面前的時候,盧象升沒有等到兩人開口,直接說話了。

“剛纔的戰鬥,本官都看見了,劉將軍和李將軍奮勇殺敵,的確是驍勇啊,不過大軍不能夠歇息,還有戰鬥等着我們。”

正準備說話的劉文秀和李定國馬上站直了,這是接受命令的姿勢。

“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一共也就是五萬人,剛纔本官估計了一下,前來增援廣德州的明軍,至少在四萬人左右,也就是說,留守寧國府的明軍,僅僅剩下一萬人了,這裡距離寧國縣距離不遠,大軍不要歇息,留下一萬將士打掃戰場,餘下的三萬將士,馬不停蹄,趕赴寧國縣,剿滅剩餘的明軍,徹底佔領寧國府。”

劉文秀和李定國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情,不過幾天的時間,能夠接連佔據廣德州和寧國府,這是巨大的功勞,他們求之不得。

不過盧象升還是說出來了自身的擔憂。

“大軍從餘杭出發,連續幾日的時間,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將士們已經很疲憊了,本官本來想着,給殿下稟報這裡的戰況,將士稍微休整一下,再行進攻寧國府,不過時間寶貴,戰機稍縱即逝,這裡的戰果若是傳出去了,駐守寧國府的明軍,一定會迅速撤退,回到南京去的,將來大軍攻打南京城的時候,難度會很大。”

說到這裡,盧象升看着劉文秀和李定國。

“劉將軍,李將軍,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能夠堅持。”

劉文秀和李定國相互看了看,齊齊的單漆跪地,給盧象升行軍禮。

劉文秀開口了。

“大人,末將沒有一絲的疲憊,願意帶領兄弟們,直撲寧國縣,剿滅明軍。”

“好,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集合大軍,留下一萬人看押俘虜,整理戰場,半個時辰之後,大軍出發,攻打寧國縣城和石口鎮。”

劉文秀和李定國去準備之後,盧象升對着身邊的傳令兵開口了。

“將這裡的戰報,迅速稟報殿下,同時稟報殿下,本官帶着劉將軍、李將軍和三萬大軍,直接征伐寧國府,若是殿下有什麼要求,迅速趕來稟報,並請殿下放心,本官一定拿下寧國府的。”(未完待續。。)

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57章 下狠手(2)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83章 廷辯(1)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79 天降神兵(1)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495章 宿命論(4)第158章 籌謀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494章 宿命論(3)第994章 整合(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38章 變故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579 天降神兵(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28章 上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79章 明志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0章 殿試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75章 海戰(5)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29章 救贖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7章 密旨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912章 失意人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78章 補償第1190章 稱帝(2)第157章 遇匪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80章 內耗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36章 棋逢對手(2)
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57章 下狠手(2)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083章 廷辯(1)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79 天降神兵(1)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495章 宿命論(4)第158章 籌謀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494章 宿命論(3)第994章 整合(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38章 變故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579 天降神兵(1)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28章 上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79章 明志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0章 殿試第1118章 硬骨頭(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75章 海戰(5)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29章 救贖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7章 密旨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912章 失意人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78章 補償第1190章 稱帝(2)第157章 遇匪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80章 內耗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36章 棋逢對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