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

江寧縣兩千多戶商鋪,想要全部都照顧到,或者說是面面俱到,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夠是分層次來,這方面,蘇天成早就考慮過,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爲主了,當然是要照顧到大的主顧了,也就是說,重點照顧的,還是那一百零八戶商賈,就說幾百年之後發展經濟,也是這樣的做法,不可能面面俱到。

這一百零八戶的商賈,也分爲了三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十五家最大的商賈,重點宣傳和推介,辦法與蘇酥坊的情況一樣,第二個檔次,是三十家中等的商鋪,縣衙採取部分購買商鋪和向外推介的方式,讓他們的名氣大起來,第三個檔次,是剩餘的六十三家商鋪,只能是採取推介的方式了。

如果這種辦法能夠有序的推進下去,短時間之內,江寧縣能夠發生很大的變化,商賈中間的競爭情況,馬上就會出現,特別是中等的商鋪,想方設法成爲大商賈,享受到更多的推介和照顧,也促使自身的生意更好,賺取更多的銀子。

當然了,老百姓手裡沒有銀子,一切都是白搭。

蘇天成雖然不是非常精通經濟發展的規律,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商鋪發展了,必然要僱傭更多的勞力,這樣,就能夠讓一部分的農民,進入到商鋪或者是作坊裡面,通過自身的勞動,賺取銀子,補貼家用,與此同時,縣衙通過免去田賦、開展水利設施建設等事宜,讓農民能夠豐衣足食。手裡有更多的銀子,購買更多的商品。促進江寧縣的消費,如此的良性循環,這纔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江寧縣本身的條件不錯,這是很好的基礎。

整修溝渠的農民,開始分批次到蘇酥坊領取蘇酥之後,江寧縣的諸多商賈坐不住了,特別是十五家大的商賈,眼睜睜的看着萬成貴開始擴大作坊。招收學徒,他們立刻到縣衙去了,這次是急着找到知縣大人,要求上繳兩萬兩的捐銀。

一應的程序,蘇平陽已經熟悉了,每一戶的商賈,上繳兩萬兩的白銀之後。一大批的票據,跟着就出來了,縣衙的官吏、巡檢司的軍士,以及修建溝渠的農民,開始向這些商鋪涌去,一輪又一輪的促俏潮流出現了。

這個過程中。萬成貴已經分別找到了其餘的商賈,說到了縣衙的意思,讓他們自己去做選擇。

事實擺在眼前,說得不客氣一些,這些商賈。好比是捐給縣衙一些銀子,用於做廣告。用於得到縣衙的照顧。

十二月初。

到了臘月了,春節的氣息涌來了。

江寧縣的氣氛,有了很大的不同了,最爲忙碌的是縣衙和商賈。

幾乎每天都有商賈到縣衙來,這些商賈進入縣衙的時候,是昂着頭的,彷彿他們能夠進入縣衙,就是一種驕傲,畢竟江寧縣兩千餘家的商賈,能夠到縣衙做客的,只有一百零八家,這是縣衙對他們的肯定。

捐銀源源不斷的進入府庫,諸多的票據,也源源不斷的印製出來。

臘月本來就是銷售旺季,江寧縣的商賈,忙的不可開交了,他們發現,不僅僅是江寧縣的百姓,購買商品,上元縣,乃至於其餘幾個京畿縣,都有人來購買商品了。

蘇天成沒有閒着,他按照原來的計劃,採取了下一步的措施了,送禮。

南京六部、都察院、京營、應天府、上元縣,其餘的京畿縣,所有的官吏,都收到了禮品,這是江寧縣的產品,主要是十五家商鋪的產品,同時,縣衙的官吏,開始大範圍的向熟人推介這些產品。

官田整修已經結束了,只是修建的幾個水池和堰塘,還沒有徹底結束,農民拿到了銀子,也加入到了購買大軍裡面了,馬上就是春節了,誰不想自家好好過年啊。

戶房對用工情況,也要做出來統計,這是知縣大人專門吩咐的,令戶房的吏員和參與統計的衙役想不到的是,好多參與整修官田水渠的農民,直接進入了作坊做工了,這也是因爲,商鋪的老闆,發現這些是好的勞動力,自身也需要擴大生產規模,擴大作坊。

江寧縣的商鋪和作坊,短時間之內,竟然招募了六千多人,如果不是春節臨近,招募的人,恐怕更多,有些農民,急着回家去過年,暫時沒有到作坊去。

隨之到縣衙來的,是江寧縣境內的一些酒樓,他們也得知了風聲。

酒樓的老闆到縣衙來了,拜見蘇天成之後,也提出來捐銀子。

這是蘇天成沒有想到的。

流動人口的增加,必然要促進酒樓和客棧的生意,好多的酒樓,生意都非常的紅火,他們自然擔心了,縣衙照顧諸多的商賈,唯獨忘記了他們,要是今後有什麼變故,這些商賈沒有事情,他們豈不是要遭殃了。

再說了,人活一張臉,看看那些上繳了捐銀的商賈,走路的時候,都是昂着頭的,酒樓的老闆自然是不服氣了,憑什麼自己就要低着頭走路啊。

出現了這樣的情形,蘇天成終於笑了。

初步的目標達到了,大戶、富戶的捐銀,接近七十萬兩了,加上鹽商的捐銀,一共是二百三十萬兩,完全可以辦大事了。

他將目光對準了市舶提舉司。

既然消費增加了,從各地進入江寧縣的貨物,必然要增加,最爲重要的通道,就是市舶提舉司了,從水路來的貨物,量是最大的,這樣的一筆稅收,決不能漏掉了。

再說了,江寧縣得到了如此多的捐銀,紙裡包不住火,上面知道了,肯定是要動心思的,市舶提舉司收取的銀子多了,上繳給朝廷的銀子,自然多起來了,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不會眼紅江寧縣的銀子,至少不會盤剝過多的銀子。

通過王道直的聯繫,蘇天成與市舶提舉司取得聯繫了。

江寧縣抽調了十五名吏員、三十名衙役,進入了市舶提舉司,這些人的各項開銷,都是江寧縣負責,他們的職責,就是收取賦稅,運到江寧縣的貨物,包括到上元縣的貨物,一律按照二十稅一的比例抽取賦稅,不管是誰,都不能夠特殊。至於說收到的賦稅,江寧縣只要其中的一成。

蘇天成的時間,計算的非常合適,大量的貨物,通過水路,運往了南京。

江寧縣的吏員和衙役,剛剛到市舶提舉司,就開始忙碌了。

這一切,如同是變魔術,令縣衙所有的官吏,目瞪口呆,他們實在不明白,知縣大人哪裡來的本事,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令江寧縣的商鋪,如此的紅火,大部分的店鋪,忙的不可開交,商品源源不斷的賣出去了。就連京營裡面的軍士,也開始大規模的在江寧縣購買商品了。

這一切,在蘇天成的眼裡,是理所當然的,今後的發展,會更快的。

春耕生產,馬上就要開始進行了,縣衙已經有了足夠的銀子,免除來年田賦的事宜,沒有絲毫問題了,這樣能夠刺激農戶種田,當然,這裡面,對於江寧縣的士紳,是有着一些影響的,既然縣衙免除了田賦,農民就不需要想方設法,掛靠到士紳的民下了。

這樣的大事情,需要得到應天府的批准。

蘇天成到應天府稟報的時候,發現唐世濟也在應天府。

江寧縣出現的巨大變化,早就引起了唐世濟的關注了。

唐世濟和王道直聽了蘇天成的稟報之後,目瞪口呆,江寧縣保證足額上繳賦稅,自行承擔官吏、巡檢司軍士的俸祿,還要免去來年的田賦。

這好比是天方夜譚啊。

唐世濟首先開口了,追問江寧縣的收入來源。

蘇天成輕描淡寫的說出來了江寧縣的收入來源。

他本來不想說的,可這樣的事情,瞞不住,還不如早些說出來,有一個後果,他是想到的,也做了準備,那就是南京六部和應天府,肯定是要從中間盤剝一些的。

唐世濟倒也爽快,直接提出來了,兵部等部門,很是困難,江寧縣既然如此的富裕了,是不是考慮一下,上繳一些捐銀,王道直也跟着說了,府衙的官吏,待遇還不如江寧縣的官吏,這有些說不過去了。

三十萬兩的白銀,在這樣的商議中間,消失了。

離開應天府的時候,蘇天成恨恨的,官大一級壓死人,自己也沒有辦法,這些銀子,必須要掏出來。

江寧縣專門充實了收繳賦稅的隊伍,名義上,這些吏員和衙役,是收取田賦的,實際上,他們專門負責捐銀的收取,至於說田賦,蘇天成考慮好了,只要自己還在江寧縣,就不會收取田賦,反正請示了應天府,府尹大人沒有反對。

臘月二十的時候,縣衙免除來年田賦的告示貼出去,再次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早在整修官田的時候,不少的農戶,就來看過了,如今,縣衙免除來年的田賦,這樣的情況下,好好種田,田地上面的收成,都是自家的,若是不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豈不是太可惜了,不少的農戶,從臘月開始,就整理自家的田地了。

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492章 宿命論(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80章 變化(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9章 發榜(1)第735章 青州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165章 苦嶺關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11章 詫異第704章 隱患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1章 鹿鳴宴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384章 說情團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50章 面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75章 海戰(5)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73章 驚奇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44章 戰果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24章 屠殺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80章 內耗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67章 波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06章 自作孽(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45章 部署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98章 內訌(3)第989章 何等諷刺
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492章 宿命論(1)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80章 變化(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9章 發榜(1)第735章 青州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165章 苦嶺關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11章 詫異第704章 隱患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1章 鹿鳴宴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384章 說情團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50章 面聖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75章 海戰(5)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73章 驚奇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44章 戰果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424章 屠殺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80章 內耗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67章 波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06章 自作孽(2)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45章 部署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98章 內訌(3)第989章 何等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