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裁撤前夕

晉王朱審烜突然來到了咸陽。

陝西省裁撤衛所軍隊,有兩個重點,一是邊軍,也就是寧夏衛、寧夏前中後衛、左右中屯衛和榆林衛,另外就是漢中府和延安府,只要能夠弄好這兩個地方,衛所軍隊裁撤的事宜,基本上就能夠保持穩定。

朱審烜身爲漢中府知府,對於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自然要多關心一些。

“坤元,漢中府的情況有些不對啊。”

“哦,有什麼情況。”

“這漢中府,流寇盤踞多年,爲了對抗流寇,府州縣衙門都組建了大量的民團,說起來民團比衛所軍隊,更加的有戰鬥力,裁撤衛所軍隊,一方面是爲了減輕壓力,裁撤掉那些名不副實的軍士,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爲了能夠統一指揮,可如果不觸及到地方民團,可能會適得其反啊。”

蘇天成頻頻點頭,朱審烜說到的是實際情況,地方民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更算是地方官吏或者是士紳富戶的私人軍隊,規模不是很大,一般情況下,軍餉都是有保障的,所以說戰鬥力也不一樣,想想江寧營的前身,也是從地方民團脫穎而出的,漢中府和延安府,兩個地方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地方民團明顯強於衛所軍隊,更有甚者,出色的衛所軍士,直接被暗地裡抽調到地方民團。

裁撤衛所軍隊與擴充府州縣巡檢司的工作,是結合起來做的。這方面,蘇天成有着詳細的考慮。必須加以控制,否則老百姓是吃不消的。

這個帳很好算,比如說一個縣,巡檢司的軍士有一百人,每人每年開支銀兩至少需要十五兩,這就是一千五百兩,加上巡檢司本身需要的開支,每年縣衙至少需要開銷兩千五百兩到三千兩銀子。如果是在江寧縣這樣的地方,如此的開銷是不算什麼的,但陝西省有些縣,全年的賦稅收入,也不過幾千兩銀子,這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了。

巡檢司本身不可能有收入,開支必須是官府承擔。官府造不出來銀子,開銷必然是老百姓來承擔,如果說地方民團的人數多了,增加了開銷了,巡撫衙門吃不消的情況下,裁撤衛所軍隊。就可能走以前的老路子,令老百姓不堪重負。

所以說,蘇天成的想法,裁撤衛所軍隊,模式和幾百年之後。有些相似,府州縣衙門巡檢司。相當於維持地方治安的力量,不需要參與到戰事之中。

但這樣做,需要勇氣,這等於是完全推翻了以前的衛所、軍戶的制度。

“晉王殿下,你認爲該怎麼做啊。”

“我還真的思考過,既然準備裁撤衛所軍隊,那就做的徹底一些,索性將陝西境內全部的衛所,統統裁撤了,根據需要,重新設立,比如說寧夏和榆林,這兩個地方是一定需要軍隊的,此外就是漢中和延安,只要能夠在這兩個府,設立軍隊,也就可以了,至於說地方民團,悉數進入到這一次的裁撤之中,民團之中的精銳軍士,進入到重新組建的衛所軍隊之中去,裁撤下來的軍士,進入府州縣巡檢司,但要規定人數,同時巡檢司的軍士,直接聽命於官府,士紳富戶不準組建民團,家中的護院不能夠超過一百人的規模。。。”

聽着朱審烜的建議,蘇天成的神情漸漸變得嚴肅了。

雖然說藩王可以進入朝廷了,但蘇天成在提出來這個建議的時候,還是有些忐忑的,至少注意了藩王暫時不能夠插手軍隊的事宜,皇上不擔心是假的,畢竟明朝就有這樣的情況的。可朱審烜提出來的建議,是非常專業的,可以說是經過認真思考的,這說明朱審烜很是關心軍隊的事宜,也想着全力支持自己做好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

幾百年之後流傳的一種說法,說是明朝的藩王,蠢笨如豬,什麼都不懂,就知道大吃大喝,寧死都要保護金銀財寶,這其實是一種巨大的誤解,也是有意識的污衊,穿越這麼多年了,蘇天成也感受到了,大明朝的藩王,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下,想着好好的生存,心機一定是不錯的,有了良好的教育和素質,在殘酷的環境中間生存下來,沒有誰是很差的。

朱審烜知道的事情,其實是很多的,野心也是不小的,如果說有機會上位,一定能夠做出來一番事業的。

這樣的情況,對蘇天成是非常有利的。

朱審烜和朱由菘,如果能夠進入到朝廷裡面,甚至是進入到內閣,對他的幫助是非常大的,不管什麼情況下,朱審烜都是維護自己的,不僅僅從自身考慮,也要想到朱審馨,所以說,蘇天成如今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極力的幫助朱審烜,讓朱審烜做出成績。

剎那間,蘇天成內心冒出來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朱審烜說完之後,看着尚在沉思的蘇天成。

以前和蘇天成的接觸不是很多,只是知道自己這個妹夫,做事情確實厲害,一手訓練出來的江寧營,成爲了威震大明的軍隊,後來到了陝西,出任了漢中府知府,接觸多一些了,才發現蘇天成真的是很厲害,親自率軍,打敗了蒙古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沒有向大家預料的想法,屠戮兩個部落,而是開始了互市,讓蒙古部落長期爲大明朝輸送財富。

蘇天成提出來了裁撤陝西境內衛所軍隊,邊軍也不例外,其實皇上都知道,衛所軍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打戰主要依靠僱傭來的軍士了。可沒有誰敢輕易提出來這樣的建議,違背祖制不說,要是引發了衛所軍士的譁變,大明朝就危險了。

鑑於這樣的情況,朱審烜時刻思考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脣亡齒寒的道理,他是很清楚的,必須要全力幫助蘇天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提出來的這些建議,也是他長時間思考的結果。

蘇天成終於開口了。

“晉王殿下,若是我建議,請你負責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你會如何應對。”

朱審烜吃驚的站起來了,蘇天成的這個建議,過於大膽了,藩王如果插手軍隊事宜了,皇上會怎麼看,會怎麼想,如果朝廷裡面的那些大臣,專門彈劾了,還不知道惹出來什麼大事情來。

“坤元,這不合適吧,若是我支持裁撤衛所軍隊事宜了,皇上會怎麼看啊,朝廷裡面的諸多大臣,豈不是拼命彈劾啊。”

“晉王殿下,這些我都知道,可有句話說得好啊,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這些年以來,我所做的事情,若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循規蹈矩,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成績的,這一次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至關重要,方方面面都看着,就連後金都跟着湊熱鬧了,你想想,皇上該是多麼的重視了,如果陝西裁撤衛所軍隊能夠成功,下一步,可能就是在所有地方推行了,陝西這樣的地方都可以做到,其他地方有什麼做不到的。”

朱審烜點點頭,這倒是實話,若是陝西這樣貧窮的地方,都能夠做到的事情,其餘的地方,是找不到推辭理由的。

“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件足以名垂千古的事情,晉王殿下難道不想做嗎,這裡面肯定是有風險的,朝廷大臣的彈劾,皇上的擔心,可能還有其他的波折,可不管怎麼說,他們需要的都是結果,只要能夠做好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保證了陝西的穩定,減少了朝廷的開支,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誰還能夠提出來反對的意見。”

朱審烜兩眼放光,能夠主持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當然是展現個人能力的最好機會,在陝西境內,有了蘇天成的支持,有了江寧營做後盾,還有什麼值得害怕的。

“坤元,你都這麼說了,我還有什麼害怕的,做就是了。”

“好,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條陳,早已經出來了,我這裡有具體的方案,你帶回去完善一下,一旦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開始了,除非是重大的事宜,我一般都不會插手的,一切都以你的命令爲準,洪承疇將直接協助你開展工作,江寧營抽調一萬將士,專門從事裁撤衛所軍隊事宜,若是遇見了譁變的、鬧事的甚至是造反的,絕不要客氣。”

“坤元,事情我去做,沒有問題,可對於被裁撤的軍士,是不是客氣一些啊,他們內心可能是有怨氣的啊。”

“不能夠客氣,這件事情,我早就想過了,這些情報,你可以抽時間仔細看看,這些衛所軍士的所作所爲,比較流寇都要過分,和後金韃子一樣了,劫掠百姓、強搶錢財、姦淫婦女、殺良冒功,簡直說是無惡不作了,這樣的衛所軍士,我們不能夠客氣,而且,在裁撤的過程中,對於那些民憤極大的軍官和軍士,要堅決處置一批,該殺的殺掉一批,要不然,他們到地方上了,也是會胡作非爲的。”

朱審烜點點頭,他聽說過這些事情,可不知道嚴重到這樣的程度了。

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81章 幕僚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283章 太子第371章 探究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90章 大場景第866章 兩重天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2章 會試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45章 部署第190章 大場景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88章 行動(5)第424章 屠殺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496章 內訌(1)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95章 問責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7章 安排第504章 平衡術第347章 榮耀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94章 整合(2)第1084章 廷辯(2)第448章 誓師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17章 秦淮河(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17章 大比武(2)第65章 現實第1252章 北平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5章 小王爺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584章 情報戰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36章 血色殘陽(1)
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81章 幕僚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283章 太子第371章 探究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90章 大場景第866章 兩重天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2章 會試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45章 部署第190章 大場景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88章 行動(5)第424章 屠殺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496章 內訌(1)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95章 問責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7章 安排第504章 平衡術第347章 榮耀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94章 整合(2)第1084章 廷辯(2)第448章 誓師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17章 秦淮河(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17章 大比武(2)第65章 現實第1252章 北平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5章 小王爺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584章 情報戰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36章 血色殘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