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

一路快馬加鞭,渠清澤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登州。.

進入登州府城,渠清澤甚至來不及關注登州府城的繁華,徑直趕到了督師府。

蘇天成在督師府等候渠清澤,來到登州之後,很多的事情,蘇天成無人可以商議,穿越這麼多年了,歷史發生了改變,蘇天成很清楚,自己必須要改變以前的那些思想了,穿越的優勢正在慢慢的消失,該做的事情,大部分都在推動了,只是時局發生的一些變化,逼迫自己需要拿出來更好的舉措。

進入廂房之後,渠清澤沒有寒暄。

“大人,兩萬五千江寧營將士,分作五批次,先後出發,第一批次的五千人,已經抵達青州,按照大人的要求,在青州駐紮下來了,第二批次的五千人,今夜可以到達青州,第三批次和五千人和第四批次的五千人,後日可以抵達登州,第五批次的五千人,三日後後抵達煙臺,此次調防,沒有引發很大的波動,將士日夜兼程,路上沒有耽誤時間。”

蘇天成點點頭,通過這一次的調防,聚集在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江寧營將士,達到了五萬三千人,去年調來一萬人,蘇天成趕赴登州的時候,調防一萬人,前不久從安寧堡和靖邊,調回來八千人,加上這次調防過來的兩萬五千人,可以說江寧營主要的兵力,基本集中到登州、萊州和青州了,加上招募的一萬五千軍士,總兵力達到了六萬八千人了。

江寧營已經融合了不少方面的力量,將士的組成之中,有邊軍、投降的流寇軍士、白桿兵、蒙古部落的軍士等等,這些方面的力量。被糅合到一起,成爲了一支俾睨天下的江寧營。

之所以留下三萬人駐守在遼東,這是蘇天成從遼東的實際情況考慮的,邊軍的戰鬥力雖然得到了提升,但總體上還是有些孱弱,難以和後金八旗軍正面抗衡。遼東的主要任務,是固守關寧錦防線,而不是進攻,如此的情況下,留下三萬江寧營將士,加上近十萬的邊軍,以及調防過來的部分榆林營將士,力量足夠了。

問題肯定是存在的,鞭長莫及。蘇天成只能夠未雨綢繆,加快建設登州、萊州和青州,迅速壯大力量,這種壯大的過程,包括了軍事和民生方面,不僅僅是壯大軍隊了。

至於說六萬八千軍士的駐紮營地,蘇天成早就做出來了佈置,首要保證的是登州。駐紮在登州府城和蓬萊城的水師,將達到兩萬五千人。這些人全部編入水師,其次是駐紮在威海衛的將士,計劃一萬人,駐紮在煙臺的將士,計劃五千人,位於登州的原來靈山衛所在地點。駐紮五千人,駐紮在萊州府城一萬人,駐紮在青州府城一萬人,餘下的三千人,駐紮在登州府城之內。重點保護督師府的安全。

江寧營部隊的建制,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分爲了陸師、水師兩部分,其中陸師包括有騎兵、步卒、炮兵、斥候、親兵等等兵種,取消了以前那些所謂的前鋒營、驍騎營等等的建制,但名稱還是保留的。

這一系列的改變,都是因爲鹿善繼的那封信,是因爲朝廷裡面發生了重大的變故。

“老渠,朝廷之中,出現如此的安排,你是怎麼看的。”

“大人,下官以爲,這是朝廷對大人擔心了,開始削弱大人的權力了。”

一路上,渠清澤早就思考這些問題了,他也知道,到達督師府之後,蘇天成肯定會詢問這件事情的,接到蘇天成的信函之後,渠清澤馬上開始動用多方面的力量,收集來自於京城的情報,只不過沒有來得及組建在京城的情報網絡,所獲得的情報是有限的。

“這一點是比如的,你分析一下,朝廷做出來這樣的舉措,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這就要看大人是如何對待了,若是大人反感此項任命,遼東比如出現巨大的波動,這種波動,甚至可能影響到朝廷的穩定,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後果,下官實在不明白,遼東局勢,難得穩定,僅僅因爲皇太極成立了漢八旗,朝廷就做出來瞭如此的舉措,得不償失。”

蘇天成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大人,下官說的很是直接了,接到大人的信函之後,下官也思索了很久,收集到的情報有限,不過下官覺得,大人還是應該從大局出發,下官相信大人也是如此看的,在遼東留下了三萬江寧營的將士,這就是最好的態度了。”

“老渠,你說的有道理,穩定是必須的,遼東不能夠出現絲毫的問題,不過這種穩定,能夠持續多長的時間,我不敢保證,朝廷聖旨下達,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之後,遼東會出現何等的改變,誰也無法預料的。”

“大人,下官以爲,問題雖然存在,但重大事宜,陳大人還是需要稟報大人的,大人是薊遼督師,陳大人所做的決定,大人完全可以左右的。”

蘇天成搖搖頭。

“老渠啊,你還是沒有徹底明白朝廷的意思啊,或者說是皇上的意思。”

渠清澤看着蘇天成,沒有開口。

“朝廷任命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也就是將遼東所有的事情,都託付給陳新甲了,從現在開始,我的重點職責,在於登州、萊州、青州,以及大同、榆林和寧夏等地了,至於說遼東的事情,恐怕就不是我所能夠決定的。”

蘇天成說出來這些話,渠清澤的臉上,露出了焦慮的神情。

“大人,下官以爲不妥啊,留在遼東的,還有三萬江寧營的將士,不是下官有私心,邊軍如何的調遣,不管是不是和後金韃子廝殺,下官都不是很關心,可駐守遼東的,只有三萬江寧營將士,這些將士,可不能夠隨意調遣,若是因爲指揮失誤,導致了重大損失,遼東就危險了,下官的理解,遼東留守三萬江寧營將士,主要還是固守的。”

“這一點你是看準了,你大可放心,我已經給洪承疇寫信了,關於江寧營調遣的事宜,必須要和我商議,若是牽涉到重大的變動,沒有我的意見,不能夠隨意調遣的。”

“大人,下官還是擔心啊。”

“擔心肯定是有的,不僅僅是你擔心,我也擔心,但朝廷的聖旨馬上就下來了,你我是必須要服從的,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了,也要注意和洪承疇、徐爾一、秦三德搞好關係,否則在遼東也難以做出什麼事情來,聖旨的意思是很明確的,這裡面的事情,我們就不需要去分析了,皇上的聖旨和朝廷的決定,我是肯定要服從的。”

說完這些之後,蘇天成看着渠清澤,說出來最爲關心的問題。

“老渠,你是否收集到情報了,有關陳新甲大人的相關情況。”

“大人,有關陳大人的情況,下官收集到了一些,但不是很充分,根據收集到的情報,陳大人很有能力,曾經在遼東抗擊過後金韃子,而且是在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之後,作爲穩定遼東局勢的干將,派遣出去的,朝廷上下對陳大人的評價是很高的。”

“嗯,有沒有什麼負面的情況。”

“探聽到的情況,陳大人有兩個方面,朝廷裡面頗有微詞,一方面是自身的廉潔做的不是很好,喜歡提拔送禮的官員,第二個方面,是有些自負,一旦認定的事情,就必須要辦到,甚至到了好大喜功的程度。”

蘇天成的心迅速的下沉,他擔心的就是這件事情,憑着他對歷史的瞭解,陳新甲確實是有能力的,可陳新甲這種人,屬於那種需要被人管住的能人,如果管好了,陳新甲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可如果管不好,讓陳新甲單獨負責一方面的事情,稍微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惹出來大事情。

遼東是非常敏感的地方,也是必須要穩住的地方,若是陳新甲好大喜功,認爲明軍在遼東,佔據有一定的優勢,忍不住發動對八旗軍的進攻了,那將是巨大的災難,遼東的邊軍,還沒有能力擊敗滿八旗。

陳新甲是楊嗣昌推薦的,若是陳新甲在遼東,弄亂了局勢,楊嗣昌一樣跟着吃虧的,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也穩不住了。

蘇天成感覺到,遼東很有可能要出事情了,但面對這種局勢,他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老渠,有關陳新甲的情況,你還要繼續打探,重點了解陳新甲到了遼東之後,會有一些什麼樣的舉措,至於說駐守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一定是要穩住的,固守城池,絕不能夠離開關寧錦防線,這方面,我會提醒陳新甲的。”

聽見蘇天成這樣說,渠清澤的神情有些沉重,他清楚,有些事情,蘇天成也不能夠做主,無法干涉,陳新甲到遼東之後,就是代表皇上的,就是要削弱蘇天成的權力的,如今蘇天成能夠調遣的軍隊,開始大幅度的減少,恐怕一段時間之後,能夠控制的,僅僅會剩下江寧營了,至於遼東會出現什麼事情,恐怕蘇天成的心裡也沒有底了。(未完待續

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05章 放心了第231章 大婚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28章 上任第195章 問責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80章 變化(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19章 怒氣第202章 商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09章 刺激(1)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493章 宿命論(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24章 準備(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1章 鹿鳴宴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91章 稱帝(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504章 平衡術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645章 部署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85章 計劃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4章 在路上(1)第55章 真相第182章 家信第629章 巡視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579 天降神兵(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58章 籌謀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80章 變化(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88章 拜訪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483章 抉擇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
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05章 放心了第231章 大婚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28章 上任第195章 問責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80章 變化(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19章 怒氣第202章 商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09章 刺激(1)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493章 宿命論(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824章 準備(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1章 鹿鳴宴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91章 稱帝(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504章 平衡術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645章 部署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85章 計劃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4章 在路上(1)第55章 真相第182章 家信第629章 巡視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579 天降神兵(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58章 籌謀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80章 變化(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88章 拜訪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483章 抉擇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