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對決(6)

代善感覺到有些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

大軍集中在山谷裡面,密集度太大了,若是明軍用火炮攻擊,損失一定是非常慘重的,不過斥候已經進行過偵查,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加之山谷裡面涼風習習,不僅僅是將士感覺到舒適,就連戰馬都有些不願意繼續行走了,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代善下令大軍在山谷裡面歇息一個時辰,後來的歷史學家分析,也只能夠說代善這個時候愚蠢到了極點,等同於自取滅亡了。

代善的命令還沒有來得及執行,悶雷聲音響起來了。

山谷裡面,回聲很大,代善面色發白的看着湛藍的天空,烈日當頭,不可能打雷的。

隨着炮彈的落地,剎那間,一些將士被炸飛起來了,包括一些戰馬,都被拋到了半空中,偌大的隊伍瞬間開始慌亂起來了,戰馬受驚,開始左衝右突,無奈周圍都是人和戰馬,根本就衝不來,這樣的衝撞,只能夠導致隊伍更加的混亂。

接二連三的炮彈落到了人羣中間,非常的準確,隨着爆炸聲的出現,更多的人被炸到了半空中,鮮血四濺,殘肢斷臂從空中落下來,引發了更大的混亂,到了這個時候,代善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了,他很清楚,大軍進入了明軍的伏擊圈了。

手持望遠鏡的蘇天成看着這一切,內心也有懊悔,早知道代善會做出來這樣的決定,就應該多準備一些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這樣能夠給予正紅旗韃子更大的殺傷,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摧毀後金韃子的意志。

不過虎蹲炮和弗朗機炮,一樣能夠發揮作用,主要是山谷裡面的後金韃子太密集了,炮彈落下去的時候,總能夠炸死一些後金韃子和戰馬。

這樣的炮擊,只要能夠持續小半個時辰。就能夠徹底摧毀後金韃子的意志了。

代善迅速冷靜下來了,畢竟是身經百戰,他經歷過太多的兇險,曾經帶着三千將士,迎戰上萬的對手,一樣是取得了勝利。

在最初的懊惱和慌張過去之後,大軍也開始動起來了,很多的將士都下馬了,將戰馬拉倒了山邊,這樣可以儘量少的減小傷亡。不過也有不少的軍士,無法靠到山邊,山谷裡面的地勢限制了他們,更多的將士開始打馬狂奔。朝着出口的方向而去,這個時候,最爲重要的任務,就是離開山谷,到外面去,這樣就能夠躲避火炮造成的傷亡了。

這種衝擊造成的傷亡是非常大的。前方的道路被火炮徹底封鎖了,受驚的戰馬甚至不願意朝着前方衝擊,一些衝在最前面的戰馬,被炸飛了。但後面的韃子沒有停下來。他們很清楚,必須要衝出去,要衝出來一條血路,這樣纔有希望。

蘇天成身邊的王大治,舉起了紅色的旗幟,這是給炮兵營發出的信號,專門炸戰馬,堵塞道路。令後金韃子無法衝出山谷。

這個時候。所有的火炮都開始怒吼了,對準了戰馬,在後金韃子衝鋒的道路上面。形成了密集的火炮網,這種密度,根本不可能有戰馬能夠衝出去。

不過幾分鐘時間,前方衝鋒的路上,已經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戰馬和軍士的屍首,阻擋了道路,從出口衝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了,

代善的臉色再次開始發白,他很清楚,如果窩在山谷裡面,最終的命運就是被殲滅,面對明軍犀利的火炮,將士百般驍勇也沒有作用,只能夠眼睜睜的挨炸,這個時候,明軍還沒有開始攻擊,要是被火炮炸的失去了戰鬥力,等到明軍攻擊的時候,那就是覆滅的時候了。當然,代善還有一個判斷,那就是江寧營不會在這裡安排很多的軍士,因爲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一共只有兩萬人,說不定這個時候,濟爾哈朗已經開始對宣州的進攻,江寧營不可能有太多的軍士在這裡,這是他聊以自慰的地方。

關鍵時刻,代善躍馬開始衝鋒了,身邊的親兵手忙腳亂,要是代善被火炮擊中了,羣龍無首,這支大軍就真的危險了,無可奈何的代善,被親兵阻止了,不過手下的甲喇,開始帶着將士衝鋒了,他們頂着炮火,將戰馬的屍首挪開,在這個過程中,聰明的軍士提議用被炸死的戰馬掩護,這個提議,馬上被貫徹下去了。

其實代善可以要求大軍回撤,退出山谷,但他沒有這樣做,這個時候,代善想到的是,宣州可能要遭遇到濟爾哈朗的猛烈進攻,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人員不足,目的就是要遲滯自己進攻的步伐,爭取到時間,如此的情況下,自己前往不能夠停止前進的步伐,這裡距離宣州不遠了,只要衝出了這個山谷,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

半個時辰之後,軍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過,炮火也開始微弱下來了,前方的道路終於被打通了,代善準備率領大軍,衝出山谷了。

他沒有來得及懲罰斥候,因爲斥候偵查的失誤,導致大軍損失慘重,特別是戰馬的損失太大了,戰馬體積龐大,不知道如何的躲避炮彈往往一發炮彈落下來,總有戰馬悲鳴着倒下,這些戰馬,可是將士的心肝寶貝,眼看着失去戰馬,可以想象,將士的心裡會遭受重創。

大軍準備衝出山谷的時候,隆隆的鼓聲響起來了。

這種鼓聲,代善是很熟悉的,明軍進攻,都是鼓聲指揮,自己帶領將士衝鋒,一樣是依靠着鼓聲,鼓聲就是進攻的命令,鼓聲不停,進攻不止。

正在調整的大軍遲滯了一下,衆多的軍士都看向了山谷的兩邊,進攻不可能來自山谷的前後,只有可能是山谷的兩邊。

漫山遍野的明軍出現的時候,代善的眼睛裡面露出來了絕望。

這一刻,他以爲江寧營放棄了宣州,集合所有的軍士,都來進攻正紅旗了,要是這樣,正紅旗的損失將是異常慘重的,若是蘇天成做出來了這樣的選擇,對於正紅旗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自己前面的所有判斷,都出現重大偏差了。

來不及後悔,代善指揮將士準備廝殺了。

迎接他的,是燧發槍。

衝過來的江寧營軍士,手裡都舉着燧發槍,噼裡啪啦的槍聲響起的時候,不斷有將士參慘叫着倒下,不過,一輪又一輪的箭雨,也飛向了從山谷兩邊衝下來的江寧營軍士。

隨着更多的將士倒下,代善的眼睛開始發紅,前方衝鋒的將士,明顯受阻了,衝不動了,後邊的將士,還在前進,爭取衝出山谷,這個山谷不長,也就是六裡地左右,要是放在平時,不要一刻鐘的時間,大軍就可以快速通過的,可今日快一個時辰了,大軍依舊被壓縮在山谷之內,傷亡越來越大,代善知道,繼續朝着前面衝鋒,可能讓更多的將士踏上不歸路,他終於痛苦的下達了後退的命令,撤出山谷。

可惜這個決定也晚了。

李定國衝在最前面。

他的左手拿着一把燧發槍,右手拿着鋼刀,瞪着雙眼,拼命朝着山谷衝下去,手裡的燧發槍不斷的發射出來子彈,擊中了好幾個後金韃子。

一輪箭雨過去,李定國感覺到左臂上面傳來一陣劇痛,一支弓箭射中了他的左臂,身邊的將士連忙要過來扶他,李定國咬牙用鋼刀砍斷了箭羽,大吼着讓大家繼續衝鋒。

終於,發射晚燧發槍裡面的子彈之後,李定國衝下了山谷,他扔掉了手裡的燧發槍,嗷嗷叫着衝向了後金韃子。

更多的江寧營將士衝下去了,紛紛扔掉了燧發槍,用長矛和鋼刀開始和後金韃子廝殺了。

手持望遠鏡的蘇天成,皺起了眉頭,他的本來意思,是要求將士儘量多的利用燧發槍,想不到這些將士,還是習慣面對面的廝殺,不過蘇天成也沒有考慮到,衝鋒的過程中,將士不可能停下來裝子彈的,只能夠是依靠慣性衝下去,與後金韃子面對面的廝殺。

殘酷的廝殺開始了。

這是一場江寧營將士帶有明顯優勢的廝殺,遭遇炮擊的後金韃子,本來就沒有想到面對面的廝殺,加之代善判斷的失誤,認爲不可能有很多明軍埋伏,大軍只要衝出山谷,就能夠避開這一切,快速前往宣州。

絕大部分的後金韃子都下馬了,馬上廝殺異常驍勇的正紅旗軍士,下馬之後,能力顯然要差一些了,山谷裡面,到處都是人和馬的屍首,想着上馬作戰,幾乎沒有可能性。

拼殺就在這一瞬間展開。

山谷裡面的廝殺,依靠的就是個人能力,這方面,江寧營將士再一次佔據了優勢,包括人數上面的優勢,心理上的優勢。

代善已經感覺到不對了,身邊的親兵護着他,拼命朝着山谷進口的方向衝過去。

代善身邊的親兵,戰鬥力確實不一般,好一些阻攔的江寧營將士,都被砍翻了,看見這樣的情形,賀人龍大吼一聲,朝着代善衝過去,身邊的劉鐵漢,帶着斥候營的將士,也朝着代善衝過去。

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165章 苦嶺關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05章 放心了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58章 籌謀第729章 恩怨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83章 抉擇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67章 敗退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48章 誓師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371章 探究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584章 情報戰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95章 宿命論(4)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912章 失意人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章 交易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71章 探究第128章 上任第1155章 識趣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48章 協調會(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73章 海戰(3)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0章 殿試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387章 小手腕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
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1165章 苦嶺關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05章 放心了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58章 籌謀第729章 恩怨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83章 抉擇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67章 敗退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48章 誓師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371章 探究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584章 情報戰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95章 宿命論(4)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912章 失意人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章 交易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71章 探究第128章 上任第1155章 識趣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48章 協調會(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73章 海戰(3)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0章 殿試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387章 小手腕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