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小手腕

朱審馨的態度很是奇怪,蘇天成回家已經兩天時間了,對於顧橫波的到來,朱審馨一直都沒有表態,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

好長時間沒有見到蘇天成了,朱審馨自然是十分親熱的,每當蘇天成提到顧橫波的事情,朱審馨就搪塞過去了,總是說到小孩子的事情,說是蘇天成要爲兒子起名字了。

蘇天成絕頂聰明,當然知道朱審馨的想法,出現了這種情況,朱審馨肯定是不高興了,可又不好直接說出來,索性就不表態。可情況不能夠這樣持續下去,自己迎娶顧橫波的態度是堅決的,不可能將顧橫波推出去,可強行迎娶,也是不行的,不能夠處理好家庭內部的關係,這也是失敗的表現。

兒子的名字,蘇天成早就想好了,蘇明劼,按照蘇家的輩分,下面是明字派,這是必須要遵循的,劼的意思是慎重、穩固、勤勉,這是蘇天成對自己兒子的要求。

富貴人家的子弟,要麼就特別的優秀,要麼就特別的紈絝,這似乎成爲了規矩,其實裡面有着一定的必然因素,家裡的條件好了,能夠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小孩的教育,但稍不注意,溺愛也是存在的,讓小孩形成了不好的性格,糾正起來,難度就大很多了。

蘇明劼還小,暫時可以生活在京城,跟隨在母親的身邊,但能夠開始讀書的時候,蘇天成就要想辦法了,北京的府邸裡面,幾乎都是女人,一個男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不是很好,而且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間,離不開父親的影響。

蘇天成回到京城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上門來拜訪的人是不少的。包括徐爾一、吳偉業、陳於泰等人,都來了,這麼長時間過去,朝廷裡面,蘇天成真正的支持者,還是不多。以前的恩師翁同章、傅友亮等人,因爲來往不多,相互之間的關係,淡了很多。

劉仲基和鄧輝兩人上門來拜訪,蘇天成很是高興。

殿試已經結束了,兩人悉數都參加了。成績還是不錯的,劉仲基是二甲第二十七名,鄧輝是二甲第三十三名,按照慣常的安排,兩人很有可能進入翰林院,成爲庶吉士。

蘇天成和兩人交談的時候,建議兩人到河南府去。直接擔任知縣,就不要想着進入翰林院了,兩人滿口答應了。

其實吏部在安排進士的時候,態度已經微微改變了一些,包括一些進士本身,也不完全是想着進入翰林院了,這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蘇天成的榜樣,殿試榜眼,直接外放。如今已經是正四品的知府,看看狀元陳於泰,探花吳偉業,依舊在翰林院,一個是從六品的修撰。一個是正七品的編修,也沒有能夠做出來多大的成績,另外一個方面,還是中興學社所造成的影響,中興學社推介的觀點,讀書人要關心家國天下,要踏實,要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做起,倘若你沒有基層的經歷,不知道民間疾苦,沒有真正的施政經歷,沒有主宰一方的經驗,你怎麼可能在朝廷中間,提出來切實的意見建議。

這兩個方面的影響,還是不一般的,主要還是中學學社,實實在在形成了影響,在南方一帶,中學學社幾乎取代了東林書院和復社,復社的領袖張溥,主動加入了中興學社,東林書院的魁首錢謙益,也逐漸的向中興學社靠攏了。

皇上終於召見蘇天成了。

蘇天成知道,皇上一定會見他的,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上次的密摺專奏之後,皇上賜予了他尚方寶劍,說明已經被他的密摺內容所打動了。

蘇天成也在等着這樣的機會,在朱由檢的面前,不僅僅是談朝廷大事,也要談一談自己家裡的事情,既然朱審馨是皇親國戚,朱由檢出面做工作,肯定是有效果的,這樣擡高了朱審馨和顧橫波兩人的地位,也能夠保證家裡的安定。

來到養心殿,蘇天成看見了面帶微笑的朱由檢。

朱由檢的精神,好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樣,總是帶着一種鬱鬱寡歡的氣息了。

磕頭的程序不能夠免除,畢竟人家是皇上。

“蘇愛卿,這次回到京城,能夠好好陪陪家人,朕都羨慕你啊,你看看朕,一天到晚這麼多的事情,想着和皇后聊天,都很是困難。”

朱由檢主動提到了家裡的事情,蘇天成求之不得,順着杆往上爬了。

“皇上關心微臣,臣感激不盡,不過最近,臣家裡有些小事情,還想着懇請皇上成全。”

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禁不住擡起頭,看着蘇天成,心想這個蘇天成,可真的是有意思啊,皇上這不過是託詞,你要回答就該奉承一下,接着稟報正事了。

朱由檢也是猝不及防,想不到蘇天成這樣說。

他當然知道是什麼事情。

“蘇愛卿,你這身邊的賢妻,已經不少了,朕可是都見過啊。”

“皇上厚愛微臣,故而臣也得到了女孩子的青睞啊,臣家裡的事情,皇上都是知曉的,懇請皇上爲臣做主啊,夫人本就是皇親國戚,尊貴無比,臣可不敢冒犯啊,要是惹得夫人不高興了,將皇上搬出來了,臣就無法過日子了,這家和萬事興啊。”

“哈哈,蘇愛卿,你可真的是會說話啊,就依照你的脾氣,朱審馨豈能怎麼樣啊,朕看你殺伐果斷,很有主見啊,也罷,既然你開口了,朕若是不幫忙了,說不過去。”

說到這裡,朱由檢扭頭對着身後的王承恩開口了。

“公公,記得明日召朱審馨和顧橫波進宮,朕和皇后見見她們。”

蘇天成喜出望外,連忙跪下謝恩了。

“蘇愛卿,你提到中興學社的事情,朕還是有些不明白,能否詳細說說。”

“皇上,中興學社,在南方已經形成氣候,有着重大的影響了,只不過在北方一帶,尚未真正的形成影響力,中興學社倡導的觀念,臣以爲是很不錯的,當然,這裡面也有臣的諸多認識。”

朱由檢笑了笑,沒有打斷蘇天成,他想不到,蘇天成也會主動的自我炫耀了。

“臣曾經大膽分析了皇權與臣權的矛盾,朝廷裡面的某些大臣,逐漸轉變爲官僚地主階層了,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保護自身的既得利益,從而影響到了朝政,影響到了聖旨敕令的效力,他們依託的是什麼,就是輿論上面的認識,東林書院和復社,無不是鼓譟保護士大夫、士紳富戶的利益,臣對這一點是最爲不滿的。”

“舉個例子來說,朝廷裡面的諸多大臣,強烈支持海禁,反對徵收鹽稅,反對徵收礦稅,反對皇商的興起,他們說這些都是皇上與民爭利,可臣卻認爲,真正得到好處的,是士大夫、士紳富戶,老百姓根本就沒有受益。”

“臣在江寧縣的時候,就是對着這方面開刀的,市舶司徵收賦稅,就是最好的說明,士紳富戶做生意賺錢,臣不反對,你做你的生意,遵紀守法,臣還要大力支持,但你不要忘記上繳賦稅,若是一方面想着恩惠,一方面拼命維護自身利益,臣就不客氣了。”

“中興學社堅持的核心觀念,就是這方面的,最應該爲國家做出來貢獻的,就是士大夫階層,就是紳士富戶階層,臣以爲,皇上要依靠他們,但更需要他們爲大明興旺做出來貢獻。”

朱由檢的眼睛裡面,閃爍着精光。

WWW▲ttκΛ n▲¢ ○

他總算是明白了,蘇天成所強調的觀點,就是維護皇權,打壓臣權。

這個觀點和認識,以前是較爲模糊的,聽了蘇天成如此的介紹,逐漸變得清晰起來了,他萬萬想不到,蘇天成竟然有着這樣的認識,潛意識裡面,朱由檢認爲,讓蘇天成和朱審馨成親,是做的最爲漂亮的事情,如今的蘇天成,切切實實的爲皇家考慮問題了。

“蘇愛卿說的很好啊,朕總算是明白了,那你說說,該如何的扶持中興學社啊。”

“臣還是兩條建議,其一,中興學社應該在北方設立專門的機構,臣以爲,設在河南府,是最好的選擇,之所以不選擇設立在京城,是因爲中興學社的發展,需要一個平和的環境,隨着中興學社的逐步發展壯大,最終統一了讀書人的認識之後,自然可以搬遷到京城了,其二,中興學社推薦的人才,朝廷一定要大膽使用,這些人才,都是學社經過了認真考究的,都是知道百姓疾苦,熟知底層事務的讀書人,他們到府州縣任職,比如會帶來一股新風,臣相信,不要多少年,朝廷裡面的風氣,一定會大爲轉變的。”

蘇天成離開養心殿的時候,王承恩親自送出來了。

“蘇大人,你的話語,說到皇上的心裡去了,咱家真的是佩服啊。”

“公公誇獎了,下官時刻牢記以公公爲榜樣,公公每時每刻都在皇上的身邊,若是下官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望公公多提醒啊。”

看着笑逐顏開的王承恩,蘇天成很是欣慰,大明如今的局勢,必須要鞏固皇權,打壓臣權,前提條件是皇上能夠聽得進去建議,以大明的發展爲己任,朱由檢確實是做到了。

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93章 整合(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8章 交易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82章 家信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8章 恩榮宴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75章 海戰(5)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83章 廷辯(1)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204章 敵情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01章 帝心第391章 慘敗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029章 救贖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84章 說情團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71章 海戰(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55章 識趣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71章 探究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39章 鉅變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59章 剿匪(1)第994章 整合(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1章 遊歷
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93章 整合(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8章 交易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82章 家信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08章 恩榮宴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75章 海戰(5)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83章 廷辯(1)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204章 敵情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01章 帝心第391章 慘敗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1029章 救贖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84章 說情團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71章 海戰(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155章 識趣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71章 探究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39章 鉅變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59章 剿匪(1)第994章 整合(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1章 遊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