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

秋收結束之後,河南府出現了歡騰的氣氛,今年的情況很是不錯,強於以往好多年,按說農民不會爲吃飯的問題,過於操心了。

市場情況也是很不錯的,物價穩定下來了,這主要還是宋思軍、萬成貴等商賈的功勞,他們有着強大的實力,在壟斷市場的同時,完全按照府衙的要求營業。

蘇天成沒有沉浸在喜悅之中,其實河南府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就是田租的問題,屬於府衙和縣衙所有的官田,租費一律按照收成的20%上繳,這裡麪包含了田賦,這是完全統一的,已經落實下去了,屬於農民所有的土地,按照規定的田賦上繳。

問題在於士紳富戶的耕地,他們的田賦成爲了最大的問題,有些自耕農,爲了能夠躲避不多的田賦,掛靠到士紳富戶家裡,自願成爲租戶,目的就是爲了免除田賦。

因爲這樣的情況存在,自耕農的負擔明顯上升,田賦是固定的,府衙和縣衙的官吏,按照固定的田賦,徵收賦稅,自耕農明顯就要吃虧了,要承擔全部的田賦,這肯定是不合理的。

其次就是糧食的價格問題,秋收季節,糧價總是要低一些的,這是正常的規律,在江寧縣的時候,蘇天成就接受了這樣的觀點,但河南府的情況不正常,糧價過低了一些,小麥的收購價格,竟然只有一錢五釐銀子,這樣的價格,農民是要吃大虧的。

最後是官吏的習慣問題,蘇天成上任的時間不長,諸多的知縣上任的時間也不長。府衙、州衙和縣衙的政務,還是要諸多的官吏來辦理,這些官吏,沒有那麼好的覺悟,依舊存在盤剝農民的問題。雖然府州縣都強調了,也整頓了一些,但總體的情況不樂觀。

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核心的問題,還是土地兼併。

江寧縣的情況,與河南府確有不同。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藩王,整頓起來容易一些,加之南方的讀書人多,中興學社成立之後,很多的觀念,深入到讀書人的心裡。有些事情,推進起來,容易很多的。

福王朱常洵,已經成爲了蘇天成的心病。

八月初,酷暑季節。

孫承宗到河南府來了。

河南府正在全面整頓官吏的作風,府州縣都開始清理官吏隊伍,對於那些名聲不好、慣於欺壓百姓、貪墨錢財的官吏。堅決予以處理,吏員和衙役,直接開革,牽涉到官員,府州縣悉數予以彈劾。

蘇天成忙得不可開交,有些政策性的問題,需要他來把握。

這個時候,孫承宗來到了河南府,跟隨孫承宗一起來的,還有劉宗周和鹿善繼。

孫承宗已經七十三歲了。崇禎二年就被任命爲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等職務,後來致仕歸家,這一次,以少師和太子太師的身份,掛兵部尚書銜。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這是很少見的。

由於孫承宗的推薦,鹿善繼被任命爲右僉都御使,協助剿滅流寇。

至於說劉宗周,到河南府來,是爲了中興學社的事情。

府衙三堂。

蘇天成吩咐衙役端來了冰塊,用於降溫,這已經是很奢侈的接待了。

看見這樣的情形,孫承宗連連擺手,說是將冰塊撤下去,皇上如今都很是節約,自己在養心殿的時候,看見皇上的身邊,依舊是宮女搖扇,按說皇宮裡面,應該有銀子開銷了,可皇上依舊保持節約的風格,這應該學習。

“蘇大人,老夫這次到河南府來,爲了三件事情,一是感謝你向皇上鼎力舉薦老夫,要說老夫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樣一把年紀了,還能夠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恐怕不少人都認爲,老夫年紀太大了,難以勝任了,這一路上,老夫和劉大人還有過爭論,劉大人勸老夫要注意身體,老夫說了,馬革裹屍是老夫最大的願望啊。”

身爲從一品的高官,孫承宗在蘇天成的面前,沒有稱呼本官,就是擺明了態度,他和蘇天成之間,就是長輩和晚輩的關係。

“下官以爲,劉大人說的是正確的,下官向皇上舉薦大人,也想到了大人的身體,只不過下官以爲,大人能夠從容應對,這一次,流寇可是遭遇滅頂之災了。”

孫承宗哈哈大笑,一邊的劉宗周和鹿善繼也暗暗點頭,蘇天成很會說話,勸誡孫承宗注意身體,畢竟年齡不饒人了,話又說的委婉,能夠讓人接受。

“老夫說的第二件事情,是感謝你啊,善繼也是這個意思,孫思明、孫思宗、鹿太兵、鹿太泊四人,都是朝廷命官了,老夫確實沒有想到,他們都是生員的身份,因爲身在江寧營,不能夠參加科舉,老夫和善繼頗有些不忍,不過他們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蘇大人舉薦他們出任知縣,這是對他們的擡舉,老夫和善繼都給他們寫信了,一定要按照蘇大人的要求做事情,若是他們亂來,蘇大人儘管嚴肅管教。”

這件事情,確實出乎孫承宗和鹿善繼的預料,生員出任知縣的事情,明初確實是有可能的,可到了現在,就是參加了會試的貢生,也不一定能夠直接出任知縣的。

蘇天成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這件事情,至今都存在一些爭議,可他無所謂。

“第三件事情,是中興學社的事情,學社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蘇大人更是功不可沒的,劉大人到河南府來了,也就是爲了中興學社的事情,老伕力所能及的幫助,主要還是依靠蘇大人的。”

孫承宗說到的三件事情,不算是什麼大事情,都是禮節性的,中興學社的事情,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到河南府來了之後,依照葫蘆畫瓢,不會有多大的難度,重點還是剿滅流寇的事情,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單獨說一下的好。

吃飯之後,蘇天成陪着孫承宗在洛陽城轉悠。

“大人,下官想到了一些剿滅流寇的心得。”

“蘇大人,你就是不說,老夫也想着和你交流一下的,老夫接手有些倉促,尚在分析整個的局勢,感覺到有些棘手。”

“朝廷大軍新近遭遇重創,形勢確實有些不好,不過下官以爲,問題也不是很大的,流寇的戰鬥力,和以前是不能夠比較的,前幾年,流寇的主力,大都是由譁變的軍士組成的,這些人的基本素質不同,可中都之戰,流寇的精銳幾乎都損失殆盡了,短時間之內,難以恢復的,如今流寇的軍士,大部分都是流民,這些人,缺乏基本的戰術素養,也不是馬上就能夠訓練好的,綜合這些因素,下官以爲,問題不是很大的。”

“蘇大人的意思,還是穩紮穩打,不要着急,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下官確實是這個意思。”

“老夫也是這樣想的,還是需要穩重,不過朝廷裡面,諸多大人的想法,可不是這樣啊,朝廷大軍遭遇重創了,衆人羣情激奮,皇上都有些穩不住了,偏偏老夫的想法不同,老夫一直都認爲,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不能夠着急,若是着急了,事情可能就辦不好了。”

“大人說的這番道理,下官是贊同的,流寇打了勝仗,士氣正高,這樣的時候,朝廷大軍再次出擊,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還是需要慢慢來的。”

“那你說說,還有一個問題,流寇如今肯定是要擴張的,不可能呆在陝西,若是向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流竄,豈不是又要惹出事情了,朝廷裡面,肯定不願意看見這樣的情況啊。”

“下官覺得,朝廷大軍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防止流寇四處流竄,只要在陝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扼守主要通道,就能夠防止流寇四處騷擾。”

孫承宗點點頭,贊同了這樣的觀點。

“大人,下官還有一絲擔心,朝廷大軍遭遇重創,這等的消息,後金恐怕是知道的,若是在這樣的時候,他們發起攻擊,趁渾水摸魚,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孫承宗看着蘇天成,眼睛裡面,射出了精光。

“蘇大人考慮的很有道理啊,老夫早就察覺了,每次流寇大規模鬧事的時候,後金都會藉機騷擾,頗有些裡應外合的味道了,老夫已經嚴令大同、宣府一帶,加強戒備,山海關和雁門一帶,更是需要注意的。”

“如此安排就沒有問題了。”

“看來蘇大人對全局性的戰略,早就有思考的,如此甚好啊,若是有機會了,老夫還是要時常找到蘇大人,相互磋商的。”

孫承宗暫時沒有提到江寧營,這是蘇天成倍感欣慰的,若是這位老大人開口了,要求江寧營開始剿滅流寇,他還真的不好拒絕,如今孫承宗統領剿滅流寇的事宜,戰略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是大好事,江寧營能夠加緊修養,河南府也能夠逐步的發展。

下一步,蘇天成要開始考慮江寧營的建設事宜了,他是穿越人士,不管怎麼說,對於熱兵器,有着非同一般的認識,江寧營建設的目標,還是要朝着熱兵器的方向發展。

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9章 發榜(1)第77章 郡主來了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52章 大度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6章 朝廷嘉獎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39章 故人來(1)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2章 善後第735章 青州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41章 收服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418章 造勢第584章 情報戰第775章 海戰(5)第1167章 迅雷(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04章 敵情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19章 怒氣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51章 辯解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39章 故人來(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34章 證據第1166章 迅雷(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9章 幫倒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89章 稱帝(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147章 各懷心思
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9章 發榜(1)第77章 郡主來了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52章 大度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6章 朝廷嘉獎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39章 故人來(1)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2章 善後第735章 青州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41章 收服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418章 造勢第584章 情報戰第775章 海戰(5)第1167章 迅雷(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04章 敵情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19章 怒氣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51章 辯解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39章 故人來(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34章 證據第1166章 迅雷(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9章 幫倒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89章 稱帝(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147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