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

;

養心殿。

朱由檢的面前,擺着蘇天成的密摺,他召集內閣大臣,專門來討論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這也是關乎到大明朝安全的。

楊嗣昌站穩了腳,在朝廷裡面,有了根基,調整內閣的事情,也可以提出來了,已經到了年末,這些事情,也該要做一個了斷了。

內閣大臣都知道是討論什麼事情,皇上已經派人提前通報了情況了。

“諸位愛卿,朕今日召集你們,就是想着討論一下蘇愛卿提出來的要求,你們看看,是不是可以準了這些要求。”

沉默了一會之後,孫承宗首先開口了。

“皇上,蘇大人提出來的兩件事情,臣看是可行的,組建水師,乃是爲了保證我大明朝海岸線的安全,後金已經開始組建水師,而且上次劫掠登州和萊州,也是靠着戰船,纔出其不意,登州、萊州和天津等地的防禦任務,驟然加大了,以前後金韃子入關,主要是通過大同、寧夏一帶,現在就說不清楚了,雖說我大明有水師,但鄭都督同知,可能不會離開福建的,進入到登州和萊州的,如此的情況下,組建水師,就顯得迫在眉睫了。”

“組建水師,需要巨大的開銷,朝廷是無法承擔的,若是准許在威海衛開海禁,就能夠保證組建水師的開銷,這一點,蘇大人是仔細考慮過的,臣以爲,要求在威海衛開海禁,這也是蘇大人迫不得已的舉措。雖說與朝廷的要求,以及組制有些違背的地方。但具體的事情,具體來做出考慮,這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孫承宗剛剛說完,唐世濟就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孫大人所言有些過於草率了。”

自從楊嗣昌準備出任內閣首輔之後,內閣之中的情況,已經在開始出現改變了,度過了上次後金奸細的危機。深感失去機會的唐世濟,轉而對蘇天成也有些看法了,這一次是真的的有些意見了,要不是後金派出奸細來離間關係,自己也就不會出現這些錯誤,內閣首輔的職位,就是自己的。自己失去了這個內閣首輔的職位,與蘇天成是有着一定關係的。

牽涉到蘇天成的事情,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唐世濟基本都是要提出來反對意見的,這也是爲了發泄內心的那樣一股子怨氣。

“蘇大人要求開海禁,這是牽涉到朝政的重大事情。臣也知道,登州和萊州困苦,重建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楊大人上次提出來,將青州劃歸蘇大人管轄。如此蘇大人就有了協調的餘地了,重建總是需要慢慢來的。朝廷一下子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銀兩,能夠拿出來兩百萬兩白銀,已經是傾盡全力了,臣以爲,在建設的過程中,朝廷可以慢慢的予以傾斜,譬如說免去登州和萊州五年的賦稅,這些政策,可以幫助登州和萊州慢慢復原的。”

“至於說組建水師,沒有必要,水師的消耗巨大,江寧營進駐了登州和萊州,想必後金韃子也不敢輕易的進犯了,只要能夠守住要害地方,就能夠穩住登州、萊州乃至於天津等地。”

唐世濟說完之後,孫承宗笑着開口了。

“唐大人,本官想着問你幾個問題,若是你能夠想到辦法,本官也覺得,沒有必要開海禁,也不需要組建水師的。”

“大人請說。”

“第一個問題,唐大人認爲,登州和萊州需要多長的時間重建,本官記得不錯的話,自崇禎五年,孔有德叛亂以來,登州和萊州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一直就沒有能夠振作起來,到了今年,已經有七年了,七年時間都沒有能夠發展起來,這一次多爾袞劫掠,幾乎是徹底毀掉了登州和萊州,不知道唐大人給的時間,是十年、二十年乃至於七十年啊,朝廷能夠有多少的銀子投入進去啊。”

“這個,下官以爲,不需要操之過急,順其自然是最好了。”

“後金有了戰船,而且在組建水師,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登州、萊州和天津,防禦的任務,不亞於遼東了,這樣的情況下,唐大人依舊認爲,登州和萊州的建設,可以順其自然,等候七慢慢恢復,不知道唐大人的這種理解,將後金的侵襲,是不是沒有放在眼裡啊,或者說,後金韃子就是再次進入到登州、萊州,無非是繼續劫掠,不會有其他事情的,甚至於天津遭遇侵襲,都不會有多大的事情。”

“大人,下官沒有這樣看,下官以爲,江寧營進駐登州和萊州,就能夠防禦後金韃子。”

“說的有道理啊,登州、萊州、青州、濟南和天津,如此遼闊的海岸線,需要多少人來駐防,天津距離京師,如此近的距離,莫不是說我大明需要在所有的海岸線,都設置軍隊防禦嗎,這需要多少的軍餉,需要多少的軍士,不知道唐大人是否計算過啊。”

唐世濟的臉有些紅了,沒有回答。

“唐大人,本官還沒有說完,你認爲登州和萊州不需要水師,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也就是江寧營能夠預想偵查到,後金韃子會從哪一個地方發動進攻,接着就是守株待兔,等着後金韃子進來,若是後金韃子乘坐戰船,在大海之中,江寧營就無可奈何了,也不需要去操心了,反正後金韃子沒有踏上我大明的土地上面。”

孫承宗說的很是犀利,這些問題,唐世濟是無法回答的。

劉宗周接着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提出來的要求,朝廷是可以准許的,有關開海禁的事情,臣說的不客氣一些,福建的鄭芝龍大人,依靠着控制海上貿易,富可敵國,朝廷雖然是決意海禁的,可僅僅是存在一個名義罷了,如此的情況下,倒不如允許蘇大人在威海衛實行海上貿易,這樣朝廷也能夠得到賦稅,組建水師和建設登州、萊州的銀子也有了,一舉多得,這等的好事情,朝廷沒有禁止的理由。”

“臣還以爲,做好這些事情,需要極大的魄力,蘇大人能夠主動想到這些事情,已經是忠心耿耿,朝廷沒有理由不允許的。”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蘇天成的提議,他思考了好幾天的時間,權衡利弊,答應蘇天成的請求,好處肯定是多很多的,但弊端也是存在的,福建的鄭芝龍,富可敵國,但也隱隱有佔山爲王的意思了,蘇天成在登州、萊州和青州如此的發展,會不會也出現這樣的跡象,他不得不思考。

關鍵時刻,楊嗣昌開口了。

楊嗣昌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誰都知道,他馬上就是內閣首輔了。

“皇上,臣到登州和萊州去巡查了,後金韃子慘無人道,燒殺劫掠,毀掉了登州和萊州,臣見到的狀況,慘不忍睹,儘管蘇大人費盡全力,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後金組建了水師,說明他們的重點,可能轉移到登州、萊州和天津等地,遼東的邊關,日益穩固了,後金韃子無機可乘,轉而尋找其他的突破口,臣與蘇大人商議之時,蘇大人也提出來這等的擔憂,但當時雖未提出來開海禁和組建水師的計策,可能也是因爲登州和萊州的重建任務繁重,一時間想不到這些。”

“如今蘇大人提出來了開海禁和組建水師,是圍着我大明朝的穩固着想的,朝廷無力承擔登州、萊州和天津防務的巨大開銷,臣以爲,朝廷可以準了蘇大人的奏摺。”

“臣以爲,朝廷既然準了蘇大人的奏摺,就要明確在登州和萊州的駐軍人數,以及水師的軍士多少,這一系列的開銷,都應該是蘇大人自行籌謀,朝廷不列出專門的開銷,若是初期的建設,存在困難,朝廷可適當的考慮,予以一部分的扶持。”

“臣相信,建設好了登州、萊州、青州和天津等地,後金韃子必然會有所畏懼,登州和萊州的情況,不會再次出現了。”

意見基本上明確了,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朕看,孫愛卿、劉愛卿和楊愛卿的意見是可行的,蘇愛卿殫精竭慮,爲我大明朝的安危着想,朝廷也不能夠不予支持,就由孫愛卿帶朕宣旨,準了蘇愛卿的奏摺,將青州一併劃歸蘇愛卿管轄。”

孫承宗跪下了。

“皇上,臣年老體弱,懇請辭去內閣首輔職位,臣尸位素餐,愧對皇上的信任,不敢繼續佔據首輔的職位,免得耽誤了朝廷大事,臣懇請皇上恩准。”

“孫愛卿快快起來。”

朱由檢連忙走下來,扶起了孫承宗。

孫承宗已經流出了眼淚。

“孫愛卿爲朕、我朝廷做出來諸多的貢獻,如今年歲大了,朕也是於心不忍啊,朕不能夠老是不放手,如此孫愛卿爲朕舉薦首輔人選吧。”

“臣以爲,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大人,一心爲國,能力出衆,可出任內閣首輔。”

朱由檢點頭的同時,楊嗣昌也跪下了。

還沒有等到楊嗣昌開口,朱由檢就說話了。

“孫愛卿多次提出來致仕,朕不能夠不準啊,即刻擬旨,敕封孫愛卿太傅,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出任中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並敕封太子太保……”(未完待續。)

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75章 海戰(5)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16章 理還亂第509章 刺激(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章 收拾你第6章 老乞丐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52章 北平第69章 發榜(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85章 行動(2)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94章 整合(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84章 廷辯(2)第1187章 行動(4)第106章 禮儀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80章 對決(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69章 算計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81章 暗戰(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7章 慘敗(5)第1054章 遼東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3章 目不忍睹
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75章 海戰(5)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16章 理還亂第509章 刺激(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章 收拾你第6章 老乞丐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52章 北平第69章 發榜(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85章 行動(2)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994章 整合(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84章 廷辯(2)第1187章 行動(4)第106章 禮儀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80章 對決(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69章 算計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081章 暗戰(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7章 慘敗(5)第1054章 遼東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3章 目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