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尊嚴之戰(1)

儘管滿人權貴還是蠢蠢欲動,做着征服中原的夢,但是皇太極與豪格非常清楚,他們的夢是不可能實現了,幾年時間過去,令他們越來越擔心的情況接連出現,大清國的人才開始大量的流失,以前皇太極禮賢下士,招徠不少漢人之中的佼佼者,可隨着大晉朝廷的日益強大,想要繼續招徠人才,猶如登天,不僅僅是難以招徠到人才,就連朝中的一些漢人大臣,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失去了熱情,有不少人不辭而別,而這些不辭而別的人,首先都是將家眷直接轉移了,最終自身也消失了。

經濟發展方面,幾年時間過去,大清國沒有絲毫的起色,遼東方向的互市被關閉了,啓動互市遙遙無期,強大的江寧營駐紮在遼東,滿八旗和漢八旗根本就不敢動,想着進入關內劫掠,那就是找死,只能夠依靠曲線的方式與中原進行交易,但這樣的交易,增加了成本,也令大清國的諸多商賈開始不滿意了。

不過商賈在大清國沒有多大的地位,倒也不敢隨便的惹事,否則就保不住身家性命,可令皇太極與豪格想不到的是,幾年時間過去,大量的商賈集體消失了,從寧夏的安寧堡和靖邊消失了,其實不是消失,而是這些商賈乾脆直接進入關內去了,他們有錢有資產,只要向官府說明了情況,就能夠取得大晉百姓的身份,這就預示着大清國的財富大量的消失。

大清國開始流通大晉的貨幣了,儘管朝廷一再命令,禁止大晉貨幣的流行,還是必須用金銀銅錢交易,可是銅錢在大晉消失了。全部都進入到銀行裡面去了,絕大部分的金銀珠寶也一樣進入到銀行了,就算是不少的滿人權貴,也想方設法將金銀珠寶存進銀行去了,有了這樣的氛圍。朝廷禁止貨幣流通,不過是掩人耳目了。

皇太極和豪格也曾經想着發行紙幣,用來對抗大晉的紙幣,可他們真正想着要實施的時候,才發現朝廷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就連滿人權貴。都不支持這樣的做法,商賈不會使用這樣的紙幣,老百姓一樣不接受,若是強行推開,恐怕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蒙古草原的局勢更是堪憂了。

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發揮出來了強大的力量,草原大量的部落開始臣服。接受府衙的管轄,大量的漢人進入了草原,以商賈居多,蒙古部落越來越依賴官府和漢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基本離不開官府和漢人了,就是草原的一些大部落,也與官府有着不少暗地裡的聯繫。這些大部落需要維持,更需要商品交易,而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就是最大的交易市場。

官府在這裡開設了學堂,儘管說學堂是新鮮事,但不少部落貴族都將自家的子女送到學堂去讀書,學堂教授的課程,就是四書五經以及儒家思想,可以想象,一旦這些思想滲透到心裡去了。將來的草原部落,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錫伯族和達烏爾族成爲了草原的強者,部落的首領和軍官,每年都要定期進入大晉的京城,去學堂裡面接受培訓。其實不僅僅是這兩個部落的首領,一些小部落的首領,同樣進入到大晉京城的學堂培訓。

大清國在草原上的控制力急劇的衰退,卻眼睜睜的看着,沒有好的辦法。

大清國最爲驍勇的多爾袞,也沉默了很多,沒有主動提及征伐的事宜,大概是明白了,此時此刻對大晉展開徵伐,無異於自殺。

最爲冷靜的代善與濟爾哈朗,好幾次建議與大晉朝廷談判,讓大晉朝廷承認大清國的存在,開放遼東的互市,雙方和平相處,可惜這樣的想法,得不到滿人權貴的支持。

皇太極與豪格非常清楚,大清國遲早是要面臨廝殺的,大晉朝廷的意圖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首先穩固自身的局勢,等到機會成熟之後,對大清國實施毀滅性的打擊。

這一天遲早是要到來的,故而皇太極與豪格的思想,慢慢出現了改變,開始強調軍隊建設的重要性,大量的財力都投入到軍隊之中,期盼着滿八旗和漢八旗更加的驍勇,將來能夠抵禦大晉朝廷的進攻。

蘇天成一樣關注着遼東。

條件完全成熟了,朝中文武大臣也好多次提出來征伐的事宜了,特別是兼任遼東巡撫的盧象升,更是好幾次提出來征伐的事宜,甚至放言十日之內就可以拿下廣寧、西平堡和義州,抵達遼河,若是朝廷准許,他可以帶兵一口氣打到瀋陽,完全的佔領瀋陽。

洪承疇也多次提出來了建議。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唯一對大晉朝廷存在直接威脅的,就是後金韃子了。

朝廷的富裕,足以支撐這一次的戰役。

蘇天成也做出來了決定,不過這個決定是出乎朝中文武大臣意外的,他要御駕親征,要徹底打垮後金韃子,不僅僅是佔領瀋陽、鐵嶺和薩爾滸等地,還要完全收回後金韃子佔據的地方,就算是後金韃子逃到了北山黑水之中,也不能夠放過。

蘇天成的決定,遭到了一致的反對,太子殿下出去歷練了,皇上必須要坐鎮京城。

可蘇天成決心已定,計劃在六月份開始親征,用兩個月的時間,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接下來就是收復整個蒙古草原的事宜,依照大晉的實力,應該能夠在年內完全結束戰鬥。

蘇天成在朝廷上說的很是直接,不管外面如何評價大晉朝廷的強大,也不管人家是多麼的崇拜,但大晉朝廷尚未完全統一,後金與蒙古草原還沒有完全的臣服,這就不能夠說明朝廷是強大的,這樣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一分都不能夠少,身爲皇上,若是不能夠親自去收回土地,那是不合格的。

也正是蘇天成這樣的話語,震撼了文武大臣,對於皇上御駕親征的事宜,朝廷之中漸漸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準備的事宜是很簡單的,駐紮在遼東的十萬江寧營將士,主要的任務就是剿滅後金韃子的,他們日常的訓練很是刻苦,而且這十萬將士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專業的軍士,他們清楚自身的職責。

朝廷決定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幾乎沒有多少的保密性可言,對於已經強大起來的大晉朝廷而言,征伐後金韃子是遲早的事情,不需要格外的保密,而且上上下下都是有着足夠的信心,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就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

京城的酒樓和茶館裡面,也開始流傳朝廷即將征伐後金韃子的事宜,甚至有專門說書的人,對最終的結果都想好了,朝廷取得完勝,押解着皇太極與豪格等人,來到京城,最終在午門被斬首,遼東將完全收回來。

民間的這種心態,基本是普遍的,沒有誰認爲這次的征伐會遭遇絲毫的問題,其實朝廷早就可以征伐後金韃子了,只不過是皇上避免出現更多的傷亡,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敗後金韃子,徹底收回遼東的土地,至於說蒙古,自從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成立之後,很多人就認爲,草原已經是大晉的領土,已經完全收回來了,事實也基本是這樣,除開草原幾個大的部落,其餘部落早就臣服了。只要朝廷徹底擊敗了後金韃子,蒙古部落是沒有資格抗衡的,根本就不是江寧營的對手。

朝廷決定征伐後金韃子,皇上將要御駕親征的消息,迅速傳到了遼東。

盧象升非常的激動,三年多時間的準備,等的就是這一天。

遼東的局面早就穩定下來了,以前那些爲後金韃子服務的暗探,好多都消失了,一些選擇離開了遼東,回到瀋陽去,或者乾脆進入了內地了,想着消磨以前那段不光彩的歷史,好在大晉朝廷也不追究責任,這些人能夠安安心心的生活,更多的暗探選擇了向官府自首,坦白了過去的一切,想不到朝廷根本就不追究這些事情。

這就導致了後金情報網絡的迅速萎縮,朝廷和官府這樣的態度,就是對後金情報網絡的無情打擊,誰都是明白的,這些暗探更是清楚,後金沒有什麼希望了,繼續依附於後金,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家人和後人不負責任。

於此相反的是,大晉的情報網絡,遍佈後金所轄的地方了,黃在勝已經成爲後金境內情報網絡的實際負責人,這麼多年過去,黃在勝爲朝廷提供了大量的情報,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在大晉四年的時候,黃在勝離開了瀋陽,來到了京城,成爲了蘇俊手下的一員,實際負責面對後金的情報網絡。

爲朝廷提供後金情報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甚至後金的不少官吏,都成爲其中的一員,特別是一些漢人官員,想着將來能夠有出路,更是不遺餘力的提供情報。(未完待續。。。)

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81章 對決(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83章 廷辯(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24章 屠殺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184章 行動(1)第1165章 苦嶺關第202章 商議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4章 遇險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90章 近憂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03章 遠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章 忠告第128章 上任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83章 抉擇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397章 開花彈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8章 後續第317章 大比武(2)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3章 離去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282章 後宮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280章 變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87章 禮部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02章 商議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792章 偶遇(3)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195章 問責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78章 補償第1184章 行動(1)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06章 禮儀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
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81章 對決(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83章 廷辯(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24章 屠殺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184章 行動(1)第1165章 苦嶺關第202章 商議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4章 遇險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90章 近憂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03章 遠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章 忠告第128章 上任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83章 抉擇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397章 開花彈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58章 後續第317章 大比武(2)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3章 離去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282章 後宮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280章 變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87章 禮部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02章 商議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792章 偶遇(3)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195章 問責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1078章 補償第1184章 行動(1)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06章 禮儀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