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再次進京

到達廄,蘇天成跟隨範景文、王道直等人,專程去弔唁了徐光啓。

剛剛回到官驛,王大治就來稟報,說是徐爾一大人來了。

蘇天成連忙站起身,到官驛的門口去迎接了。

徐爾一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看不見笑容,見到這樣的情況,蘇天成的心裡咯噔了一下,看來徐爾一到這裡來,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的。

周延儒辭去內閣首輔的職務,畢自嚴被罷官了,徐爾一應該是受到了影響的,按說這麼多年過去了,徐爾一應該被提拔的,但依舊是工部主事,職位沒有絲毫的改變。

“學生準備專程去拜訪恩師的,想不到恩師到這裡來了。”

“蘇大人,我專程來拜訪你,是一樣啊。”

徐爾一的稱呼也不對。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微笑,內心裡面,隱隱明白是什麼事情了,看來江寧縣發生的事情,徐爾一肯定是知道的,也是有着不同看法的,自己暫時不要着急,徐爾一一定會說出來的。

“蘇大人這次到廄來,是不是想着拜見皇上啊。”

“確實有這樣的想法,學生已經遞交了奏摺,懇請覲見皇上。”

“不知道是爲了什麼事情啊?”

“爲了江寧縣的事情,不知道恩師是不是有興趣,要不然學生說明一下情況。”

徐爾一點點頭。

蘇天成開始詳細的介紹了情況,介紹的過程中。他加進去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包括自己爲什麼這樣做的理由。

徐爾一的神色漸漸的變得嚴肅。顯然是聽得很仔細的。

蘇天成說完之後,好半天,徐爾一纔開口說話。

“這就怪了,我在廄聽到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啊,他們說你準備對江寧縣的士紳富戶動手了,要收繳他們的財產。”

“恩師說笑了,難道學生就那點能力嗎。若是學生要收繳他們的財產,想必那些士紳富戶,早就到應天府告狀了,甚至到廄來了。”

“聽你剛纔說的情況,我也覺得可行啊,士紳富戶享受了那麼多的恩賜,官府遇見困難了。要求他們做出來一定的貢獻,沒有什麼問題啊。”

“恩師能夠這樣看,學生感覺到了欣慰,江寧縣的士紳富戶,倒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只是東林書院和復社。在這裡面,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他們一味的維護士紳富戶的利益,要求遵循祖制,學生不能夠理解的是。東林書院和復社提出來了,士子和士紳富戶。是考慮家國大事的,對於一些瑣碎的事情,是不用考慮的,他們只要從精神上,表現出來了憂國憂民,就是做出來了貢獻了,至於說享受朝廷的恩賜,那都是應該的,不能夠糾結與具體事宜。”

“坤元,他們的說法,沒有什麼問題啊。”

蘇天成看了看徐爾一,慢慢的開口了。

“恩師的這種認爲,學生是不敢苟同的,試想一下,北方的農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沒有飯吃了,迫不得已造反了,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士紳富戶是站出來,呼籲朝廷免去賦稅,還是實實在在的拿出來糧食賑災,膿本來就是顆粒無收,你就是免去了他們的賦稅,能夠有什麼作用,你享受了朝廷的恩惠,在官府遇見困難的時候,爲什麼不能夠伸出手來援助,東林書院和復社的這種認識,豈不是號召士紳富戶,爲了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顧農民的死活嗎,長此以往,流寇如何能夠剿滅啊。”

徐爾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他一直都是有些贊同東林書院和復社的觀點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聖賢的觀點,若是士紳富戶和農民一樣了,還能夠顯示出來什麼區別呢。

過了好一會,徐爾一慢慢開口了。

“坤元,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我還是覺得,你的做法,可能會引發大的波瀾啊。”

“恩師,學生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了,這件事情上面,學生是不會讓步的,恩師應該知道,北方的有些士紳富戶,遭遇流寇侵襲之後,是什麼樣的情況,到了那個時候,什麼都保不住,命都可能丟了,找誰說理去,早知如今,何必當初,學生的意思,也是要求他們力所能及的做出來一些貢獻,學生以爲,這必須要形成一種制度,若是不能夠打破這種局面,士紳富戶遭遇的事情,會更多的。”

徐爾一大爲吃驚,他本來以爲,蘇天成這樣做,不過是心血來潮,甚至可能是與東林書院和復社的關係不和,所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的,想不到蘇天成的認識,已經形成了。

“坤元,你可要謹慎啊,士農工商,朝廷早有制度了,你若是這樣做了,無疑是與天下的士紳富戶爲敵啊,到了那個時候,皇上就是想着保護你,也很難啊。”

“恩師,學生爲了朝廷,爲了皇上,不會考慮個人得失的,學生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不是一時的衝動,我大明朝內憂外困,若是不能夠做出來一些改變,日後的局勢,會變得更加的困難的。”

“嗯,朝廷的困難,大家都是知道的。”

“正是因爲如此,學生纔想到這一點的。”

徐爾一點點頭,轉移了話題。

“徐閣老去世了,我估計,朝廷裡面,肯定是有一番的動作了。”

蘇天成的心裡動了一下,徐爾一說到了這件事情,自己趁機可以建議,讓徐爾一離開廄,到地方上去,依照徐爾一的職位,想着做出來多大的事情,也是不大可能的,相反,到了地方上,能夠施展個人的才華和抱負,說不定做出來一番大事情。

再說了,自己也可以適當的影響徐爾一的。

“朝廷的人事更迭,學生以爲是正常的,不算是什麼事情的,學生覺得,恩師倒是可以考慮一下,請求外放,到府州去做事情的。”

“哦,坤元,你爲什麼會這樣看啊,外放的事情,我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學生以爲,恩師可以考慮一下的,雖說在朝廷裡面,能夠知道諸多的大事情,也能夠直接給朝廷提出來意見建議,但到了地方上面,自己親身的實踐,做出來一番的成績,也是一種經歷啊。”

離開廄,到地方上爲官,在如今的形勢下,似乎有些遭遇貶斥的意思。

蘇天成不是這樣看的,實際上,在地方上做出來了成績,更加的重要,通過自身的實踐,掌握一些情況,遠比在廄聽人家說,要強百倍的。

徐爾一這樣的官員,認識有些固定了,到府州去,知道了下面的實際情況,也能夠更加的清楚,朝廷裡面官員的考慮,有哪些不合適的地方。

“坤元,你真的是這樣看的嗎?”

“學生的確是這樣想的,要不是面對恩師,學生是不會說這樣的話的,好多人都認爲,外放不是光彩的事情,學生不贊同這樣的認識,若是不能夠熟知下面的情況,高高在上,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比一定是合適的,真正瞭解下面的情況了,感同身受,說出來的話,肯定是不一樣的。”

“嗯,你的這種認識,很有道理啊,當初你要求外放,我確實有些不理解,如今看來,你在江寧縣,做出來了很多的事情,要是留在了廄,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好的,看看陳於泰和吳偉業兩人,和你比較起來,就有了不小的差距啊。”

“恩師提到了陳於泰和吳偉業,有邪,學生不得不說啊。”

“有什麼想法,你儘管說就是了。”

“朝廷內部的爭鬥,學生也是知道一些的,學生以爲,陳於泰和吳偉業,都沉湎到這些爭鬥之中了,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做事情,若是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若干年之後,好像是磨礪出來了,可這種變化,是很可悲的,僅僅是熟悉了官僚之間的勾心鬥角,卻沒有想到去實實在在的做事情,此等的情況,就算是進入了內閣了,又能夠做出來多大的成績。”

徐爾一看着蘇天成,有些不敢相信了,蘇天成居然會說出來這樣的話語。

“恩師,學生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學生以爲,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若是我大明朝的府州縣,不能夠自給自足了,不能夠給朝廷上繳賦稅了,朝廷如何的維持,若是所有的官吏,想到的都是留在廄,無人願意外放,視外放爲恥辱了,誰還願意在府州縣做事情,說的更加的直白一些,府州縣的官吏,腦子裡面想到的,都是升官發財,不想着做事情,不管不顧老百姓的死活了,此等的情況,會動搖我大明朝的根本的。”

好半晌,徐爾一纔開口說話。

“坤元,你的這番話,令我感受頗深啊,是啊,若是我大明朝的官吏,腦子裡面,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若是那些士紳富戶,也是爲着自身考慮,朝廷如何的維繫啊,真的想不到,我一把年紀了,還要依靠你來說服啊,也好,我這就上奏摺,請求外放。”(未完待續。

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629章 巡視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191章 稱帝(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157章 算計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682章 屠城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71章 探究第128章 上任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44章 戰果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184章 行動(1)第820章 面對面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190章 稱帝(2)第629章 巡視第845章 慘敗(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44章 戰果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24章 準備(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274章 奧妙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084章 廷辯(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89章 稱帝(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7章 授官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818章 挑撥
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629章 巡視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191章 稱帝(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157章 算計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682章 屠城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71章 探究第128章 上任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44章 戰果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184章 行動(1)第820章 面對面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190章 稱帝(2)第629章 巡視第845章 慘敗(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44章 戰果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24章 準備(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274章 奧妙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084章 廷辯(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89章 稱帝(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7章 授官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818章 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