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失意人

唐海泰萬萬沒有想到,他根本就來不及離開遼東,遼東慘敗之後,陳新甲和錢謙益都被直接押解到京城去了,兩人同時被下了大牢,雖說沒有吃什麼苦,也沒有怎麼審訊,但仕途肯定是完蛋了,也無法依靠到了,這個時候,唐海泰還是無所謂的,自己的伯伯還是內閣次輔,想着回到京城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可惜唐海泰不清楚,因爲陳新甲和錢謙益的失利,更是因爲唐世濟的不斷吹捧,讓朱由檢做了一些不該做出來的決定,在遼東的事情上面,唐世濟基本沒有什麼建議權了,處於那樣的敏感時期,唐世濟暫時也不會提唐海泰的事情,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這一耽誤,唐海泰回到京城的事情,就成爲了泡影了。

唐世濟被迫致仕之後,唐海泰如五雷轟頂,知道自己想着回到京城的事情,成爲泡影,新上任的遼東巡撫盧象升,對他一點都不感興趣,他這個巡撫衙門的知事,真正成爲了上傳下達的人物,而且重要的通知,與他沒有什麼關係了,一段時間之後,唐海泰明確感覺到了,自己已經是巡撫衙門可有可無的人物了。

唐海泰本來就紈絝,沒有什麼本事,以前有唐世濟罩着,在遼東還是很有地位的,可惜遼東的駐軍,絕大部分都調整了,現在以榆林營爲主了,榆林營的軍官,可不會在乎他這個巡撫衙門的知事,人家都是盧象升的心腹,哪裡會注意他這個失意的知事。

其實盧象升輕視唐海泰。也是做過調查的,在遼東的那次慘敗。這個不起眼的唐海泰,有着不小的責任,雖然官職不大,架子不小,而且貪生怕死。特別是在大軍遭遇包圍的時候,不想着抵抗,滿腦子想到的,就是逃命,這樣的官員,盧象升當然看不慣,儘管說唐海泰的大伯唐世濟還在內閣裡面,盧象升對唐海泰也是不感冒的。後來唐世濟致仕了,盧象升更是不會注意這個毫無本事的唐海泰了。

遭遇到這樣的待遇,唐海泰是非常苦悶的,但他想不到辦法解決目前的處境。

以前,唐海泰是不缺銀子的,因爲依靠着唐世濟,總是用人送銀子,唐海泰歷來也是大手大腳的。那點俸祿,他根本就沒有看在眼裡,寧遠城雖然不大。但也是很繁華的,酒樓、青樓和茶樓,應有盡有,唐海泰是這些地方的常客,花費銀子的時候,從來不心疼。

如今的情況突然發生了改變。沒有誰會繼續給唐海泰送銀子了,幾乎是一夜之間,唐海泰就感覺到拮据了。按說這個時候,唐海泰看清楚形勢,夾起尾巴做人,也是能夠平安的,畢竟大明朝三年會考覈一次官員,唐海泰還是有機會回到京城去的,唐世濟在京城畢竟還有一些關係,再說蘇天成是什麼身份了,根本就不會注意到他這個小蘿蔔頭,可惜揮霍成習慣的唐海泰,根本就忍不住。

寧遠城不大,但魚龍混雜,非常的複雜,這裡絕對是後金運作的重點地方,范文程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這個小小的寧遠城了,這裡有後金不少的奸細,都是混雜在商賈之中的,督師府和巡撫衙門的官吏,都是別有用心之人關注的,當初唐海泰也是被重點關注的。

遼東的變化,早就引發了范文程的注意,范文程清楚,大明朝就是這樣,隨着一批官員的上任和罷黜,必然有得意的官員和失意的官員,這個時候,正是在官吏中間找尋釘子的最好機會了,那些失意的官吏,就是工作的重點了。

唐海泰本不是特別被關注的,但隨着唐世濟的致仕,唐海泰迅速上升爲重點拉攏的對象。京城和遼東的情報網,早就將唐海泰的底細摸得清清楚楚。

自感失意的唐海泰不會想到,他成爲了范文程重點關注的目標,也正是因爲被重點關注,唐海泰的命運,從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失意的唐海泰,沒有多少銀子到青樓去揮霍了,作爲他這個品秩的官員,想着家眷來到寧遠,也是不現實的,自己都養不活了,所以說,酒樓成爲了唐海泰時常留戀的地方,好多次,喝的大醉的唐海泰,都是被酒樓的夥計送回去的。

因爲唐海泰的這些表現,巡撫衙門的官吏,也是越來越看不起他這個知事了。

對唐海泰打擊最大的,還是盧象升重新舉薦了一名知事,而且也上任了,巡撫衙門有了兩名知事,這應該是笑話了,誰都知道,知事的職位,只有一個,但偏偏出現了這樣奇怪的事情,新上任的只是,是盧象升的親信,從此之後,巡撫衙門上傳下達的事宜,包括一切關鍵的通知,都是新任的知事負責了。

唐海泰徹底成爲了可有可無的人員,甚至可以不用去點卯了。

這個安排,對唐海泰的打擊是巨大的,是無法承受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安排,促使了後面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其實盧象升也想着將唐海泰調走,眼不見心不煩,可惜他的事情太多了,再說京城裡面,出現了太多的變化,唐世濟和劉宗周致仕,朱審烜成爲了內閣次輔,蘇天成進入了內閣,這個變化,令盧象升感覺到了,朝廷與後金韃子的決戰,恐怕要開始了,到時候,遼東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蘇天成和江寧營在復州和宣州一帶發動進攻,駐紮遼東的榆林營,也是可以發揮作用的,至少能夠牽制遼東的後金韃子,爲江寧營減輕壓力。

朝廷的邸報早就到遼東了,盧象升清楚了,遼東的事宜,蘇天成直接負責。

這樣的佈局,是盧象升最爲滿意的,陳新甲的教訓太慘痛了,陳新甲來到遼東之後,排斥蘇天成,排斥江寧營,遭遇了慘敗,幾乎斷送了遼東,要不是蘇天成和江寧營從登州對旅順展開大規模進攻,佔領了宣州和復州,讓後金的大後方出現了重大危機,皇太極不得不撤軍,去佈置大後方的防禦,遼東可能真的會失守。

盧象升曾經跟隨蘇天成一起剿滅韃子,崇禎九年那次剿滅韃子,盧象升永遠都不會忘記,江寧營的驍勇,蘇天成的睿智,後金韃子的慘敗,已經鐫刻在盧象升的心頭,他很清楚,只要是跟隨蘇天成,一定會有大廝殺,到時候,自己能夠親身經歷和指揮剿滅後金韃子的戰鬥,這是任何一個指揮大軍的將軍夢寐以求的機會。

盧象升的重要精力,都投入到榆林營的訓練之中了,榆林營的訓練方式,與江寧營的如出一轍,其實榆林營的一些訓練模式,都是當初江寧營派出的軍官傳授的,這種訓練方式,確實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戰鬥力,唯一不足的是,消耗是比較大的,好在朝廷一直都沒有減免遼東的軍餉,盧象升還能夠維持。

因爲這樣的情況下,盧象升沒有注意到唐海泰。

畢竟唐海泰是唐世濟的侄兒,盧象升不會故意找茬的,只要唐海泰安安分分,也就不會去管那麼多了,唐世濟的面子還是要顧及的,所以唐海泰喝醉酒的事情,盧象升沒有責備,反正唐海泰也沒有什麼事情做,喝醉了也不會誤事。

盧象升也不會想到,因爲自己的這個疏忽,會導致唐海泰發生巨大的變化。

唐海泰徹底成爲了失意人,沒有人關心,沒有人過問,成爲了巡撫衙門裡面可有可無的人員,以前受到陳新甲重用的時候,唐海泰哪裡將巡撫衙門的官吏放在眼睛裡面,走路都是擡着頭的,現在失意了,別人也是不會關注的,也是無所謂的,甚至有人等着看笑話。

巡撫衙門的這些事情,不可能保密,被當做花邊新聞,傳出去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些情況,被潛伏在寧遠城的後金奸細獲取了。

情報很快傳到了范文程的手裡,這個情報,引起了范文程高度的重視,他認爲機會來了,這麼多年了,後金的情報網,總是不能夠深入到大明的官員之中,這一次恐怕要有突破了。范文程沒有猶豫,馬上做出了佈置,要求埋伏在寧遠城的情報人員,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將唐海泰拉進來。

熟悉唐海泰經歷的范文程,知道自己這次一定能夠成功,若是拉攏了唐海泰,就能夠不費力的獲取很多的情報了,唐海泰如今落魄,不過是得不到指點,也沒有銀子,一旦有足夠的銀子了,搞好了關係,得到情報,豈不是探囊取物。

後金在寧遠城的情報網迅速啓動了,一份份的方案送往了瀋陽,經過了十來天的醞釀,一套最爲成熟的方案確定下來。

寧遠城依舊是那麼的熱鬧,蘇天成在宣州取得了大勝,極大的鼓勵了遼東榆林營和邊軍的士氣,失敗的陰霾很快消失了,因爲這次的大勝,寧遠、山海關、錦州和大淩河城等城池,也跟着出現了變化,商賈的來往更加的頻繁,就算是專門駐軍的大淩河城,也慢慢出現商賈了。

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8章 上任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189章 稱帝(1)第1192章 稱帝(4)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0章 先手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03章 遠見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44章 松山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13章 誤判?(2)第647章 夜襲(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47章 夜襲(2)第467章 敗退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173章 歹毒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204章 敵情第510章 刺激(2)第772章 海戰(2)第117章 秦淮河(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84章 行動(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8章 威信第1013章 誤判?(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80章 變化(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85章 對決(7)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
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8章 上任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189章 稱帝(1)第1192章 稱帝(4)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0章 先手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03章 遠見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44章 松山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13章 誤判?(2)第647章 夜襲(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47章 夜襲(2)第467章 敗退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173章 歹毒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204章 敵情第510章 刺激(2)第772章 海戰(2)第117章 秦淮河(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84章 行動(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8章 威信第1013章 誤判?(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80章 變化(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85章 對決(7)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