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

洪承疇迅速開始佈置,在龐大的流民隊伍裡面,找尋流寇的蹤跡。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佈置,還是晚了一些。

變故出現在了秦良玉的身上。

作爲四川總兵官,秦良玉最爲擔心流寇肆掠的事情,四川出現的種種變化,已經令秦良玉心急如焚,鹿善繼曾經帶領大軍,進入四川境內,幾次剿滅流寇,都是無功而返,而且局勢更加的惡化,因爲自身的種種遭遇,秦良玉對於朝廷派來的大軍,不是很信任了。

這一次,江寧營進入了四川,秦良玉雖說高興,江寧營的名氣太大了,而且多次打擊流寇,可以說是流寇的剋星,但內心也是嘀咕的,誰知道江寧營進入到四川來了,會不會積極應戰,想方設法剿滅流寇,若是保存實力,隨便應付一下,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

和蘇天成交談之後,秦良玉的內心更加的不舒服了,幾乎認定江寧營不會全力剿滅流寇,蘇天成找了那麼多的理由,就是不肯出兵,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說,身在重慶的秦良玉,給兒子馬祥麟寫信了,要求馬祥麟召集白杆軍,準備對流寇發動進攻,去年白杆軍和流寇作戰,損失慘重,這一次,江寧營來到了四川,儘管說江寧營暫時不會出兵,但流寇的氣焰,遭受了重大的打擊,這個時候,自己要求白杆軍出兵,出其不意的打擊流寇,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剿滅流寇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取得了勝利,這就是鐵的事實。在事實面前,蘇天成找不到其他的藉口,只能夠是出兵圍剿流寇了。

秦良玉還是注意保密的,以前就吃過這樣的虧了,這一次。她不會調遣衛所軍隊,憑着白杆軍的力量,剿滅小股的流寇,不是太大的問題。

不過,重慶府知府、同知等一些官員來拜訪的時候,秦良玉還是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意思是想着,請重慶府的官員,有機會幫忙給總督蘇天成大人說說,懇求蘇大人早日出兵。

僅僅在重慶府逗留了五日,秦良玉就告辭了。

蘇天成沒有刻意挽留,他需要時間。做出來全面的部署。

秦良玉離開重慶府三日之後,重慶府知府和同知,纔來拜訪蘇天成,在交談的過程中,幾個官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見到這樣的情況,蘇天成有些不耐煩。他對重慶官吏的印象本來就不好,官逼民反,這是最爲簡單的道理,重慶距離夔州等地,還有一定的距離,但這裡也出現大量本地流民了,這就值得深思了,若不是官吏盤剝過於厲害了,誰願意出來流浪啊。

或許是蘇天成的態度有些不對,知府和同知結結巴巴。沒有說出什麼話來,起身告辭了。

幾天後,蘇天成就爲自己的態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下面開始傳出話語,說是白杆軍準備大舉進攻流寇了。可江寧營還是按兵不動,那麼驍勇善戰的江寧營,也不過如此,恐怕還比不上白杆軍。

聽到這個風聲的蘇天成,大爲吃驚,秦良玉離開重慶這麼長時間了,這樣的傳聞從何而來的,總兵官離開重慶,難道是回去部署進攻流寇的事宜了。

蘇天成很快想到,重慶知府和同知,前兩天來的時候,說話吞吞吐吐的。

他馬上派人,將兩人請過來了,這一次,蘇天成直截了當的開口詢問,上次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需要說的,直接說出來,不要有什麼顧慮。

內心裡面,蘇天成期盼,不要是白杆軍準備出動去剿滅流寇的事宜,那樣可能會壞事的,或許白杆軍會遭遇到更大的失敗。

知府擦着臉上的汗滴,說出來了原委,果然是秦良玉將軍做出了決定,要大舉進攻流寇,用事實來說話,督促江寧營發動全面的進攻。

知府還說了,秦將軍離開重慶的事情,委託他們給蘇大人說說,懇請江寧營早日出兵。

蘇天成的臉色鐵青,恨不得宰了知府和同知。

他剛剛接到的情報,流寇忽然又了動作,開始大規模的集結,似乎是有什麼行動,亦或是準備離開四川了。

蘇天成百思不得其解,江寧營沒有準備進攻,一直都在重慶,按說流寇大可不必驚慌,做出來這些動作的,他和洪承疇、渠清澤等人,分析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弄明白,流寇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調動,按說流寇離開四川,那是不可能的,蘇天成巴不得李自成這樣做,只要李自成離開四川,進入河南或者是陝西,江寧營必將全力追擊,一鼓作氣剿滅流寇。

三人分析之後,最終得出的結論,流寇不可能離開四川,也可能是處於某種訓練的必要。

得到白杆軍準備進攻的消息,這一切就很清楚了,原來流寇是針對白杆軍做的準備。

洪承疇、秦三德、孫傳庭、劉鐵漢、渠清澤等人,急匆匆的趕來了。

太子朱慈烺也過來了。

衆人發現,蘇天成的臉色陰沉,好像是碰見了很不好的大事情。

“太子殿下,臣今日要請罪。”

“蘇大人,這是爲何啊,吾不明白啊。”

“臣曾經派渠大人關注秦將軍的一言一行,秦將軍離開重慶之後,臣沒有繼續關注了,可臣沒有想到,秦將軍果然做出來了重大的決定,臣知道的遲了,臣有罪啊。”

“蘇大人,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秦將軍誤解了臣的意思,以爲江寧營不願意剿匪,故而決定率領白杆軍,對流寇發動進攻,臨走之時,將這等想法,告知了重慶府知府、同知等官員,意思是白杆軍用勝利的事實來證明,臣的想法是錯誤的,江寧營必須要發動全面進攻,懇請知府同知在臣的面前,請求江寧營出擊,剿滅流寇,或許是臣的態度不好,知府和同知第一次來的時候,沒有說出來這番話,臣今日才得知了這個消息。”

“原來是這樣啊,吾以爲,這不是蘇大人的責任啊,秦將軍一心想着剿滅流寇,命令白杆軍出擊,也很正常啊。”

“臣可以斷定,白杆軍面臨巨大的危險,臣通過情報得知,流寇前些日子,開始大規模的集結,臣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流寇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多方分析,也沒有得出結論,現在看來,流寇集結,就是面對白杆軍的,流寇有十數萬之衆,兵強馬壯,白杆軍去年遭遇到敗績,元氣大傷,如今也只有兩萬多人,這兩萬多人,進攻早有準備的十數萬流寇,會是什麼結局,臣不敢想象啊。”

朱慈烺的臉色也變化了。

“蘇大人,那趕快派軍支援秦將軍啊。”

蘇天成搖搖頭,神色很是痛苦。

“太子殿下,來不及了,時間過去了這麼久,秦將軍離開重慶,已經有十日了,要是臣預料不錯,白杆軍已經出發,甚至開始和流寇廝殺了,太子殿下知道,流寇派出奸細,混跡在流民之中,這幾天,通過偵查,臣已經擒獲了好幾個流寇,通過審訊,他們交代,就是來刺探江寧營的情報的,可臣從來沒有想到,除開江寧營的情報,流寇還可以探知到其他的情報啊,如此看來,流寇已經掌握,白杆軍將要發動進攻,而江寧營依舊在重慶,沒有任何的動靜啊。”

所有人臉色都變了,要是兩萬多白杆軍遭遇不測,那是什麼後果,流寇的氣焰將大幅度提升,朝廷軍隊將要遭遇到重大的打擊。

“蘇大人,總是要想辦法啊,不能夠眼睜睜看着秦將軍遭遇不測啊。”

“臣今日召集衆人,就是要宣佈決定的,時間來不及了,臣就擅自做主了,還請太子殿下恩准。”

“蘇大人儘管安排就是了,吾一定支持的。”

蘇天成掃視了衆人一眼。

“洪指揮使,你親率兩萬大軍,從忠州進入夔州府,情報顯示,流寇開始在夔州府達州、東鄉以及新寧一帶集結,要是預料不錯,戰場很有可能就在這裡,達州一帶地形異常複雜,我不知道秦將軍率領的白杆軍,是什麼時間出發的,但願他們在路上耽誤一些時間,此去道路不好走,但你要克服一切困難,五日之內,到達達州,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不管付出多大的犧牲,一定要救出白杆軍和秦將軍。”

“劉鐵漢,命令斥候營,從現在開始,每時每刻都要收集來自夔州府達州一帶的情報,不能夠間斷,斥候要想方設法找到白杆軍所在的位置,若是能夠告知白杆軍危險,斥候營就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孫大人,洪大人離開重慶期間,江寧營的一切事宜,由你負責,所有將士做好準備,若是前方戰事激烈,隨時準備全面出擊,此外,命令偵查流民的將士,全面出擊,擒獲所有查明的流寇奸細,一個都不準放過。”

“秦公公,事情緊急,太子殿下的安危,就託付給公公了,五百錦衣衛和親兵營的將士,悉數聽從公公的調遣。”

“渠清澤,加緊對情報的收集,危急時刻,可以採用非常手段。”

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321章 聖旨下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81章 幕僚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630章 山海關第1166章 迅雷(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57章 算計第915章 朝貢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55章 真相第1280章 變化(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98章 內訌(3)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46章 夜襲(1)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8章 上任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9章 廟會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45章 部署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844章 慘敗(2)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92章 稱帝(4)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371章 探究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52章 大度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81章 尊嚴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8章 後續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885章 對決(7)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2章 人市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849章 穩如磐石(2)
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321章 聖旨下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81章 幕僚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630章 山海關第1166章 迅雷(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57章 算計第915章 朝貢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55章 真相第1280章 變化(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98章 內訌(3)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46章 夜襲(1)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8章 上任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9章 廟會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45章 部署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844章 慘敗(2)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92章 稱帝(4)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371章 探究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52章 大度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81章 尊嚴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8章 後續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885章 對決(7)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2章 人市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849章 穩如磐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