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

(感謝臘九、寒楓晴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迷xo茫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曹化淳趕赴南直隸宣旨的時候,內心是苦澀的,在宮裡這麼多年了,他一直試圖與王承恩爭奪權力,可惜總是失敗,之後被迫離開皇宮,提督京營,這個在外人看來是風光無限的職位,只有曹化淳明白其中的含義,遠離了皇上,遠離了皇宮,沒有接到旨意的情況之下,輕易不得進入皇宮,對於依靠皇上取得權力的太監來說,這就意味着寵幸的減弱。

等到曹化淳終於明白,自己是無法和王承恩爭奪權力的時候,秦三德等太監早就上位了,不甘落後的曹化淳,開始刻意討好王承恩,纔算是勉強保住了在宮裡的地位。

這一次接受了聖旨,前往南直隸監軍,可謂是苦樂參半,朱由菘和秦三德全部都要回到京城了,而且是作爲階下囚的形式回到京城,朱由菘被免去了兵部尚書的職位,由內閣大學士錢謙益兼任兵部尚書,統領南直隸的防禦和進攻事宜。如此的安排,讓曹化淳的負擔不是那麼重,主要的責任明顯是在錢謙益的身上的。

可問題也是存在的,錢謙益歷來對太監沒有多大的好感,也從來不與太監有什麼公開的或者是私下的接觸,就說這次被授予重要職責,也沒有和他這個監軍有什麼交流。

再說被排到南直隸擔任監軍,誰都能夠看得出來,這是跳火坑的事情,南直隸已經成爲不折不扣的前線,甚至比遼東還要危險的,說不定什麼時候。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就拿下了整個的南直隸,曹化淳這個監軍,依舊沒有什麼好的結局。

因爲要趕赴南直隸宣旨,故而曹化淳先行一步,錢謙益隨後出發。

南直隸的形勢很緊張。職責在身,曹化淳也不敢耽誤時間,咬牙堅持,用最快的速度趕赴南直隸。

中秋節是重要的節日,老百姓是非常重視的,加之南京城內的月餅名氣是很大的,因爲節日的來臨,南直隸的官吏,暫時忘記了遭遇進攻的事宜。就連朱由菘,都暗暗送禮一口氣,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運作,駐紮在南京城內外的大軍,人數達到了十一萬人,依靠這些軍隊,依託南京城的嚴密防禦,是一定能夠抵禦蘇天成的進攻的。

奏摺已經呈送到朝廷去了。相信朝廷很快會有聖旨下來了,在朱由菘看來。自己遭遇一些訓斥是一定的,至於說秦三德,估計是要離開南京了。

朱由菘和孫泰之間的聯繫日益的緊密了,特別是在南京城如何防禦的事情上面,兵力如何配置的方面,幾乎都是兩人商議的。秦三德儘管還在南京,可如同消失了一樣,什麼事情都不過問,每日裡就是呆在房間裡面,哪裡都不去。

秦三德的目的基本達到了。雖不是特別的滿意,譬如說南直隸的兵部尚書孫泰就沒有遭遇到多少的事情,不過朱由菘是徹底的完蛋了,聖旨的內容以及京城裡面的風波,他都是瞭如指掌的,而且東廠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朱由菘不要想着能夠回到京城了,半路上就要丟掉性命的,就連自殺之後的謝罪書,都有人代替寫好了。

在官驛裡面看着忙忙碌碌的朱由菘,秦三德內心是冷酷,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既然朱由菘如此的自信,那就自己嚐嚐最終的苦果吧。

曹化淳沒有直接到官驛,而是進入了南京的皇宮。

朱由菘、秦三德和孫泰等人,早就在皇宮裡面等候了。

曹化淳宣旨的時候,只有朱由菘和秦三德兩人蔘與。

“。。。朕深感失望,着即免去朱由菘兵部尚書職銜,押赴京城問罪,免去秦三德監軍之職,前往京城問罪。。。”

目瞪口呆的朱由菘,甚至忘記了謝恩,很快被早就準備好的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去掉了官帽,戴上了枷鎖,至於說秦三德,是前往京城問罪,不需要押解,自然不必要遭受此等的待遇,加之秦三德的秉筆太監和東廠廠公的職務尚在,誰敢得罪。

清醒過來的朱由菘,眼睛瞬間變得通紅,扭頭看着秦三德,可惜朱由菘醒悟的太遲了,事已至此,他迴天無力,想想孫泰當初的提醒,想想秦三德這麼長時間的身體欠安,人家是在做大事情,爲的就是這樣的聖旨。

朱由菘想着開口說話,可惜押解他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早就得到了指示,哪裡會給機會,立刻有人給朱由菘的嘴裡塞進了一個木塞子,令朱由菘無法開口說話。

翌日就是中秋節,負罪的秦三德,不願意繼續在南京停留,夜長夢多,路上他還有事情需要辦理,所以說在與曹化淳簡單交接之後,離開了南京。

卯時衆人就出發了,一夜未見,再次看見朱由菘,就連秦三德都非常吃驚了,朱由菘居然白了一半的頭髮了,話也無法說出來了,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有的是辦法,讓朱由菘無法開口說話,也就無法訴說什麼冤屈,至於說回到京城之後,如何見皇上的事宜,更是無所謂了,在衆人的眼裡,朱由菘已經是死人了。

秦三德選擇的路線,是經過滁州、廬州府,直接進入河南。

兩天之後,衆人離開了應天府,進入了滁州,急不可耐的秦三德,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路上的押解,秦三德依舊是尊貴無比,什麼事情都有專人來服務,可朱由菘就沒有這樣的運氣了,要知道前往南京執行任務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都是經過了王承恩直接覈准的,該如何做是非常明白的,在這些人的眼裡,秦三德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秉筆太監、東廠的廠公。

秦三德看着一臉憔悴的朱由菘,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朱大人,這南直隸兵敗的責任,朝廷肯定是要追究的,聖旨已經下來了,朱大人也明白其中的緣由了,咱家有些話,本不想說的,不過事急從權,咱家這裡有一份信函,朱大人看過之後,在上面簽字或者是按下手印,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咱家一定會善待朱大人家眷的,這點朱大人可以放心,只要是咱家發話了,京城裡面無人敢動大人的家眷。”

朱由菘的臉色有些扭曲了,這幾天他想到了所有的可能,從聖旨的內容來看,自己承擔了所有的責任,不過自己到了京城,總是能夠見到皇上的,而且南直隸的兵部尚書孫泰,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總是能夠站出來作證的,可他還是疏忽了,既然秦三德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豈能不想到這些。

被餵了啞藥之後,朱由菘無法開口說話,憤怒的情緒,只能夠顯現在臉上了。

一名東廠的番子,舉着信函,讓朱由菘看上面的內容。

看着看着,朱由菘的身體開始劇烈的顫抖,臉色也憋得通紅,可惜他無法開口,否則什麼樣惡毒的話語都是能夠說出來的。

或許是爲了更加的刺激朱由菘,秦三德再次開口了。

“朱大人肯定是不想在上面簽名的,咱家也能夠理解,不過咱家的醜話可要說在前面,朱大人就是不簽名,咱家也能夠想到辦法,總之這責任就是朱大人一人扛下來了,事已至此,咱家也勸朱大人,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大人沒有機會了,若是大人執意不願意簽名,咱家可不敢保重大人的家眷了,朝廷的制度,大人可是清楚的。”

這幾句話,擊中了朱由菘的要害,朝廷的制度他當然是知道的,秦三德的權力他也知道,更加令人恐懼的是,秦三德的背後是王承恩,能夠時時刻刻給皇上進言的大太監,想要見到皇上是不可能了,今晚就是他朱由菘在世上最後的日子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還不如承認失敗,背下這個黑鍋,爲家裡換取到一份安寧,只要福王不受到牽連。

事實總是掩蓋不住的,最終是會暴露出來的,恐怕到了那個時候,纔是他朱由菘沉冤昭雪的時候了。

朱由菘沒有過多的猶豫,拿起筆在信函上面簽署了名字。

秦三德小心的收起了信函,臨出門的時候,對着東廠番子開口了。

“朱大人身份不一般,弄得乾淨利落一些。”

京城,養心殿。

看着跪在面前的秦三德,看着朱由菘寫下的謝罪書,得知朱由菘自殺謝罪的事情,朱由檢沒有過多的想法,他和王承恩、周延儒等人,早就商議過了,朱由菘還是有擔待的,因爲南直隸的慘敗,無顏面對朝廷,無顏面對家族,選擇了自殺,當初想着追究朱由菘家眷的責任,現在看來也沒有必要了,加之王承恩等人也勸諫了。

既然朱由菘獨自承擔了責任,有明確的謝罪書,追究秦三德的責任,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了,何況朱由檢還要依靠東廠做事情。

不痛不癢的說了幾句訓斥的話語之後,朱由檢起身離開了。

秦三德就這樣渡過了難關。

朱由檢不會想到,這件事情的惡劣影響,遠遠沒有結束,朱由菘雖然被蒙冤了,但清楚事實的人還是不少的,而且朱由菘當初在南京的時候,也做了一些準備的,寫下的一些家書,都是請孫泰代爲保管的,這些家書,就成爲了徹底動搖朝廷根基的定時炸彈了。(未完待續。。)

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12章 失意人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0章 震動第1239章 鉅變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95章 宿命論(4)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15章 老頑固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551章 辯解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11章 江寧營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17章 爭執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191章 稱帝(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078章 補償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9章 救贖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章 破局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53章 吳三桂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2章 青樓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90章 先手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82章 家信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847章 慘敗(5)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22章 熱鍋(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45章 部署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8章 上任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81章 尊嚴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497章 內訌(2)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74章 海戰(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33章 準備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0章 連環計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章 痛下殺手
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12章 失意人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0章 震動第1239章 鉅變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95章 宿命論(4)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15章 老頑固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551章 辯解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11章 江寧營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17章 爭執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191章 稱帝(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078章 補償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9章 救贖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章 破局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53章 吳三桂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22章 青樓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90章 先手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82章 家信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847章 慘敗(5)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122章 熱鍋(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45章 部署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8章 上任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81章 尊嚴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497章 內訌(2)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74章 海戰(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33章 準備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30章 連環計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章 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