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

洪承疇正在陝西潼關一帶。

朝廷爲了解決剿滅流寇中間出現的事權不一、相互觀望的局面,所以人們陳奇瑜爲兵部右侍郎,總督五省軍務,以期做到集中兵力、全面圍剿的目的,應該說,這樣的改變,取得了實際的效果,流寇接連遭遇失利,其主要力量,甚至沒有圍困在車廂峽。

因爲陳奇瑜剿滅流寇失利,三邊總督洪承疇被加以太子太保、領兵部尚書銜,統領五省軍務,繼續開始剿滅流寇的事情。

這個時候,洪承疇已經成爲了朝廷剿滅流寇的主要軍事統帥了。

各省的巡撫,不過是正三品的品秩,可洪承疇是正二品的品秩,完全可以調遣五省的衛所軍士,而不必像陳奇瑜,需要與各省的巡撫協調。

洪承疇這人,確實有能力,早在崇禎三年的時候,三邊總督楊鶴剿滅流寇,主張剿撫兼施、以撫爲主的時候,還是延綏巡撫的洪承疇,就敏感的意識到,流寇賊心不死,不講信義,根本不會真心投降,所以說,在剿滅流寇的過程中,大開殺戒,就連已經投降的流寇,也沒有放過,當時他殺掉的流寇,多達數萬。

崇禎五年,身爲三邊總督的洪承疇,制定了全力清剿和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方針,在河南慶陽,指揮朝廷大軍,與流寇展開激戰,斬殺了流寇首領杜三、楊老柴等,取得了重大勝利,此役被朝廷稱之爲西澳大捷。

崇禎六年,剿滅流寇的戰事,一度不利,流寇慣於流動作戰,明軍不得不分兵把守,窮於追剿,戰線拉得過長,以至於疲於奔命。沒有取得有效的戰績,這樣的情況下,洪承疇改變了策略,以重兵包圍流寇活動的中心地帶,實施重點進攻,以不變應萬變,致使流寇接連敗於河南、山西一帶。遭受重創,不得不轉入山區地帶。

基於洪承疇的戰績,朝廷任命他總督五省軍務,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洪承疇有些自負,大概是這些年的征伐,取得了一些戰績。被朝廷敕封爲太子太保,掛兵部尚書銜之後,這種自負,就體現的更加的明確了,他長期剿滅流寇,頗有心得,作戰的時候。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決斷進行,一般不聽他人的意見,就算是兵部下來敕書,他也會依舊實際情況,上書力爭。

應該說,這樣的性格,在指揮作戰的時候,是有好處的。唯唯諾諾是無法指揮千軍萬馬的,特別是面對流動性極強的流寇,戰機稍縱即逝。

他曾經聽說過江寧營,也知道江寧營打了幾次大勝戰,但對於所取得的戰果,還是有諧疑的,反正各級文武官員。虛報戰功,領取更多獎賞,期盼得到提拔的事情,比比皆是。就算是自己帶領的一些手下,偶爾都會虛報戰功。

好幾次,他想着將江寧營收歸麾下,有了這樣的一支勁旅,如虎添翼,能夠取得更好的戰績了,不過,這樣的建議,沒有得到皇上和朝廷的支持。

對於蘇天成,他沒有什麼印象,至今也沒有見過這位會試會元、殿試榜眼。

蘇天成太年輕了,推己及人,洪承疇認爲,這個蘇天成,可能是運氣好,或者說背後有絕佳的幕僚,所以說立下了這些功勳,弱冠之年的年輕人,哪裡有那麼大的本事。

總督五省軍務之後,洪承疇暫時忘記了江寧營,手裡掌握這七萬多朝廷大軍,這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了,依靠着這七萬人,一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的。

當然,有一件事情,洪承疇還是承認的,那就是江寧縣上繳了朝廷大量的金銀,朝廷能夠勉強保證剿匪所需要的開銷,因爲軍餉基本落實了,自崇禎五年以來,各地衛所很少出現軍士譁變的情況了,這是蘇天成最大的功勞。

所以,在洪承疇的眼裡,蘇天成是理財的好手,畢竟出身商賈之家,可能從小就接受到了這方面的薰陶。

流寇在河南滎陽召開大會的事情,洪承疇知道了,率領主力西出潼關,準備傾盡全力,剿滅流寇。想不到流寇在滎陽召開會議之後,開始分兵作戰了。

洪承疇匆匆趕到河南的時候,流寇早已經離開了河南,一部分兵力進入南直隸,一部分兵力返回陝西,一部分兵力進入了山西。

洪承疇掉回頭,對付進入陝西的流寇,他認爲,流寇的精銳主力,一定會折返陝西,那裡畢竟是流寇的發源地,至於其餘的兩股流寇,不過是想着分散官軍的注意力。

幾天之後,洪承疇發現了不對,他跟着到了陝西,傳來的情報,卻說流寇進入了湖廣。

在兜圈子的過沖中,洪承疇內心愈發不安了。

皇上如此的信任,他上任之後,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打一個大勝戰,如此一來,也能夠表現出來,自己是有能力勝任的。

可惜一直都沒有機會,抓不住流寇的主力。

就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了兵部的加急敕書。

高迎祥等流寇首領,率領二十萬人,進入南直隸之後,東入鳳陽府,直接攻打中都鳳陽。

接到這個情報之後,洪承疇渾身顫抖,流寇的這個舉措,是他萬萬想不到的,自打流寇造反以來,基本上沒有進入過南方一帶,特別是在紫金樑率領一萬多流寇,進入南直隸,想着撈取一些好處,被江寧營全部圍剿,全軍覆沒之後,流寇更是不涉足南直隸一帶了。

想不到流寇在滎陽開會之後,居然有二十萬人進入了鳳陽府。

鳳陽府是什麼地方,洪承疇當然清楚,那裡是龍興之地,皇城、皇陵、龍興寺,這一切都是大明朝興旺的象徵,可以說,中都鳳陽,一定程度上,就是大明朝的精神支柱。

如今,自己剛剛上任,流寇膽大妄爲,直接攻打中都鳳陽,自己這個負責剿滅流寇的最高軍事統帥,豈不是被狠狠的扇了一個耳光嗎。

大軍身在陝西與河南交界之地,晝夜不停,也要十日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到達鳳陽,想着去救援鳳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兵部敕書,路上至少需要兩天時間。

洪承疇長年指揮作戰,對於時間是很敏感的,朝廷得到中都鳳陽被攻打的消息,至少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從鳳陽送出來的消息,最快也是兩天到達京師,接着兵部下了加急敕書,從京師送過來,又是兩天的時間,這些天的時間過去,該發生的事情,早就發生了。

洪承疇憤怒了,更多的還有擔心。

他認爲,這是流寇給他的下馬威,而且是最爲毒辣的下馬威。

事到如今,懊惱憤怒,都沒有多大的作用了,還是要想着下一步的對策,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皇上一定是暴露的,只有用戰果來說話。

總兵賀人龍和左光先進入了中軍帳。

這是洪承疇最爲信任和器重的兩個總兵了,兩人都能夠打戰,而且都是拼命三郎的角色,賀人龍更是被譽爲賀瘋子,是流寇懼怕的明軍將領。

“賀總兵、左總兵,這是兵部的敕書,你們看看吧。”

賀人龍和左光先都愣住了,因爲受到洪承疇的器重和信任,兩人覲見的時候,洪承疇都是面帶微笑的,從來沒有這樣嚴肅過,場面也沒有如此的壓抑。

兩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情,他們讀書都不多,若是看朝廷的敕書,有些困難。

看見兩人茫然的樣子,洪承疇嘆了一口氣,親自拿過了敕書,念出來了。

賀人龍和左光先的身體,也開始顫抖了。

洪承疇剛剛唸完,賀人龍就開口了。

“大帥,流寇如此的喪心病狂,竟然敢進攻中都鳳陽,末將請求帶領一隊軍士,前去救援,一定剿滅猖獗的流寇。”

左光先稍微冷靜一些,看了看洪承疇,沒有說話。

“賀總兵,做事情動一下腦子,兵部敕書上面說了,流寇進攻鳳陽,估計是九月十四日到十五日,今日已經是十七日,從這裡到中都鳳陽,你能夠飛過去啊,就算你飛過去了,流寇會等着你嗎。”

賀人龍搔了搔頭低下頭不說話了。

“大帥,流寇此舉是示威,二十萬流寇,大舉進攻中都鳳陽,皇上和朝廷肯定是震怒的,說不定會怪罪大帥,末將以爲,大帥還是要有所準備啊。”

洪承疇點點頭,左光先的預計,是很有道理的。

“找你們來,就是要告訴你們,流寇如此瘋狂的舉措,扇了我們的臉面,我們也不能夠手下留情了,我想過了,還是揮師進入陝西,那裡是流寇的老巢,不管怎麼說,流寇是不會放棄陝西的,我們要拼勁全力,在陝西一帶,徹底剿滅流寇。”

賀人龍正準備抱拳的時候,看見左光先沒有動,也遲疑着沒有抱拳行禮。

“大帥,末將以爲,還是稍微等候幾日,兵部已經有敕書了,末將以爲,不要多長的時間,朝廷一定是有聖旨的,流寇若真的是攻陷了中都鳳陽,做出來大逆不道的舉措了,朝廷一定有新的旨意,到時候行動,也不遲啊。”

第75章 小王爺第819章 怒氣第106章 禮儀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48章 辯解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65章 現實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52章 大度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882章 對決(4)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18章 秦淮河(2)第494章 宿命論(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081章 暗戰(2)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371章 探究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68章 敵情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81章 變化(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81章 尊嚴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60章 剿匪(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67章 迅雷(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191章 稱帝(3)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8章 落地第646章 夜襲(1)第482章 大禮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60章 變通第236章 擴軍第1014章 誤判?(3)第504章 平衡術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653章 預判第231章 大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95章 畢懋康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80章 暗戰(1)第1121章 熱鍋(1)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81章 訓練開始
第75章 小王爺第819章 怒氣第106章 禮儀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48章 辯解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65章 現實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52章 大度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882章 對決(4)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18章 秦淮河(2)第494章 宿命論(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1081章 暗戰(2)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371章 探究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268章 敵情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81章 變化(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81章 尊嚴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60章 剿匪(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167章 迅雷(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191章 稱帝(3)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8章 落地第646章 夜襲(1)第482章 大禮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560章 變通第236章 擴軍第1014章 誤判?(3)第504章 平衡術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653章 預判第231章 大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95章 畢懋康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80章 暗戰(1)第1121章 熱鍋(1)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81章 訓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