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萬國來朝(2)

快要到皇極殿的時候,蘇天成覺得有些不對,前方傳來的聲音有些大,這樣的情況按說是不應該出現的。

朱審烜正準備開口說話的時候,蘇天成加快了步伐,朝着皇極殿走去,朱審烜只好一路小跑跟在後面,掌權的時間長了,朱審烜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了,很多時候都是慢慢的踱步,這樣便於思考,也能夠掩飾自身的情緒,唯一的例外就是跟着皇上走路,皇上走路一直都很急促,步子很快,好像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

朱審烜甚至隱晦的提醒皇上,民間有言,走路如小跑,必定命不好,誰知道皇上當即就反駁了,說這是官本位的思想作祟,因爲官步爲了彰顯尊嚴,爲了拿架子,就是慢慢悠悠的,人家老百姓走路,誰耐煩慢慢走啊。

皇上出現在大殿之前,周圍瞬間安靜下來了。

五軍都督府都督、禁軍大將軍劉鐵漢臉上冒汗,來到了蘇天成的面前。

“皇上,柳大人帶着衆多西域國使者進入了皇宮,屬下阻攔,可柳大人說這些使者都是來拜見皇上的,這些使者進入皇宮,不知道規矩,吵吵嚷嚷的,屬下剛纔正在教訓他們。”

劉鐵漢是抱拳行禮的。

大晉朝廷早就廢除了跪拜的儀式了,當然也不是說民間就沒有跪拜禮了,一般情況之下,長輩和晚輩之間,纔有跪拜的禮儀,至於說朝廷裡面,不存在這些了,老百姓見到官員,同樣不用跪拜,只不過這樣的禮儀,還在慢慢的推廣之中。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早就習慣跪拜了,特別是見到官員的時候。不自覺就要跪拜,年輕一些的老百姓早就按照朝廷的規矩來了。見到官員不存在下跪的事宜。

蘇天成看了看大殿之外的廣場,的確有很多金髮碧眼的人,有禮部官員正在維持秩序,不過蘇天成的身影出現這些,這些人很快亂了,想着涌過來拜。

蘇天成很是奇怪,看着身邊的朱審烜。這是唱的哪一齣啊,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晉的觸角早就伸向世界各地了,要說盤剝到財富不少了。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大晉的銀行開到了世界各地,狂吸資金,大晉朝廷發行的貨幣,世界各地都是流通的。世界各地的人辛辛苦苦的勞作,一部分的勞動成果,就是貢獻給大晉王朝的。

有了這些收穫,蘇天成根本不在意各國是不是來拜見的問題,這麼多年過去。唯一出現的三個變化,第一就是朝鮮正式成爲了大晉王朝的一部分,朝廷在朝鮮設立了平壤府和漢城府,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全部都是學習漢語和四書五經,參加大晉朝廷的科舉考試,進入到朝廷和大晉各地爲官,第二就是原來後金韃子控制的建州,慢慢開始發展起來,大量的漢人移民到這些地方,好多的城池建立起來了,包括朝鮮的不少老百姓,都全家搬遷到建州一帶了,滿人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擠壓了,他們沒有了絲毫的特權,第三就是草原的變化,草原上的城池多起來了,除開遊牧民,很多的漢人也搬遷到草原,覺大部分都是商賈,凡是有錢賺的地方,就有商賈的存在,而草原的遊牧民,也依賴城池,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是到城池去購買,生活的風俗慢慢被漢化。

朝廷之中的諸多官吏,也清楚了這個道理,王朝的富裕,不是靠着嘴巴喊的,也不是繃面子繃出來的,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成績,需要老百姓的生活實實在在的富裕起來。

朝廷注重發展水師,完全控制了全世界的海運航運,大晉十三年的時候,西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發生了戰爭,兩邊都求助於大晉朝廷,最終朝廷除了派出強大的水師,還要求駐紮在當地的使館和水師出動,給予兩邊水師沉重的打擊,而且宣佈對兩國一年的經濟制裁,禁止他們的商賈與大晉有通商往來,這一手差點令兩國的統治者崩潰,最後他們派出所謂的總理大臣,專程到京城來請罪,懇請朝廷解除制裁。

當然,附近一些海域的就更不用說了,大晉朝廷儼然就是裁判長,有什麼衝突直接作出判決,誰要是敢不服氣,或者是私下裡鬧事,那就是垮臺的命運,而且本國的老百姓也跟着吃虧。

經典之戰是攻打日本。

日本國內一小部分人,認爲日本繼承了漢唐以來的儒家正宗思想,他們提出來,可以成爲大晉朝廷的助手,來幫助打理諸多的國際事宜,當然,這些人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說自身是老大,大晉朝廷的實力擺在那裡,人家動動指頭,日本就受不了。

不知道爲什麼,這個觀點,本不是多大的錯誤,卻惹得皇上勃然大怒,要求駐紮在登州、松江等地的水師出動,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登州、松江和福建的水師,是大晉朝廷最爲精銳的水師,所向披靡的,曾經有前來大晉的學者分析過,就是集中全世界的水師,也敵不過駐紮在登州和松江等地的大晉水師,這還不包括駐紮在世界各地的水師。

大晉水師攻打日本,過程非常的簡單,前後半個月的時間,幾乎佔領了日本所有沿海的地胖,日本的皇室和幕府早就坐不住了,誠惶誠恐,將那些口出狂言的人全部都抓起來,專門給大晉朝廷請罪。

其實日本也有不少的年輕人在大晉學習和讀書,甚至有不少的日本人蔘加科舉考試,進入朝廷爲官了,一方面有這些人向朝廷求情,一方面有日本的皇室和幕府請罪,最終大晉水師收兵了。

大晉水師儘管攻佔了不少的地方,但絕不動老百姓,也不會有什麼屠城或者是毀壞房屋的事情,日本皇室和幕府是感激不盡,恭恭敬敬的獻上了賠償,表示永遠服從大晉朝廷的領導,絕不敢有二心。

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五大丞相之中,七十二歲的範景文和七十一歲的楊嗣昌悉數都致仕了,六十六歲的洪承疇成爲了內閣次輔,中書省中書令,離開了軍隊,五十七的張溥成爲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對官員的督查事宜,五十九歲的盧象升成爲了內閣大學士,大都督,成爲五大丞相之一,全面掌控軍隊,禮部尚書周延儒進入內閣,同樣成爲了丞相。

最令人沒有想到的就是吳三桂了,成爲了都督,率領大軍長期駐紮在福建沿海一帶,要知道憑着吳三桂的資歷,怎麼都不可能成爲都督的。

大晉朝廷的規定是明確的,丞相的年齡限制爲七十歲,到了這個年紀必須致仕,三品以上官員的年齡限制爲六十五歲,一旦過了這個年紀,沒有得到提拔,就要致仕,知府以上的官員,退休的年紀爲六十二歲,其餘一律都是六十歲,致仕之後全額領取俸祿。

軍隊之中同樣也有退役的時間,三品以上的都督、將軍,退役的年齡限制爲七十歲,特殊情況可以適當的延長,畢竟軍隊之中,將軍的威望是不一般的,五品到三品之間的軍官,退役的年齡限制爲六十五歲,五品以下的軍官,限制爲六十歲,得到提拔除外。

軍官和軍士的待遇很高,軍官退役之後領取的俸祿,稍微少一些,和文官致仕之後差不多,關於軍隊俸祿高的事宜,朝廷也討論過幾次,但皇上一句話就解決問題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旦遭遇到戰事,軍士是必須要衝上去的,是可能送命的,他們的待遇必須高一些。

因爲規定了致仕和退役的年齡,官員包括軍官,流動性是很大的,這就能夠讓朝廷和軍隊保持足夠的活力,一些新人源源不斷的進入。

不管是已經致仕的楊嗣昌和範景文等人,還是朱審烜、洪承疇、張溥、盧象升和周延儒等丞相,都提出來過萬國來朝的問題,這倒不是諸多的丞相想着面子的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他們早就知道了,面子不能夠當飯吃,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有用,朝廷通過銀行和紙幣,幾乎控制了全世界,也就不需要他們搞什麼朝拜的事宜了,可人家總是請求,要求要來朝拜,而且時間最好是新年的時候。

這一次,實際上就是諸多的丞相商議好了,朱審烜做出來的決定,同意各國到京城來朝拜,這件事情,他們沒有稟報皇上,這不是什麼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情,丞相完全可以做主。

所以這就出現了蘇天成看見的一幕,幾百個國家或者是城堡的使者,來到了京城,專門來朝拜,人數達到了萬人以上。

身邊的朱審烜詳細說明了情況。

得知情況的蘇天成,這才明白過來,爲什麼在老遠的地方,就能夠聽見聲響,上萬人聚集在皇極殿前面的廣場,就是想着安靜也是不可能的,也難怪劉鐵漢會着急的,人太多了,他害怕出事情,當然着急了。

(本書接近尾聲,馬上就要完本了,新書《鐵血兵戈》已經開始上傳,或許是自己寫的書,總是覺得後面的好一些,不過我有一種感覺,因爲《鐵血兵戈》是第二本歷史書,寫的是唐末五代十國期間,那是一個充滿鐵血激情的年代,殘酷、鬥智鬥勇、激情、熱血等等,都會表露出來,甚至貫穿全書,所以希望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拜謝了,點擊、收藏、推薦,對我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1189章 稱帝(1)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282章 後宮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90章 先手第792章 偶遇(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64章 開埠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24章 準備(3)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368章 碰撞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69章 心結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191章 稱帝(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02章 商議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71章 探究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882章 對決(4)第847章 慘敗(5)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章 收拾你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50章 面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0章 發榜(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819章 怒氣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9章 忠告第819章 怒氣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83章 定局第90章 先手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1章 幕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94章 整合(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81章 幕僚
第1189章 稱帝(1)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282章 後宮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90章 先手第792章 偶遇(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64章 開埠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24章 準備(3)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368章 碰撞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669章 心結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191章 稱帝(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202章 商議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71章 探究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882章 對決(4)第847章 慘敗(5)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1章 收拾你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50章 面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0章 發榜(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819章 怒氣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9章 忠告第819章 怒氣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83章 定局第90章 先手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1章 幕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94章 整合(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81章 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