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利益爲重

(飄行歐洲成爲了本書的第一位長老,拜謝了。感謝夢想書人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魔盜團的打賞,謝謝了。)

濟爾哈朗抵達大明京城,消息不可能完全保密,朝廷之中的一些文武大臣知道了這件事情,這也是因爲濟爾哈朗來到京城之後,專門去拜見了莊妃和福臨。

朝廷之中立即出現了爭論,儘管說京城的氣氛依舊壓抑,錦衣衛和東廠虎視眈眈,冷不防還是要抓獲某個看似與蘇天成有過聯繫的官員,但牽涉到如此的大事情了,文武大臣自然是有議論的,一直都密切觀察動靜的朱由檢,看見消息泄露出去了,索性在早朝的時候,挑明瞭這件事情,朱由檢的觀點很現實,後金韃子臣服朝廷了,只是由於蘇天成造反的原因,故而沒有來得及恢復建州衛的設置,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後金已經重新迴歸大明朝廷了,如今朝廷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蘇天成,還有那個所謂的大晉朝廷。

陳新甲也在早朝上面,介紹了與後金韃子接觸的相關情況,後金韃子服從朝廷的領導,按照朝廷的安排與江寧營展開廝殺,配合朝廷剿滅江寧營。

事情說開了之後,議論迅速消失了,誰都清楚江寧營的驍勇,既然後金韃子願意主動去對付江寧營,與江寧營展開廝殺,這是好事情,儘管說後金韃子也是朝廷最爲擔心的對手,但兩個對手之間,能夠捉對廝殺,得到最大好處的還是朝廷。

所有的文武大臣之中,唯一看法不一樣的。居然是內閣首輔周延儒,在與後金韃子聯合的事情上面,周延儒一點都不看好,但他提不出來如何對付江寧營的辦法,也只能夠是默默看着這種基礎不牢的聯合成立。

質變出現在朝廷接到了蘇天成親自領軍征伐北直隸的情報。

朱由檢很清楚。大晉王朝依靠的就是蘇天成,蘇天成是大晉王朝的絕對核心,這與大明王朝包括後金,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說句不好聽的話,朱由檢和皇太極兩人同時一命嗚呼了。大明和後金依舊要延續下去,他們有着一套成熟的體制,有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但蘇天成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還沒有明確繼承人,而且也僅僅是統一了南方。很多投身大晉王朝的文武大臣,主要還是臣服蘇天成,不客氣的說,蘇天成成立的這個大晉王朝,與流寇的政權有一些相似之處了。

故而朱由檢認爲,只要能夠斬殺了蘇天成,大晉王朝就灰飛煙滅了。朝廷若是能夠收回來南方,特別是山東,將集聚起來巨大的財富,到時候剿滅後金韃子,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

產生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朱由檢開始思考了,如何能夠置蘇天成於死地,要知道江寧營是異常驍勇的,蘇天成既然登基成爲了皇帝,保衛措施一定是非常嚴密的。僅僅依靠明軍,恐怕不能夠達到目的,明軍能夠勉強抵抗江寧營的進攻,就很是不錯了。

偏偏這個時候,濟爾哈朗帶來了消息。後金的滿八旗願意與明軍聯合作戰,在北直隸與江寧營展開廝殺,目標同樣是對準蘇天成的。

接到陳新甲的稟報之後,朱由檢不是特別的高興,他很清楚,這個主意是皇太極想出來的,能夠抓住重點,能夠準確的預判形勢,這個皇太極的確不簡單,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絲毫不弱於蘇天成,這也令大明朝廷今後想要剿滅後金韃子,會格外的艱難。

朱由檢這次顯得很是謹慎,馬上召集所有的內閣大臣,專門來進行商議,朱由檢破天荒的要求所有內閣大臣,提出來自身的看法,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有什麼顧忌,也不要想到會被追究的事宜。

爭論非常的激烈,和以前一樣,形成了兩套截然不同的意見,內閣首輔周延儒堅決不同意與後金韃子聯合作戰,來對付江寧營,內閣次輔陳新甲認爲這是很不錯的建議,明軍可以指揮後金韃子,在北直隸予以江寧營致命的打擊。

兩人的理由也是很明確的,周延儒認爲,後金韃子的狼子野心,盡人皆知,打着與明軍聯合作戰的旗號,若是有其他的企圖怎麼辦,譬如說採用假道伐虢的計謀,這樣會令朝廷內外交困,陷入到絕境之中,因爲有着遼東的關寧錦防線,後金韃子無法入關,眼看着這次的機會來臨了,故而提出聯合作戰的建議,後金韃子臣服朝廷一年多時間了,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措,相反還在大規模的招募軍士,利用廣寧的互市,購買糧草,這等的用心,難道朝廷看不到嗎。

陳新甲則認爲,後金韃子很有可能是有其他心思的,終極目的也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但後金韃子入關了,在北直隸與江寧營作戰,處於前後孤立無援的境地,遼東邊軍守着遼東,王道直率領的大軍駐紮在保定府,若是要控制後金韃子,僅僅從糧草上面予以限制,就令後金韃子無計可施,只能夠與江寧營搏命廝殺,至於說假道伐虢的計謀,那是需要有着雄厚實力的,也是需要雙方的實力有着巨大懸殊的,目前後金韃子還沒有這等的實力。

周延儒很快反駁了陳新甲的看法,崇禎初年的時候,後金韃子從喜峰口等地入關,一樣是沒有支援,可他們進入關內之後,燒殺劫掠,很快就集聚起來了糧草,後金韃子騎兵的驍勇,也是事實,到時候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何的控制,何況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在北直隸的範圍之內,京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依託,一旦後金韃子熟悉了北直隸的地形,很有可能在與江寧營作戰的同時,覬覦京城。

陳新甲也提出了反駁意見,認爲後金韃子真正的與江寧營交手了,就沒有能力覬覦京城了,何況這一切都是猜測,朝廷可以做出來妥善的佈置,預防後金韃子有這樣的舉措。

爭論很是激烈,周延儒和陳新甲,誰也不能夠說服誰。

爭論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輪到朱由檢拍板了。

“諸位愛卿說的都是有道理的,朕聽了之後,察覺到了一個問題,朕問問周愛卿,既然你認爲後金韃子與大軍聯合作戰,存在諸多危險,那麼你能不能提出來一個辦法,讓大軍能夠徹底打敗江寧營,這次蘇天成帶領大軍征伐,進入了北直隸,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朕可不敢妄自菲薄,依靠這大軍的實力,想要斬殺蘇天成,無異於癡人說夢。”

周延儒低下頭,這是他最大的軟肋,若是建議調集遼東邊軍參與作戰,這與讓後金韃子進入關內作戰,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調集遼東邊軍作戰,還存在巨大的威脅,那就是將遼東拱手讓給了後金韃子,這比讓後金韃子孤軍深入到北直隸作戰,更加的危險。

“陳愛卿,朕聽了好半天,也問你一個問題,萬一後金韃子在北直隸燒殺劫掠,萬一他們採用假道伐虢的計謀,究竟該如何的應對,朕沒有聽到好的辦法,這方面周愛卿倒是有着清醒的認識,後金韃子的狼子野心,切不可小視,更不能夠疏忽大意。”

陳新甲也低下頭了,如此短的時間之內,想要萬全之策,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夠是在與濟爾哈朗的談判之中,給予種種的限制,同時要求府州縣官吏做好一切的準備。

“朕看,這聯合作戰的計謀,還是可以的,可朕要提醒諸位,千萬不要有什麼僥倖的心理,朕曾經無比信任蘇天成,可現在是什麼樣子,蘇天成帶領大軍,進攻北直隸,進攻京城,想着要朕的命了,局勢的逼迫,朕也是沒有辦法的,後金韃子可以入關,可以與大軍聯合作戰,可必須明確告訴他們,不要有其他想法,否則朕就是不管不顧蘇天成的進攻,也要對付後金韃子的,朕還有幾十萬大軍,駐守遼東,可不是吃素的。”

“談判事宜,陳愛卿辛苦一下,時間緊急,蘇天成率領叛軍,恐怕已經要進入到北直隸了,朕可不希望因爲拖延的事宜,耽誤了時間,導致北直隸和京城陷入到危機之中。。。”

離開養心殿的時候,周延儒看了看陳新甲,什麼都沒有說,因爲觀念的不同,他感覺到了,皇上逐漸開始倚重陳新甲,朝廷內部的權力爭鬥,將逐漸顯現出來,換做以往,經驗豐富的周延儒,一定是會想到辦法應對的,可現在不同了,朝廷裡面充滿了危機,能夠維繫多長的時間,都不好說了,這個時候,繼續爭奪權力,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陳新甲一樣有野心,當年在遼東的時候,想着能夠擊敗後金韃子,結果遭遇慘敗,滿以爲這輩子沒有什麼希望了,可機緣巧合,竟然成爲了內閣次輔,雖說局勢不是很好,但事在人爲,只要能夠穩住朝廷的局勢,哪怕是與江寧營隔江而治,畢竟朝廷有着正統的地位,相信局勢總是能夠改變的。

大明朝廷處於如此的危機之中,內閣首輔與內閣次輔之間,竟然出現了分析,而且權力鬥爭也隱隱冒頭了,這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好在朱由檢的轉變很大,知道了就是危機,知道了以利益爲重,拍板與後金韃子聯合作戰了。

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281章 變化(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71章 探究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9章 秦淮河(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88章 行動(5)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811章 詫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50章 面聖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23章 行刺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39章 廟會第698章 大遷移第809章 前兆第204章 敵情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52章 大度第1155章 識趣第55章 真相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252章 北平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406章 募捐(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05章 募捐(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26章 眼藥水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19章 賀瘋子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98章 內訌(3)第118章 秦淮河(2)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
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281章 變化(2)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71章 探究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9章 秦淮河(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88章 行動(5)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811章 詫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50章 面聖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23章 行刺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39章 廟會第698章 大遷移第809章 前兆第204章 敵情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52章 大度第1155章 識趣第55章 真相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252章 北平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406章 募捐(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05章 募捐(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26章 眼藥水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19章 賀瘋子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98章 內訌(3)第118章 秦淮河(2)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