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臨行準備

(感謝博洋家紡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王芙蓉和春屏得知,蘇天成要帶領軍士,前往安慶府去剿滅流寇,春節都不能夠在縣衙了,臉色馬上就變了,話語也多了,蘇天成被她們鬧得灰頭土臉,又不好發脾氣。

兵家乃是兇險之地,誰知道蘇天成去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啊。

王芙蓉到了蘇天成的身邊,感受到了溫暖,找到了依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蘇天成去剿滅流寇,發生什麼事情了,她也不想活了。

至於說春屏,當初到蘇天成的身邊,就是有着特殊含義的,自從王芙蓉到府邸去了之後,一直都是照顧蘇天成的起居,慢慢的開始熟悉蘇天成的個性,也不可抑制的愛上了蘇天成,馬上就是春節了,蘇天成正好可以在家裡,誰知道要帶兵出去征戰。

“少爺,爲什麼要到安慶府去剿滅流寇啊,朝廷那麼多的軍隊,爲什麼不去啊,不行,少爺要是去了,奴婢也跟着去,要是少爺出現什麼危險了,奴婢擋在前面,保護少爺。”

這是王芙蓉說出來的話。

“公子,妹妹說的是這樣的,奴婢也是這麼想的,公子到安慶府征戰,身邊不能夠沒有人照顧啊。”

這是春屏說出來的話。

蘇天成的頭都是大的,兩天之後,就要出發了,如今等待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思軍的戰馬,明天就到了。要不是這個原因,翌日就出發了。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已經領來了盔甲、弓箭等等,戰馬也到位了,有了唐世濟的敕令,一切事情都好辦。

帶着女人去打仗,簡直是天下奇聞了,必定要遭遇到彈劾的,就算是秦三德有心幫忙,都不好說什麼了。

可王芙蓉和春屏。都是關心自己的,必須要做好安撫和解釋。

“好了,我知道你們的擔心,沒有多大的事情的,還不知道流寇是不是到安慶府,就算是他們到安慶府,也就是想着劫掠一些物資的。又不是想着和官軍對着幹的,沒有危險的。你們想想啊,若是我帶着你們到安慶府去了,遭遇彈劾,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再說了。你們去了,軍士還要保護你們,萬一遇見了流寇,也是麻煩啊。”

蘇天成苦口婆心的說了半個時辰,倒不是有這麼多的話要說。主要是他說一句,王芙蓉和春屏姑娘說十句。解釋都忙活不過來。

其實王芙蓉和春屏都是明白的,跟着到廣安縣去,肯定是不行的,只是她們已經將蘇天成當作了完全的依靠,蘇天成到安慶府去了,來回至少是一個月時間,若是流寇猖獗,還說不定什麼時候回來的。

偏偏是春節的時間,萬家團圓的時刻,蘇天成卻在外面征戰,一家人不能夠團聚,她們的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咒罵流寇的同時,也在埋怨朝廷,爲什麼這個時候,派蘇天成到安慶府去剿滅流寇,朝廷那麼多的軍隊,隨便調動一下,不是就解決問題了嗎。

熊子健、劉雲清、孫元坤、劉實亮、羅昌、馬華彪、劉鐵漢等人,進入三堂的時候,臉上都帶着興奮的神情,訓練了幾個月時間,檢驗的時間,終於到了。

只是這次到安慶府去,只有三千軍士,衆人不可能都去的,這就要看蘇天成的安排了。

盧天明、渠清澤、劉仲基和蘇平陽,已經在三堂等候了。

看見所有人到齊了,蘇天成開始安排了。

“熊子健、孫元坤、劉實亮、羅昌、劉鐵漢,帶領騎兵一營、二營,步兵一營,隨着我到安慶府,征伐流寇,縣衙的日常事務,請盧大人負責,馬上就是春節了,務必要保證江寧縣的安定,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劉實亮負責巡檢司的一切事宜,務必搞好巡邏,其餘諸多官吏,一定要聽從盧大人的安排,各司其職。”

蘇天成剛剛說完,渠清澤慢悠悠開口了。

“大人,下官還是要跟隨去征戰的,縣衙的諸多事情,盧大人和劉典史負責,就可以了,春節期間,事情不是太多。”

蘇天成點點頭,渠清澤隨軍征戰,其實就算是監軍了。

安排完畢,跟隨蘇天成到安慶府的衆人留下來。

蘇天成看了看衆人,神色嚴肅的開口了。

“江寧縣距離安慶府,六百餘里,若是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大隊人馬,六天到七天時間,這肯定是不行的,流寇的特點,就是飄忽不定,他們在山西河南遭遇挫折,不會與朝廷軍隊正面對峙的,況且流寇若是到安慶府,估計是想着劫掠財物的。”

“這次出動的軍士,全部用騎兵,明日一千匹戰馬就到了,劉鐵漢,你的步兵營,改爲騎兵三營,如此一來,我們配備是沒有問題了,必須保證,在三日之內,到達安慶府。”

孫元坤看了看蘇天成,很快開口了。

“兵貴神速,要的是出其不意,江寧縣距離安慶府六百多裡地,三日內到達安慶府,沒有問題,我們是騎兵,對付飄忽不定的流寇,正好派上用場的。”

蘇天成點點頭。

“我也是這麼想的,只要流寇敢於進入南直隸,我們要讓他們有來無回,但我們決不能夠輕敵,這些流寇,在山西河南多次征戰,不會是烏合之衆,刀劍無情,若是我們過於大意了,損失太大,不划算,也有損軍心。”

“此次征戰,孫元坤爲總指揮,熊子健爲副總指揮,渠大人與我,隨軍行動,一切都聽從孫元坤的安排,軍令如山倒,軍紀不可違,決不允許騷擾百姓,若是有人膽敢違背,軍法無情。”

說到這裡,蘇天成站起來了。

“若是流寇入侵安慶府,此戰就是我們第一戰,務必要大獲全勝。”

盧天明再次進入三堂,他實在有些想不通,兵部怎麼會要求江寧縣派兵去安慶府,距離如此的遙遠,再說了,江寧縣沒有正軌的朝廷軍隊,無非是巡檢司的軍士,兩大營如此多的軍士,派出去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盧大人,本官奉兵部敕令,到安慶府去剿滅流寇,縣衙一應事宜,拜託你了,保守預計,來回至少需要一月左右的時日,盧大人熟悉所有情況,我就不多說了。”

“大人,下官有些不舒服,還是說出來的好,兩大營如此多的將士,爲何偏偏派出江寧縣巡檢司的將士,兵部有了敕令,下官不多說了,大人一定要注意安全啊,至於縣衙的事情,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的。”

宋思軍來到縣衙,這次出去的交易,異常順利,一千匹戰馬,也悉數運回來了。

江寧縣出現的一些變化,令他非常的吃驚,這次的交易,他親自帶隊去了,回來之後,看見了這些變化,他感覺到了吃驚,更加感覺到了慶幸。

得知巡檢司將士要到安慶府征戰,他也是非常關心的,按照規矩,這樣的征戰,縣內的商賈士紳,都是需要出一些銀子的。

進入三堂,看見了蘇天成,宋思軍連忙抱拳行禮。

“大人,在下不辱使命,帶回來了一千匹戰馬,已經送到巡檢司去了。”

“我知道了,這一次辛苦你了。”

“大人萬萬不要這麼說,巡檢司將士出征,在下想着捐出來五千兩銀子,盡微薄之力。”

蘇天成搖搖頭。

“宋老闆不要這樣做,日後縣衙有困難了,再來找宋老闆,此次出征,一切都準備好了,這出征捐銀一事,今後不要提及了,鹽商對於縣衙的貢獻,已經很大了,一會宋老闆到戶房去結賬,包括上次借你們的銀子,這次一併歸還了。”

宋思軍張了張嘴,想着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

鄧輝突然來了,這有些出乎蘇天成的預料。

鄧輝倒也直爽,直接說出來了意圖,就是要跟隨蘇天成出征,他熟悉流寇的一些作風,能夠起到參謀的作用,嚴格說起來,劉鐵漢都不是太熟悉,其餘人就更不用說了。

鄧輝說的情況,還是實際存在的。

朝廷大軍,對流寇的認識,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輕蔑,這也是很正常的,流寇大軍的主力,大部分都是譁變的明朝軍士,他們提高了流寇的戰鬥力,可他們也受到主流的蔑視和排斥,但他們的戰鬥力,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長期征戰,絕不容小覷。

朝廷軍隊的幾次征戰,都是吃了虧的,到了後來,孫傳庭倒是認識到了,可惜爲時已晚,那個時候,流寇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

攘外必先安內,剿滅流寇,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這也是蘇天成早就做好了準備的,他不會手軟,排斥懷柔的政策,一旦自身實力壯大之後,會毫不留情的斬殺流寇,那些青史留名的農民起義軍首領,一旦遇見他了,不會有一絲的活路,這是他的原則。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帶着鄧輝到安慶府去,確實是有好處的。

該安排的事宜,悉數都安排了。

出發的前一天,蘇天成將自己關在了縣衙三堂,獨自思考了很久,他隱隱有些感覺,這次到安慶府,肯定會遇見什麼事情的,不會白忙活一場的。

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4章 隱患第65章 現實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60章 剿匪(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92章 偶遇(3)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6章 眼藥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17章 爭執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648章 夜襲(3)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60章 剿匪(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66章 迅雷(1)第1122章 熱鍋(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7章 秦淮河(1)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58章 後續第767章 波動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83章 定局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51章 辯解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71章 探究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85章 對決(7)第114章 在路上(1)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186章 行動(3)第414章 傷情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95章 問責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6章 鄉試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16章 大比武(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
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4章 隱患第65章 現實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60章 剿匪(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92章 偶遇(3)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6章 眼藥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817章 爭執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648章 夜襲(3)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60章 剿匪(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66章 迅雷(1)第1122章 熱鍋(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7章 秦淮河(1)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58章 後續第767章 波動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83章 定局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51章 辯解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71章 探究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885章 對決(7)第114章 在路上(1)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186章 行動(3)第414章 傷情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95章 問責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6章 鄉試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16章 大比武(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