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

雖說戰火已蔓延至河南,但春日的江南依舊平靜得很,夏完淳與徐昭華的事恰若這東風吹皺了江南的一池春水,讓沉悶而又低迷的民間又綻放生機。

這是大戰前還存在着的娛樂,如同後世明星的緋聞總是要比時政要聞更容易上熱搜一樣,盛世之下,世人皆爲有趣而活,何必在乎生存二字。

商景蘭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了徐家,按照往常慣例,姐妹二人每逢此時便相約一同賞春,江南園林多,美景亦多,心情也自然就好,心情一好自然就藏不住事。

商景蘭拉着商景徽說道:“你跟我來,我有一件極要緊的事要告訴你!”

“姐姐請說便是”,商景徽點了點頭,跟着商景蘭來到了一處軒館坐下,雖說小冰河氣候影響之下,農業減產,但江南地區因朱由檢的貨幣改革與免稅政策刺激後,再加上沒有漕運之累,不需供應北直隸之需,江南民間如今反而更富。

饒是商家姐妹這樣的貴婦雖說只是春遊,依舊是僕從數十,衣着華麗,饒是嫁爲人婦已久,但仍然花枝招展,恍如盛世牡丹。

商景蘭取下蝦鬚鐲隨意往門庭一放,便低聲問道:“你可知,有人看上你家昭華了!”

商景徽不由得怔住了,臉比其耳畔寶石吊墜還要紅,不由得帶了三分怒氣:“是誰如此輕薄!我家昭華從未敢邁出閨門一步,那人又如何看上我家昭華,這豈不是有意壞我家昭華名譽!”

商景徽雖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曾經也天真爛漫到且把詩詞比鬚眉過,但現在的她作爲母親,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女兒的聲譽會因此而受損,因而不同於其他人是先感到好奇。

商景蘭不由得拍了拍商景徽的手:“瞧你說的,看上昭華的不是別人,正是新科狀元夏完淳,舊時曾與其姐夏淑吉來過我家,估計當時和昭華有過一面之緣,但你有所不知,那夏家小子求婚都求到御前了!”

聽商景蘭這麼一說,商景徽才轉怒爲喜,緊蹙的娥眉舒展開來,莞爾一笑:“姐姐何不早說,既是他,這件事倒也是件美事,只不過眼下皇后娘娘剛剛下了懿旨,要召昭華進宮撫養,教習禮儀,若不然,妹妹也不會一開始就有些惱,畢竟這要是讓皇后娘娘知道了,還以爲是我家昭華舉止放浪。”

“只怕也是因爲這事,才得皇后相召,眼下你家徐鹹清剛中了榜眼,你這未來女婿又是狀元郎,可不就是榜眼岳丈狀元婿了嘛,妹妹可是有福了!”

商景蘭這麼一說就咯咯直笑起來,商景徽雖喜卻也嗔怒道:“姐姐竟會瞎說,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再說哪裡比得了姐夫已經是朝廷侍郎,朝廷內外官員都得求着他這位財神爺!”

“他哪裡算什麼財神爺,不過是居中調度而已,真正的財神爺是楊名深,自從這大明中央銀行一開,財富就跟淌水似的流進他們楊家,現在很多士紳富賈之家都後悔當初沒搭上陛下設新錢這趟車呢!年初,楊家爲籠絡君心,硬是花了五十萬兩銀子,從紅番鬼手裡購置了一批戰船支持朝廷建設海軍,這手筆可不小啊,讓多少富商巨賈望而卻步。”

商景蘭作爲戶部侍郎之夫人,自然能知道些朝廷秘辛,而每每這也就成爲兩姐妹閒聊時的重要談資。

……

夜半時分,商景徽早早地已臥於牀上就寢,正想着要不要請夏淑吉來自己府上問問其弟情況時,便見自己夫君徐鹹清回來。

夫妻二人素來是琴瑟相和,伉儷情深,因而一見徐鹹清回來,商景徽便又恢復了昔日少女之性,忙坐起身來,解開衣襟:“夫君是要行敦倫之樂,還是先等妾身給你說一件要緊的事?”

徐鹹清急忙脫了履,帶着一身酒意,就上了牀榻,盤着腿與商景徽對視而坐:“先等我給你說一件要緊的事,我們再行敦倫之樂!”

“夫君可是要說夏家小子喜歡我家昭華一事?”商景徽褪去了徐鹹清外衣,曼妙的身姿匍匐在徐鹹清瘦骨嶙峋的背上磨蹭着。

……

夏完淳不知道他愛慕徐昭華的事就這樣猶如春風一般吹入了尋常百姓家。

連帶着因戰事消息未到江南,光明日報也不得不借着此事拉拉銷量,在頭版頁面刊載了一則新聞:驚了!狀元郎居然一直喜歡的是她!

頃刻間便是滿城風雨,全江南的人都已知曉了此事。

再加上,夏完淳之間是因連中三元成爲天下士民評頭論足的熱點,如今再加上這件事就更加把全江南人對隨時參與時代熱點的熱情點燃到新的高度。

其他在光明日報出現後猶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官辦或民辦報刊也相繼刊載此消息,在沒有所謂的名譽權與**權的時代,自然是瘋狂地人肉與公佈關於夏完淳和徐昭華兩個十五六歲少年的信息。

轉眼間,因爲夏完淳,徐昭華成了江南地界最有名氣的女子,而因爲夏完淳和徐昭華,使得大明也出現了cp粉,人們在把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寄託在了這兩人身上,彷彿只要看見這兩人成就一段佳話,自己也能獲得幸福一般。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美好的故事,去寄託人們的希望,朱由檢統治下的大明江南地區自然也一樣,尤其是在這種未來很可能遭受胡虜侵略,鐵蹄踐踏的悲慘結局的前夜,人們仍然希望夏完淳與徐昭華這種愛情是這個帝國即將戰勝這種胡人南下悲劇的一種祥瑞,一個好的開始,而所謂即將步入地獄的前夜其實是帝國重生之前的黎明而已。

……

徐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知。

徐昭華環佩錦羅地進了紫禁城,她不知道她已經名揚整個江南,商景徽最終沒有告訴她有個男孩暗戀她的事,此時也就只有她自己還被矇在鼓裡。

唯獨立於紅牆之下的近衛軍官兵讓還是豆蔻少女的她內心微微盪漾起一絲春意。

甲冑在身,筆直挺立,手持鋼槍,在她世界裡,這或許是她在亭臺樓閣間不能見到的風景。

而當她面見了皇后周氏,並從皇后周氏結果一封信時,她也許纔會開始因此而意識到宮牆外的少年和宮牆內的自己是有交集的。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