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

朱由檢剛在霸州城親自祭奠了兵備道張倫和通州百姓。【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並因此使得官民齊心,且對自己這位皇帝陛下的忠心達到最**。

但卻不料,此時卻傳來堂堂的內閣大學士李建泰明知皇上駕臨而還要投降闖賊之事。

所以,羣臣知道後都強烈建議誅殺此奸賊!

即便是素日李建泰交好的戶部尚書倪元璐也當即割袍表示與李建泰斷絕關係。

周遇吉更是跪於朱由檢面前,請求帶兵立即攻下保定城,誅滅李建泰!

“陛下,雖說南撤乃當務之急,但李建泰此奸賊不除不足以平民憤!”

兵部尚書李邦華也從旁諫言道。

朱由檢很欣慰這些大臣們頭一次是真的因爲自己而如此激動。

作爲皇帝,他也很滿意,現在的南撤隊伍總算有同仇敵愾之氣。

但事實上,對於李建泰的公然叛變投敵,朱由檢並沒有羣臣那麼反應激烈。

或許,對於他們而言,李建泰作爲內閣大學士,算是現今爲止投降李自成的最高級別官員(韓演是致仕閣老)。

所以,對百官們的刺激很大,無論是感性上還是理性上都覺得此人不除不行。

但朱由檢作爲一個後世之人,已經有了李建泰會投敵的心理準備,所以也就沒那麼反應強烈。

不過,朱由檢也認爲李建泰不除不行,保定城也必須控制在自己手中。

至少在未來半月內要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樣自己南下才會足以有精力去應對劉澤清部。

“衆愛卿所言甚是,李建泰要除!

保定城也不能交於奸臣之手!

但保定城比通州城還堅固,我們只有七萬兵馬,還要作爲南下重振大明之根基,所以奪取保定城只能智取不能力克;

如今既然李建泰投敵,而闖賊劉芳亮部也據聞進入真定府境內,不妨我們假扮成闖賊所部招降保定李建泰部,李建泰若信的話,我們便可輕易奪取保定城,且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斬殺奸臣!”

朱由檢說畢,便問道:“諸愛卿以爲如何?”

羣臣頓時大悟,忙稱讚陛下英明。

朱由檢微微笑了笑,他知道自己帶的這幫臣子,雖說都是忠心可嘉,但真正能力挽狂瀾的能臣實在是比較少。

所以,他不能指望這些官員能夠代替自己想出更好的計策來。

好在,兵部尚書李邦華也不是完全沒用的文臣,在朱由檢說後,忙補充建議道:

“李建泰素來狡詐多疑,不容易被人誆騙,素聞闖賊多爲秦人,寧武伯所帶來的近衛一軍乃原山西壯勇,不知寧武伯麾下可有多少秦人,不妨以他們假扮闖賊所部,先騙得李建泰開城,然後我大軍再衝進城去。”

“這個請大司馬放心,我麾下大部分都是秦地之人,假扮闖賊自然容易!”

周遇吉如此一說。

朱由檢便讓周遇吉當即帶一千騎兵和一千步兵扮成闖賊模樣去了保定城。

然後,除兵部尚書李邦華與東廠提督王承恩以及右都督劉夫人帶着隨扈皇親與百官留守霸州外;

皇帝朱由檢親自帶着御馬監何新所部四萬京營兵跟隨在周遇吉所部後面,隨時準備突入保定城!

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領兵部右侍郎的李建泰當初以自請募兵爲由得到朱由檢恩准離京募兵勤王,且撥予他五千京營官兵,而得以離開京城。

李建泰本想回家鄉山西用自家錢糧募兵但在聞聽山西被李自成佔領後,他便退縮不前,不敢再去山西,而退到了保定城裡。

如今,他看見李自成勢大,便有了投靠李自成的心思。

李建泰不怕即將成爲亡國之君的朱由檢。

在他看來,朱由檢現在已經是喪家之犬,諾大的大明王朝都能被他弄成這樣,明顯已經沒有重新崛起的機會,所以他毅然決定投降新朝。

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深怕朱由檢一怒之下,直接要攻打保定城,並將他誅殺。

所以,李建泰現在只盼望着闖賊劉芳亮部趕快抵達保定城,他好直接投降,這樣他就不會擔心朱由檢會來攻打保定城。

就在李建泰盼望着闖賊之際,隨軍太監杜秩忙將城外出現闖賊大軍的消息告知給了李建泰。

李建泰聽後不由得大喜,但也的確如李邦華所言,他也不敢掉以輕心,貿然讓劉芳亮的闖賊大軍進入保定城。

而且一想到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大學士,直接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投降實在是丟人,便故意裝病不起,讓杜秩出城去求見闖賊,請求投降。

這樣以後,在史書上也可以說成是他李建泰因生病而被逼投降。

“杜公公,見到劉將軍後務必小心,問問他們到底如何處置我等,一切都可先需虛應着,另外,多聽聽他們說話的聲音,最好別弄錯了,現在兵荒馬亂地,誰知道誰是真正的闖賊的。”

李建泰囑託道。

“閣老放心!”太監杜秩說着就出了保定城。

沒多久,杜秩便又回來稟告給李建泰說卻是闖賊無誤,且說話都說秦地口腔,並也將闖賊允諾禮送他這位閣老和其他隨軍官員進京面聖的事告訴給了李建泰。

李建泰聽後不由得大喜,便命大軍打開城門,迎接闖賊劉芳亮部。

周遇吉所假扮的闖賊順利來到了保定城外。

而李建泰也除下烏紗帽,帶着一干文武官員出現在周遇吉面前單膝跪下:“前明東閣大學士李建泰等乞求歸附聖朝,望將軍收留!”

“哼,滾一邊去!”

周遇吉刻意學闖賊將領的樣子用秦地口音粗魯地罵了一句,然後就帶領大軍進了城。

而李建泰和杜秩二人則依舊掛着諂媚地笑容屁顛屁顛地跟了進來。

“將軍一路車馬勞頓,小的已備下酒菜於衙署,還望將軍賞光,也爲將軍準備了一二俏麗丫鬟,也可解悶,不知將軍可否移駕?”

李建泰話剛說完。

這邊,周遇吉則突然大喝一聲:“來人,將這兩位叛國之賊立即拿下!”

李建泰不由得感覺到大爲驚訝,忙問向杜秩是怎麼回事。

杜秩也不明白。

而這時候,周遇吉已經下令放炮告知陛下朱由檢保定城已經拿下,且在城頭正式豎立起了明旗。

李建泰見此才恍然大悟,疾呼道:“中計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
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