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

既然已經入夜,清軍自然也就沒有再發動進攻,而多鐸也正好趁此召集諸將於帳內議事。

白天損失數十白甲兵的敗績讓多鐸的心情很不爽,但也激起了他對拿下開封的極大興致,而更讓他此刻愈加興奮的是,大明皇帝朱由檢還在開封城!

此時的他更是對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說道:

“攝政王早已說過,本王此次南下征討明廷,重在除掉大明皇帝朱由檢及其皇室子孫!

眼下崇禎朱由檢乃是整個大明的主心骨,他新編的近衛軍聽說都以他爲主,完全聽命於皇權,且都是訓練有素之軍,其近衛軍前身已有收撫劉芳亮、殲滅劉澤請、劉良佐之戰績,而後又只用一個近衛軍兵團聯合黃得功等人馬全殲左良玉部數十萬人馬的輝煌戰績。

可見這支近衛軍的確不容小覷!如今只怕開封城牆上擊殺我數十白甲兵的這一支也是近衛軍的火器營,不然其火器不會如此犀利,射擊不會如此熟練!竟在我重箭齊發之下連損我數十巴牙喇!但若此時除掉了朱由檢,便可一勞永逸,使得近衛軍羣龍無首,到時候我南下攻明才能一馬平川,直下南京!”

多鐸言外之意很明顯,便是要繼續對開封城發動進攻,且就是因爲崇禎帝朱由檢在城中。

“王爺所言極是,現如今大明皇帝崇禎南下江南是對殘明最大之助益,以江南之富,一旦有皇帝在,便會加大滅亡明廷的難度,滅南明最重要的是殺掉大明皇帝朱由檢及其皇子諸人,對於地盤佔據倒在其次,摧毀明廷核心纔是此次南下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開封城下困住崇禎朱由檢!”

孔有德附和了多鐸一句,作爲昔日大明將領的他現在知道崇禎帝朱由檢在城裡就逼得他時時都有一種被人戳着脊樑骨罵的感覺,所以他比多鐸還想趁着朱由檢還在開封城時除掉朱由檢,併爲大清統一天下立下一天大的功勳。

耿仲明也同樣如此,他不由得積極發言道:“可是,王爺,開封城到底不是一座小城,要不然李自成也不會三打開封,現在我中軍不過數萬人馬,加上昔日李自成水淹開封,使得這一帶又多是淤泥地,不便騎兵縱橫,我們很難圍住開封城,一旦崇禎朱由檢趁此立即逃脫可不就不好了,依微臣看,我們不妨一面對開封城攻而不克,這樣就可讓朱由檢以爲可以多在開封城留幾日,同時,立即命另兩路大軍加速趕往開封,或許能在五日之內合圍住開封!”

多鐸點了點頭,同意了耿仲明的意見,並立即命人連夜去通知另外兩路大軍,同時又命大軍就地紮營,並命圖賴率領八旗披甲兵隨時警戒開封城動向,還命孔有德的漢人八旗發動對開封城的進攻,實施攻而不克的戰略。

多鐸甚至表示,此次一定要活捉住崇禎帝朱由檢!

……

“放心,朕如果沒有料錯的話,以多爾袞之睿智,多鐸之果決,不會明知道朕在這開封城而不想辦法圍困住朕,如果他們這個時候立即用紅衣大炮攻擊開封城的話,朕自然會立即出城撤走,那樣他們得到的不過是一座早已被李自成殺過一次屠過一次的空城而已,多鐸即便事先沒有要三路大軍合兵一處攻開封歸德克鳳陽的戰略,那麼他現在知道朕在這裡也會重新部署這樣的戰略!而從舞陽過來,預計差不多要五日的路程,朕在這裡逗留個四五日完全沒問題。”

朱由檢不是真的要表現自己這個君王是有多麼的鎮定,是多想和開封城共存亡,而是他現在忽然意識到,自己此刻若走的話,只會讓多鐸命令各路清軍在開封府城外的其他地方圍堵自己,也就是說,朱由檢已經意識到自己似乎應該已經成了多爾袞派多鐸南下伐明的最重要目的。

按照原來的歷史,多爾袞派阿濟格和多鐸南下,一路是平闖賊餘部和左良玉部,一路是滅南明朝廷除掉弘光皇帝后就立即北返。

朱由檢相信這一世,只怕多爾袞給多鐸的指示還是要抓住自己這個大明皇帝爲南下第一目的。

多爾袞算是滿清軍事貴族中最具遠見卓識的梟雄,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對大明的重要性。

所以,朱由檢認爲,與其現在走,使得多鐸追擊自己到其他地方,或者被多鐸另外兩路大軍圍追堵截,倒不如自己留在開封,讓多鐸把三路大軍都集中起來,然後自己在帶着多鐸兜圈子,帶他南下扎入近衛軍的口袋。

近衛軍第一軍和第三軍、第二軍重點部署區是在淮安與揚州,即淮揚,這是朱由檢根據原本歷史發展的經驗所部署的。

而在這一世,他不知道多鐸會不會按照這個套路進攻大明,因而他也好現在趁此靠着自己的皇帝身份主動吸引多鐸往淮揚而去。

除此之外,朱由檢覺得自己這也是靠自己的帝王身份坐鎮此地,爲呂大器轉運更多的兵馬物資去歸德府做準備。

即便多鐸看破了自己的目的也沒關係,因爲多鐸要的就是和自己以及自己身後的近衛軍決戰。

史可法等人都沒想到皇帝陛下朱由檢還要留在開封城,都勸着朱由檢趕緊離開。

朱由檢自然是都不依從,漸漸的,隨行的官員們也就不好再勸。

甚至到第五日的時候,羣臣都已經開始習慣了跟着皇帝陛下朱由檢在開封府城到處轉悠,甚至已經不再催朱由檢離開。

不過,這一次,朱由檢沒等羣臣們勸,而是直接突然就下令,撤離開封城。

“陛下前幾日不肯撤離,爲何選擇又如此着急了,而且是在這大半夜,而我們的哨騎也還沒有發現清軍其他兩路來了啊”,呂大器問道。

“等你哨騎來報時就已經晚了,待朕走後,你立即貼告示,就說陛下已有諭旨,着令全開封城官兵百姓再堅守一日,且陛下親自去調援兵來救開封,若一日後開封無援兵來,可立即撤離!”

朱由檢說着就立即騎馬離開了總督署,不過,爲麻痹清軍,朱由檢出城的時候沒有穿龍袍,而且是先帶着五百錦衣衛緹騎先由之前就先觀察清楚的清軍最忽視的北方突圍,接着轉道南下。

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四百章 疑陣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
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四百章 疑陣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