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

徐昭華一直沒有給周後一個明確的答覆。

直到這一日,徐昭華收到了一封奏疏,奏疏內容是彈劾徐鹹清在朝鮮收受賄賂出賣大明利益。

徐昭華見過各種官員間互相彈劾的奏疏。

但直到今天,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官員彈劾自己的父親徐鹹清,甚至直接罵自己父親是漢賊,要置自己父親於死地的節奏。

徐昭華突然覺得手裡的奏疏有千斤重一般,她知道陛下最討厭的就是大臣貪墨甚至爲了貪墨而出賣國家利益。

她敢斷定這封奏疏一旦到了陛下手裡,自己父親難逃死罪!

當然,前提是自己父親真的做過出賣大明的事。

但問題是,自己父親真的出使過朝鮮。

她不敢保證自己父親沒有做過此事。

畢竟沒誰敢冒着欺君之罪彈劾大臣如此重罪。

徐昭華忐忑不安起來。

“是誰想如此想害我父親,難道他不知道我是司禮監的官員嗎?”

徐昭華不由得想起周後曾經給自己說過的話來:“即便你不幫你皇兄,外面的人已經把你當做了你皇兄一黨的人,也會想辦法害你,害你之前自然是害你父親!”

徐昭華沒想到皇后娘娘的話果然應驗了,她開始感到了恐懼。

徐昭華本能地把這封奏疏揣進了自己的衣袖裡。

哐噹一聲。

朱由檢推開門走了進來:“最近可還有什麼奏疏,別又是抨擊馬士英之新政的吧?”

“沒,沒什麼奏疏,皆是尋常的政務,微臣皆已照內閣的票擬批紅了,連彈劾官員的都察院奏疏都沒有。”

徐昭華紅着臉,不敢看朱由檢的眼睛,低着頭回道。

“都察院那些御史彈劾官員的奏疏也沒幾個有價值的,沒有也罷,朕正好去京師大學堂一下,你不必跟來了,最近你這精神越發不濟了,朕已傳諭給盧太醫,待會讓他給你好好看看。”

……

朱由檢說畢就出了門,微微一笑,對李若璉說道:“告訴王承恩,朕準備玩把大的,宮裡和惠王永王那邊繼續盯緊一點。”

徐昭華打發盧太醫走後,就尋了個機會把彈劾自己父親的那封奏疏燒成了灰燼。

但就在她剛燒完的時候,惠王朱慈烺卻突然走了進來。

徐昭華大爲驚訝:“惠王殿下,你怎麼進來的,這裡可是司禮監,你最好快點離開,不然便是重罪!”

“本王怕什麼,天下都是我們朱家的,本王連個司禮監也進不了不成,好妹妹,你可知道,皇兄這些日子想你都想的快發瘋了!”

惠王朱慈烺說着就直接朝徐昭華撲了過來,完全忘記了這裡是大明內廷之機要之地。

徐昭華慌張地不行,忙躲了過去:“惠王殿下,你這是幹嘛,你,你不能這樣!”

“我要幹嘛,好妹妹,你難道還不明白嗎,我要收了你,我要讓你做我的妃子!”

朱慈烺只覺一團火在心裡燒,眼睛裡就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徐昭華,好像此刻他抓住了徐昭華就抓住了全世界一樣。

徐昭華則嚇得大喊了起來:“來人,來人啊!”

“你喊不來人的,這裡的人都被三弟控制了,不然你以爲皇兄我怎麼敢來這裡”,朱慈烺壞笑着,他很緊張也很興奮,他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在司禮監做這樣的事,他覺得很刺激。

“三皇子?”

徐昭華沒想到這三皇子能把司禮監的人都給控制了,她開始感受到了問題的可怕性,她不由得警告起朱慈烺來:“惠王殿下,你現在離開還來得及,我可以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請你離開!”

徐昭華甚至最後都直接吼了起來。

“好妹妹,你別嚇唬我了,剛剛父皇來過,我也不是不知道,他已經去了京師大學堂”。

惠王朱慈烺有些氣喘吁吁起來,他沒想到徐昭華這麼能跑,自己撲了好幾次都沒能撲到:“果然內官的體能訓練是很有效果的,不過皇兄我也不是昔日的皇兄,我今天一定要吃了你,爲了我的太子之位我也要吃了你!”

“夠了!”

徐昭華大喝一聲,順手拿起燈臺,取下蠟燭,用燈臺尖部,直戳向自己的脖子。

“你幹什麼,你住手!”

朱慈烺沒想到徐昭華要以死相逼,嚇得忙喊了一聲。

徐昭華則緊咬着嘴脣:“你不就仗着你是母后最喜愛的皇子麼,你不就是想當太子嗎,你不就依舊以爲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子,一個還得感念皇家恩德的普通女子麼,今天我把話留在這裡,你如果要想對我得寸進尺,我就自殺給你們看!你們別想在司禮監有任何一個眼線,也別想得到我!到時候陛下定然也會爲我主持公道!”

“好妹妹,好妹妹,你先把燈臺放下,我回去好不好,我回去,今天這事就當沒發生過。”

惠王朱慈烺如泄了氣的氣球,一見徐昭華以死相逼就不敢再做什麼,一想到事情會鬧大,甚至也沒了主意。

“惠王殿下,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我徐昭華對當你的什麼妃子不感興趣!我徐昭華是大明的司禮監秉筆,不是你們可以想娶就能娶的人,連賜婚的事,父皇都會問個我願意不願意,你憑什麼!”

徐昭華嘶吼起來,她搞不明白惠王朱慈烺爲何那麼以自己爲中心。

惠王朱慈烺沒想過徐昭華願意不願意,他只知道徐昭華一定要屬於自己,不但是徐昭華,還有自己父皇的一切也要屬於自己。

“我知道你想重新當上太子,你想當皇帝,你不想被自己父皇這樣壓着,我答應你,我可以幫你,但是,不准你再打我的任何主意,另外,我告訴你,我幫你是因爲我的父親和皇后娘娘,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徐昭華說完就指着門外道:“你走吧!今天這事就當沒發生過,不然,你應該比我清楚後果,敢控制司禮監的人,即便你是皇子,只怕也難逃死罪!”

惠王朱慈烺聽徐昭華這麼一吼嚇得坐倒在了地上,旋即才爬了起來,從司禮監後堂門走了。

一出來,惠王朱慈烺還不由得往後面看了看,心有餘悸地深呼吸了一口氣。

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
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八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