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

宋應星的鋼鐵冶煉局最終制造出了朱由檢所提的一套鋼鐵冶煉設備。

即以煤炭爲燃料,坩堝爲爐,同時以柳棍攪鐵,再利用水動力轉動模具轉盤,使得鐵水直接在模具上冷卻成型,再由水力初步擊錘,工匠進行打磨修飾。

朱由檢將這套設備命名爲“大明001號高爐”。

鋼鐵冶煉局每組一套“大明001號高爐”設備,每個工匠有不同的分工,效率自然比最初的串聯式鍊鐵快得多,而且成品率也提高不少。

每套設備可以隨時替換進行各類兵器大型零部件規模化生產,因爲只要換一套模具即可。

不過,現在火銃局和火炮局對於燧發槍和野戰炮還沒確定規制,也就使得鋼鐵冶煉局還不能根據火銃局和火炮局的生產要求進行燧發槍和野戰炮重要部件生產。

但一些實戰價值頗大的冷兵器如苗刀、倭刀以及長矛等則已經開始大量生產,因不用工匠長期進行燒鑄捶打,因而這些冷兵器的生產速度尤其得快,鋒利程度與韌度明顯比之前好得多,因爲可以隨時通過木棍的燃燒程度確定最佳含炭量。

眼下朱由檢的近衛軍光是前三個軍就已經有三十萬人,再加上其他幾個近衛軍報上來的新兵數目。

朱由檢的近衛軍一下子就有五十萬多的新兵,因而這個規模的軍隊新兵對武器的需求程度還是很大的。

而現在鋼鐵冶煉局提高了冶煉鋼鐵水平和質量後,每一個月便能產出十多萬把各類冷兵器。

再加上各地庫存的兵器,基本上前期新兵裝備冷兵器是足夠的,而且到以後完全是供大於求。

湯若望按照朱由檢的要求已經開始根據葡兵燧發槍和畢懋康的《軍器圖說》以及朱由檢的圖紙開始繪製出大明真正要用於野戰的燧發槍。

對於發射裝置,湯若望做了局部改進,整個槍機面呈現弧面,也就是傳授中的香蕉構型,藥鍋加寬和加深,火簾片也明顯加寬,火簾搖臂和鐵蓋都加厚不少,壓條板也同樣加厚,壓條板改爲指板式,以更加便於操作。

擊錘也充分考慮到槍械在戰場的實用性與長效性,將公雞型的擊發裝置改爲天鵝頸型,使得擊發效率更高,操作更爲簡便,不但如此,也取掉了葡兵燧發槍的一些花哨的裝飾,使其更爲平民化,而改了槍托,加了刺刀和照門準星。

整個燧發槍加上刺刀總長度達到七尺長,長度已幾乎超過成年男性身高。

不過,按照湯若望所確定的這款燧發槍在各方面預計性能已經相當於十八世紀初的歐洲水平,雖然他只是局部變動使得整個裝置更適合符合人體力學與防備風雨天氣影響以及使用壽命長度。

更何況,按照朱由檢的要求,這一款燧發槍是要作爲大明的制式武器,即統一每一個零部件包括槍彈的標準,因而超越這個時代還能更前沿些。

當然,這麼長的槍對於步兵而言沒什麼影響,對於騎兵而言明顯不利於馬上作戰。

因而,湯若望還得要繼續設計一款騎兵專用的燧發槍才行,不過這種騎兵專用燧發槍得要求槍管不能太長,但槍管太短影響設計精度與氣密性。

因而,要想不影響射擊精度和氣密性,得縮小槍管口徑,這得要鋼鐵冶煉局製造出更好的槍管來。

朱由檢在得知湯若望理論上繪製出大明步兵用燧發槍後,便命立即進行研製實驗,騎兵專用的燧發槍可先放在一邊,對於騎兵用的火器可以暫且用三眼銃,並對三眼銃的點火裝置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或許已足以滿足當前時代下的軍事需求。

眼看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崇禎十五年了,戰爭發生的緊迫性越來越明顯,朱由檢是不能再等騎兵和步兵專用的燧發槍都製造出來了,他只能先讓步兵裝備燧發槍。

材料優劣是槍械製造的基礎,湯若望與宋應星以及鋼鐵冶煉局和火銃局幾個老道的高級工匠組成了攻關小組,以最新的“大明001號天字高爐”爲鑄造設備,鋼鐵冶煉局第一組工匠承擔從鐵礦冶煉到槍管等較大零部件鑄造的過程,而火銃局最新組成的第一組工匠則否則負責將熟鐵鍛造與焊接成各類零件。

每一個部件都按照湯若望的圖紙標定的規格製造,火銃局的第一組每個工匠負責一個零件的製造,而火銃局的第二組則只負責組裝,第三組負責試用性能。

高爐裡的鐵水一出來就流入了塘中,鋼鐵冶煉局的工匠立即持着柳棍準備攪拌。

“先三根,燃到十有六七處時取出,做好記錄!”

宋應星必須確定好大明第一支主力裝備用的燧發槍的槍管最佳含炭量,因而在柳棍使用程度上,他就得開始嚴格記錄。

爲此,宋應星還讓人準備了稱量後的銅塊、鉛塊;一旦最佳含炭量的鐵製槍管還不能滿足燧發槍的效能,他準備嘗試利用合金製造出更好的槍管。

而且,在此之前,他都已經開始命人加入一些銅粉等金屬成分,知道有些合金已經具備更好的效果。

槍管一冷凝便由工匠開始取出,同時轉換模具生產鋼錠,然後進行冷卻,由火銃局最厲害的工匠立即進行精密零部件加工。同時,一組工匠則進行槍管篩選與修飾,確保槍管口徑和長度一致。

湯若望則死死地盯着製造火簾門的工匠:“擊發裝置乃此槍關鍵所在,不能有任何馬虎,如果過軟或者過硬都得指出來,厚度必須滿足我的要求,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差錯控制在我要求的範圍來。”

所有零部件製造完畢後則通過三十度坡度從竹製軌道(竹子表面光滑)落下,然後由最後的工匠進行組裝和檢查。

如此周而復始,反反覆覆,過了三天後,湯若望和宋應星兩人灰頭土臉地看着一把打磨光鮮的木柄燧發槍傻笑着。

“報告,火槍試用完畢,精準射程八十步,最大射程一百二十步!合格!”

底下的工匠作爲射擊實驗後將槍械交還了回來。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