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詐降

兵部尚書李邦華、戶部尚書倪元璐、寧武伯周遇吉等文武官員聽聞後立即聚集到了朱由檢這裡。

原本心態平和許多的百官們此時又都慌了起來。

右都督朱昭明先站了出來:“眼下闖軍就要兵抵保定,陛下您不能再滯留在保定城了,得趕緊離去爲好!”

她現在是皇上御妹,自然是比之前更在乎朱由檢的安全。

不僅僅是朱由昭,周遇吉也忙附和着懇求朱由檢立即離開保定。

就在此時,東廠提督王承恩突然跑了進來:“陛下,據報,武清、東安、永清三縣倶已不戰而降,闖軍田見秀部已進駐信安鎮,離霸州城不到二十里!”

百官聽此更是駭然!

何新更是直接不避忌諱地跑上案臺,拉起朱由檢的手,情緒激動地道:“皇爺,我們撤吧!”

朱由檢忽然地憤怒地一拍案桌,對着御馬監何新就吼了起來:“慌什麼!遇大事就如此張皇,作爲御馬監,日後如何統兵打戰,前朝魏閹雖與朕有嫌隙,但在這方面比你們強,同是內臣,多學着點!”

御馬監何新只好退了下來,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逾矩,竟然扯起了陛下的衣袖,心裡不由得一緊,見陛下並沒有提這事,復又感激陛下之寬宥起來。

朱由檢這麼一吼,使得百官們都不敢再胡亂說話,不禁噤若寒蟬。

但一個個臉上的憂慮之色依舊難以掩蓋。

遇大事而無靜氣,有滿腔忠勇卻無泰山壓頂而淡然的氣概,朱由檢對自己的這羣隨扈大臣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楊嗣昌、盧象升、孫傳庭、袁可立、毛文龍、滿桂等一時能臣梟將倶已離世。

如今的大明朝,能運籌帷幄或決勝千里者都已是寥寥無幾。

“朕現在有八萬官兵,保定城又非無堡可守,運河碼頭也在我們手裡,又有通州之糧,即便是劉芳亮部和田見秀部齊聚保定城下,也能堅守數月!何必如此慌張!”

朱由檢大聲說了幾句,就坐了下來。

兵部尚書李邦華被崇禎朱由檢這麼一吼也冷靜了些,腦袋自然也清楚了許多,忙道:“陛下,按照前方傳來的消息,劉芳亮部應該是在明日就能抵達保定城下,田見秀部則最早在三日後抵達保定城下,所以這兩部闖軍不會同時抵達保定城,我們可以藉此做做文章。”

“李愛卿說得對,這是一個時間差,而且是兩日的時間差!”

朱由檢回答後也有些感嘆,人在遇見緊急之事後還是冷靜些好,只要冷靜就能急中生智。

如今,李邦華就注意到這麼一個時間差的契機,這無疑可以給保定城的明軍一個各個突破的機會。

這時候,左中允李明睿見很多官員還在一臉懵逼中,思索陛下提到的時間差是何意思時,便直接先站了出來:

“陛下,之前李建泰已經早已準備投降闖軍劉芳亮部,但天道有還,奸臣李建泰在投敵之前則被我們所取,不過以微臣看,劉芳亮部此時未必知道李建泰部已被我們所取,所以,我們不妨繼續假扮成李建泰部,佯裝投降,騙劉芳亮入城相談,然後趁機拿下此人,則劉芳亮部十萬大軍必會不攻自破!”

朱由檢不得不承認,李明睿的想法很大膽,不愧是年輕一點的官員,就是敢想敢幹。

但這時候,戶部尚書倪元璐對此表示反對,他並不希望讓八萬官兵留在保定城對戰闖軍劉芳亮部,在他看來,即便到時候可以趁敵不備擊敗闖軍,但此次面對的劉芳亮部是十萬之衆,而八萬近衛軍肩負着保護皇帝朱由檢南遷的重任,所以倪元璐不同意讓八萬近衛軍留在這裡冒這個險。

很多大臣也附和倪元璐的提議,他們只想着跟着崇禎朱由檢立即南撤到南方去,這樣就省得提心吊膽地面對闖軍的追擊。

但朱由檢最終決定接受李明睿的提議,決心要在保定城實施這一計劃。

兵部尚書李邦華倒對李明睿提出的策略表示支持。

因而,朱由檢便讓他假扮成李建泰,在保定城城頭上掛起李字大旗。

同時,王承恩則假扮成杜秩,讓東廠番子假扮成自己的家丁,連夜送了投降書去見劉芳亮。

這一路上,主動投降闖軍的明朝降臣並不少,因而劉芳亮並未引起警覺。

更何況,這次要求投降的還是一位內閣大學士,這讓劉芳亮很興奮,畢竟內閣大學士乃是明朝最頂級的大官。

招降這樣的官員也算是大功一件。

所以,劉芳亮興奮之餘也就沒有多想這裡面有沒有詐。

劉芳亮部也不知道保定這幾天發生的事,也就更加難以想到這保定城裡不僅僅是有一位內閣大學士那麼簡單。

次日一早,劉芳亮部的十萬大軍便已抵達保定城下。

說是十萬,實則真正的百戰精兵不過兩萬,而大多數都是輔兵或者是明朝降兵以及裹挾來的流民。

因而,闖軍劉芳亮部的十萬大軍是很散漫的,到了保定城下,便直接叫囂起來,大喊明軍開城門。

而這時候,假扮成李建泰的兵部尚書李邦華則出現在城牆之上:“前明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李建泰乞降左營制劉將軍,還望將軍善待城中官民。”

劉芳亮當即大笑:“那自然是,但請放心,本將只殺貪官污吏,不害平民百姓,爾等最好速開城門,否則本將必將強攻此城,到時候爾等附明逆臣都得死無葬身之地!”

李邦華見此便命人開城門,並打出“大順”旗幟。

劉芳亮見城門開始緩緩開啓,吊橋也慢慢放了下來,便也很是欣慰,他知道保定是漕運重鎮,素來富庶,因而如今他已經開始期盼着能入城發一筆橫財。

尤其是,當他想到劉宗敏跟着陛下李自成在京城拷打百官大肆搜刮錢財,而他自己卻連湯也喝不上一口,要奉命在京畿一帶追擊崇禎朱由檢時,他就更加盼望着能在保定城多撈點錢財。

見城牆上還掛起大順旗,劉芳亮也就更加鬆懈,忙率領兩萬闖軍主力先進入了保定城。

多謝書友121026094710781的500書幣打賞,成爲本書的第一個學徒

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
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