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

朱由檢知道這滿清使臣一來肯定會引起一陣朝野轟動。

南方官員必然以各種理由支持議和之舉,以此達到維護自己南方利益和避免武官進步做大,勳貴集體擴大的目的。

即便是從奪嫡的角度來講,也沒多少官員希望定王藉着北伐壯大勢力。

但這些反對者也只能用各種理由間接地反對,不能直接說不能北伐,也不能說一旦議和就要永久地偏安南國。

畢竟收復北都乃大明帝國的思想共識,也是帝國統治的核心理念。

朱由檢只要一旦否決議和,統治階層內部自然不會再有反對議和的意見。

但現在,朱由檢需要了解一下南方庶民階層的民意,瞭解一下他們這些社會基層對於北伐的意見。

以他現在的皇權可以不尊重統治集團的意見,但不能不尊重社會基層民衆的意見。

而社會基層的意見雖說最根本的也是和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有關,但更多的是在於輿論的宣傳引導。

以國庫的收入完全可以支撐北伐戰爭,朱由檢也不會再加徵百姓一分一釐的稅賦,因而對於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沒有太大的影響。

即便啓動了北伐戰爭,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供應而影響到農業生產,但朱由檢現在已經通過削藩進一步解放了許多庶民的生產力,加上對墾荒的鼓勵,從大明崇禎二十一年起,大明皇莊和戶部管理的自耕農數量也大幅度增加,因而也不會給大明農業生產造成太大的負擔。

“你說收復北都打韃子的事嗎,我說公子,這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有什麼關係,那是皇上決定的事,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只管自家田地的收成便是了。”

“我是北方逃難來的,要是韃子可恨,自然是可恨的,家人都被他們殺了,我也想官兵打回北方去給我們報仇,但我現在這裡也安了家,那份恨也快淡了,若朝廷不打回北方,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自然也沒法子。”

“誰不想王師北定中原,可如今有誰把這個真正當回事,官府忙着四處收稅,百姓忙着四處找活,大家都說天下太平了,趕着趟兒的往秦淮河的那些姑娘們身上砸銀子呢,你看看這人來人往的,如此冷的天又下着雪,都還是這麼個熱鬧非凡的光景,往日比這還要繁盛呢。”

出了正陽門,沿着去秦淮河的路上,微服私訪的朱由檢問了好些人,最終也算是知道了,這些南京城的庶民們既有對國家統一的信念淡漠的,也有希望國家統一但很是無可奈何的,而且還有好一部分人是當年來自北方的移民。

這些人對於收復家園的執念依舊還有,但朱由檢不知道如果再過個十來年,會不會被生活的瑣碎給淡化掉。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百姓對於統治階層的苟且偷安其實是反感的,似乎覺得朝廷收稅後全讓這些達官貴人把銀子用在了享樂上。

若不是這些庶民們覺得自己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只怕朱由檢都覺得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是不是加大了階級矛盾。

“看來百姓們對於我們很失望啊!”

朱由檢嘆了一口氣,便看向了近在眼前的秦淮河畔,揮袖如雲與摩肩接踵八個字形容眼前之景再恰當不過。

“走吧,去光華日報報社,另外着馬吉翔來見朕!”朱由檢說着便轉身而走。

歷經四年的發展,此時的光華日報已有了很大的規模,印刷設備也已經改進爲手搖式齒輪轉動印刷機,印刷效率與質量也大幅度提高,整個光華日報的報社機構已佔據了南京城的整整一條街,而從事報社工作的職員已達數萬人。

不但如此,光華日報已有了自己的傳媒學堂,專門招收一些貧困少年來進行專業培養以補報社之人力需求。

除此之外,光華日報也有了自己專門研製印刷設備的基地。

整個報社也已同大明軍械所一樣是一個報社、傳媒學堂、科研爲一體的綜合傳媒基地,從新聞的採編與傳播和撰稿以及收稿審稿校正發行都已有自己的一套流程。

這裡面自然有李香君、柳敬亭、陳洪綬等的功勞,也和這個時代本就是報業開始興起的時代有關,當然也與大明機械製造業的改進有莫大的關係,而朱由檢也在這裡面施加了不少影響,畢竟如今這光華日報都還是算皇家資本企業。

李香君如今已經是大明的傳媒大亨,儼然爲一方鉅富,氣度自然不凡,外界只知她與內廷大佬關係很大,卻不在她背後的真正靠山是崇禎帝朱由檢。

不過,她現在也已快有三年沒見過崇禎帝朱由檢,她如今能記得的就只有崇禎十八年揚州大捷後自家皇帝陛下與自己在揚州城的那一次魚水之歡。

有時候夜深人靜時,李香君也會時常懷念起朱由檢的狂野來,即便是如今寇白門登門來拜,她從寇白門口裡得知自家陛下朱由檢在河南的點點滴滴後也是興奮不已。

“是嗎,陛下竟說如若輸了便帶你進紫禁城!”

李香君在寇白門說後不由得指着寇白門捂嘴而笑:“但是賭輸的是你,所以你現在就只能看着紫禁城不能進了,甚至放着去湖廣做戰區四品醫官的高位不要跑回南京,你不會真以爲陛下會想起你不成。”

“想不起沒關係,我寇白門一生行事管別人怎麼說,自然是想來便來想走便走,聽說你現在和柳君她們弄這報社刊物什麼的風生水起,連朝中高官們皆不敢得罪,我倒也想見識見識”。

寇白門說着便拿起一張新出的報刊:“建虜求和——當今大明欲做昔日之南宋乎?難怪你們這報社銷量好,就這樣的朝堂政事也敢訴諸於報紙上點評,也不怕被廠衛的人抓去!”

“東廠的人才不管呢,我們這些撰稿的編纂都是在東廠備了案的,跟朝堂上的言官一樣我們隨便言論都行,只要不惡意詆譭就沒事”,李香君正說着,便聽得外面傳來笑聲:“大明要想不偏安,你們也得盡一份力,這個社論題目寫的很好。”

“陛下,你來也不提前告知一聲”,李香君笑着將朱由檢一行迎進了光華日報總社基地,朱由檢見她依舊嫵媚如初,玲瓏若玉,頓時心情也舒暢了許多:“此次來這裡也不是閒談,朕現在得讓你們協助東廠辦件事情。”

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
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