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

既然來到了淮安。

朱由檢就不得不祭祀一下自己朱氏先祖的陵墓。

但朱由檢沒有弄得多麼隆重,只是讓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和兵部尚書馬士英陪同而已。

不過也因此,他才發現原來淮安府城外竟有這麼多鹽鹼地。

朱由檢拾掇起一塊乾硬的泥土:“各地氣溫如何,可有大災發生,雖說如今是亂世,軍政乃第一要務,但民生也不可忽略。”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既然負責情報收集,朱由檢也讓他安排收集各地氣候變化和天氣狀況的情報採集點。

吳孟明記憶力倒也不錯,也沒掏出隨身本子,便直接簡明扼要地彙報起各地的狀況來。

“今年十月的氣溫比昨年的十二月還冷,陛下,你看,淮安府現在都已開始有積雪,而在山西、北直隸等地方早已雪壓三尺,好幾處都發生了雪災,如今北方戰亂,自然也就沒有官府賑濟,凍死餓死百姓無數,即便漢中一帶也開始發生大冰凍,就在昨日,微臣剛剛得報,陝西發生了大冰凍,餓殍遍野。”

吳孟明說後,朱由檢不由得哈了一口氣,搓着手在僵硬的地上跳了幾下,以驅走嚴寒。

馬士英也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如今這天氣的確是越發的詭異,饒是我們在南方尚且受不了這苦寒,何況單衣薄被的百姓們,陛下,如此看來,微臣越發篤定建奴不會滿足坐擁北方半壁江山,眼下北方無糧可打,無民可劫,他們不南下,何以維持根基。”

“眼下即將進入寒冬,韃子也怕冷,在明年開春之前,他們應該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李自成估計也得打糧過冬,只要李自成不動,左良玉也不會動,也就是說,今年冬天至少是可保無虞的,但明年春天開始,只怕就不只有一場鏖戰了。”

朱由檢這麼一說,馬士英和吳孟明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馬士英依舊不忘了黑東林黨一把:“只是,江南的士紳們依舊還是歌舞昇平,忙着辭舊迎新,聽說蘇州、杭州等地已經開始辦花會,全然把眼下的危局拋在了腦海,還諷刺時政,真是其心可誅!”

“傳旨給高傑和孫時綸以及應天府尹成德,眼下北方戰亂加嚴寒,肯定有大量流民擁入,務必維持好治安,讓東廠注意審查敵人細作,不可大意!謹防有人藉此煽風點火,不讓我們過個好年。”

說着,朱由檢又對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說道:“眼下主要戰略是聯寇平虜,不過李自成此人一旦做了皇帝,肯定不會歸附於朕,即便他願意,百官只怕也不願意,如今李自成得罪了全天下的士紳,不死不可,此人不死,闖賊就依舊是鐵板一塊,你派幾個可靠的人,最好在李自成南下湖廣之際將其暗殺!”

說着,朱由檢又對馬士英吩咐道:“現在兵部可以派出使者與闖軍各部接洽,表示一下好意,眼下正值寒冬,送些糧食銀子什麼的,如果有歸附闖軍的降臣,告訴他們,只要拉起一支闖軍歸附大明,朕會給他記功,不再青史上留下他投敵之名聲,可以讓在朝諸公給自己認識的投敵同僚聯絡一下感情,這個錦衣衛可以幫幫忙。”

“另外,李巖這個人謀略過人,李自成能從一介流寇一度成爲天下之最強者,與他不無關係,既然眼下他和李自成有嫌隙,錦衣衛不妨暗中加把火,千萬不要讓李自成殺了李巖,找準機會將他拉攏過來,告訴他,朕可以把大元帥府的參謀本部給他做總長,同時可拜侍郎尚書之官。”

朱由檢說後,馬士英不由得說道:“陛下,闖賊不過是流賊而已,陛下您能摒棄前嫌,招撫他們,赦免其罪,便已是天恩,何必還如此禮遇一區區李巖,他即便再有些謀略,也不過是一草寇而已。”

“馬士英,你這人有宰相之慧卻無宰相之度更無宰相之遠見,記住,身爲內閣閣臣,執掌兵部的重臣要有包容百川之胸懷,建奴多爾袞收吳三桂等人,用王爵爲餌;一區區侍郎尚書而已,何足掛齒,你若是再把精力放在內鬥和挑撥離間上,朕可以把醜話說在前面,到時候朕不介意要了你的腦袋,以儆效尤!”

馬士英聽朱由檢如此說,不由得戰慄了一下,忙道:“微臣知罪!”

朱由檢不知道吳孟明能不能暗殺李自成成功。

不過,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早點死,而不是等到明年五月纔在九宮山被當地地主殺死。

至少,現在讓李自成死的話,李自成的闖軍精華還在,且趁着建奴現在攻勢放緩,可以促使更多的闖軍歸附到大明這邊,而不是投降韃子。

而且這樣的話,有利於大明官軍和歸附的闖軍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整合,這樣在以後的對抗韃子的戰爭中也就更好發揮戰鬥力。

原本歷史上的南明很多時候之所以一敗塗地,就跟大明官軍和投附的農民軍彼此不和有關。

……

周遇吉、劉芳亮、何新、李邦華、李明睿、路振飛六人被朱由檢召集到了御前。

這六人算是現在朱由檢的核心嫡系。

除了路振飛以外,都是隨朱由檢南遷的官員。

而朱由檢現在將他們召集到御前自然是爲了眼下的淮安練兵一事。

據李明睿奏報,眼下應徵者已達六十萬,朱由檢聽此便果斷下旨停止募兵。

“整整六十萬人,自然不能全部留下,將淮安府的所有文吏和能識文斷字的都叫來,同時再去揚州找,先將這六十萬人中具備童生以上功名的統計出來,再將具備一定武藝或者以前是官軍主力士兵,比如孫承宗、盧象升、孫元化、袁可立、孫傳庭等部下的統計出來;其他的人再進行體能測試,按照朕讓兵部制定的一套篩選考覈流程來。”

朱由檢旨意一下,底下的人便開始緊鑼密鼓的執行起來。

整整六十萬人的統計自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好在,朱由檢讓東廠的人幫忙協調,整個淮安府、揚州府的讀書人都被抓了來,開始協助進行文案工作。

再加上,在此之前,李明睿便已經再做應徵者登記,所以速度倒也比較快。

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
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