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

但現在的近衛軍第三軍在滿清第二次南征時承擔了殲滅滿清的主要任務,損失相對較大,且在整編近衛軍第七軍時,近衛軍第三軍調離升遷的老兵和基層軍官最多。

因而使得現在的近衛軍第三軍很多士兵皆是新兵,近衛軍第三軍的戰力也就還沒有達到他最巔峰的狀態。

儘管如此,近衛軍第三軍在北渡黃河依舊錶現出非凡的戰力。

近衛軍第三軍兩個主力兵團一渡過黃河便便迅速往原武和陽武兩個方向進軍,其中第二兵團在三日內便佔據原武縣城,第一兵團在兩日內便迅速佔據陽武縣城。

然後,近衛軍第三軍兵分兩路,第一兵團則由陽武向封丘和延津方向前進,順勢準備進入衛輝府內,負責收復衛輝府;

第二兵團則由原武向武陟縣進攻,負責收復懷慶府。

一旦衛輝府和懷慶府收復便意味着整個河南就只剩下彰德府還在滿清手裡。

雖說崇禎二十年的滿清第二次南下伐明之戰已經結束,但滿清統治區內的河南懷慶、衛輝、彰德三府並未完全恢復元氣。

首先是因爲戰爭和自然災害導致了大量人口流失,使得如今近衛軍第三軍進入河南北部幾個富庶的州縣都幾乎看不見人煙,一些看上去店鋪挺多的集鎮街道都荒蕪得只有雜草或者時不時從廢墟里探出半個腦袋的野狗或野狼。

而相比於僅一河之隔的開封府與歸德府,因爲在大明統治之下且在一系列水利工程和分配流民土地鼓勵恢復生產的措施後,這一帶的田壟裡早已可見無垠的綠色麥苗。

其次,滿清已成了驚弓之鳥,對於這些地方也已無力管轄,即便是滿清地方官府也再也有沒有信心去做些利國利民的事,則抓緊斂財或者在蕭索的城池裡能混一天是一天。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攻下陽武和封丘兩座縣城時,這兩座縣城的知縣皆是不戰而降,甚至主動開了城門。

近衛軍自然沒有輕饒這些爲滿清賣過命的人,儘管他們現在選擇了投降,但不算是倒戈。

但也因此使得接下來的戰役中,清軍也不敢再輕易投降,許多州縣開始選擇抵抗,但往往也聚集不起多少人來守城。

最終使得近衛軍第三軍北渡黃河後完全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而近衛軍第三軍自己的後勤運輸也只能從在開封府調一些民夫來,因爲無法在當地僱傭的百姓,只能多一份擔負民夫長途趕路的花費。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地方沒有百姓,因爲長久以來深受滿清官府的剝削壓榨對於官軍已經採取不信任狀態,即便是近衛軍無論如何強調他們是守紀的官軍也不行。

真正給近衛軍第三軍形成挑戰的是這些結寨自保的地主武裝。

因爲身處亂世,一個村子的人在族長或鄉紳的帶領下結寨自保自然是無可厚非是不得不而爲之的事,但這些地主武裝又是非官府控制的實權勢力,對中央王朝的統治有很大的挑戰。

甚至這些地主武裝在自己村莊是良民但面對別的村莊又化身爲匪寇,其目的自然是爭奪田地,但也正是這些地主武裝纔是導致整個河南北部依舊治安混亂的原因。

因而近衛軍第三軍不得不派出官兵剷除這些地主武裝。

同近衛軍第一軍在北直隸所做的事一樣,以懲辦漢賊的名義將大部分鄉紳除掉,對於庶民則利用從鄉紳掠奪的利益分配給這些庶民拉攏庶民階層支持整個近衛軍,使得北方大部分地主鄉紳孤立無援,而被近衛軍成功一個個剷除。

但也因爲此使得這些士紳和滿清官府更加團結的抱在一起,一些地主武裝開始主動聯合清軍抵制大明近衛軍的北伐。

此時的衛輝府城便是如此。

衛輝府知府向得恭本在得知近衛軍渡黃河時就已無意再守,準備棄掉官職逃回山西,但此時懷慶府的滿清舉人宮照律帶着一干士紳則攔住了向得恭,要求向得恭死守衛輝府爲大清盡忠,不能丟棄滿城百姓。

甚至宮照律還帶着一干鄉紳糾合了兩萬人聚集府城準備抵抗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的進攻。

衛輝府知府向得恭無可奈何只能下達死守衛輝府爲大清盡忠的告示,開始打開府庫,招募兵勇。

甚至,衛輝府知府向得恭還不得不向滿清朝廷寫了奏疏,請求滿清朝廷授予宮照律官職。

不過,向得恭對於死守衛輝府沒有什麼積極性,一切都乾脆交給了舉人宮照律。

宮照律很是積極,每日必親自上城查看情況,還寫了血書表示要誓死爲大清而戰,宣揚大明之近衛軍乃最殘暴的軍隊,一入衛輝府必染血洗衛輝府,對於城中流傳近衛軍對庶民分配田地之言的人逮到就直接處死,甚至直接掛在城樓上震懾城中百姓。

城中百姓也不知道近衛軍第三軍虛實,且素來對官軍也沒什麼好感,因而這宮照律這麼一宣傳,大都也認爲近衛軍若佔了衛輝府或許真是一場災難。

“這衛輝府的府城居然不是開門迎降,關得如此緊閉,看起來似乎要死守到底,這是誰給他們的勇氣!”

近衛軍第三軍總兵官劉芳亮看了一會兒衛輝府城的城樓後就取下單筒望遠鏡,退回到了自己的指揮營帳裡:“通知下去,第一兵團兩個炮兵營給本帥可勁的轟他幾下,騎兵營準備,這衛輝府的知府既然要較量,我們就奉陪到底!”

此時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已集合了兩千門步兵野戰炮重型炮和輕型炮,其中線膛步兵輕型炮都有三十門,重型步兵野戰炮十二斤炮都有十門,炮口皆對準衛輝府府城。

“一號炮位準備完畢!”

“二號炮位準備完畢!”

“三號炮位準備完畢!”

……

一連串的喊聲在荒蕪的原野上喊着,一門門火炮開始噴射着火舌,實心鐵彈和開花彈漫天地衛輝府府城呼嘯而來。

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
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