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

這是朱由檢沒有想到的。【.aiyousheng】

他本以爲自己帶走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他的愛妾陳圓圓,從而就可以避免李自成麾下大將劉宗敏虐待其家人。

也從而避免吳三桂投降建奴,而給建奴侵略中原以可乘之機。

可是,朱由檢沒有想到的是,即便他這個皇帝不嫌累贅地帶着吳三桂父親吳襄和愛妾陳圓圓南撤。

即便他這個皇帝已經加封他吳三桂爲平西伯,並三令五申讓他不要投降建奴。

甚至,朱由檢都已經表示可以接受他吳三桂投降李自成。

但吳三桂還是投降了建奴!

還是選擇做了漢0奸!

朱由檢對此表示很不理解。

但細想之後,卻又覺得是有理可循。

吳三桂是當世梟雄,自然是不可能因爲自己父親和愛妾被執而選擇投降建奴,他投降建奴的根本原因還是建奴多爾袞給他的利益更大的緣故。

如果,朱由檢所料不差,吳三桂此時已經是建奴的平西王。

而李自成和劉宗敏等闖賊只是很冤枉地背了一個鍋而已。

吳三桂要引清兵入關,而拒絕李自成的招降,只能以李自成破其家爲理由,而獲得同樣被李自成戕害的士紳集團的支持。

儘管吳三桂知道自己父親吳襄和其愛妾陳圓圓沒有在李自成手裡,而是在自己這個大明皇帝手裡。

但吳三桂還是得以此爲藉口。

吳三桂是不能以自己這個皇帝爲藉口的,畢竟自己之前是他的君王,吳三桂若直接以自己搶奪了他的愛妾爲由造自己的反會被全天下的人唾罵,說他背主棄君。

而他現在硬要說是李自成害了他的家人,他要引清兵入關爲父血仇,爲皇上攘除流賊。

朱由檢對此也是沒辦法。

至始至終,吳三桂都是在利用自己這個皇帝爲他自己的無恥做掩飾。

而自己這個皇帝卻並不能控制住這個山海關總兵官。

這讓朱由檢感到很憋屈。

當然,李自成則比朱由檢更冤。

至始至終,李自cd沒有讓劉宗敏碰吳家,而且吳家的家人已經被自己這個皇帝帶走。

他吳三桂卻倒打一耙,說李自成害了他的家人。

但偏偏被李自成害的不淺的士紳們都信了。

朱由檢不介意他吳三桂這樣玩弄李自成,但他很生氣的是,吳三桂居然打着救主勤王的旗號。

“陛下,平西伯現已領建奴八旗兵入關勤王,說是要除掉闖賊,奪回國都,拯救陛下!”

戶科都給事中武傲寧臉上帶着喜悅地將邸報遞給了朱由檢。

看得出來,這位都給事中以爲這是一則好消息,要不然臉上也不會洋溢着喜悅。

不但是武傲寧感到欣喜,連帶着兵部尚書李邦華都很高興地道:“陛下,平西伯吳三桂領建奴入關,無疑對我大明是一大助益,到時候只怕李自成部徒與吳三桂等人爭奪,而無暇顧及我等,無疑是一件利好之事,陛下可以勉勵這平西伯和建奴攝政王多爾袞幾句,約定共攘奸賊!”

隨同兵部尚書李邦華的其他大臣也忙附和起來。

這些官員都是士紳階層,對於李自成本就不感冒,更何況李自成還大肆拷打官紳錢財,連帶着他們這些隨扈官員留在京城的產業也被搶掠一空,所以這些官員一聽到吳三桂和建奴八旗兵入關要協助大明攻擊李自cd是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

甚至有官員提議不必南下了,只要等平西伯和建奴八旗摧毀李自成大軍,到時候說不定陛下還能提前還京。

“好什麼!這叫引狼入室!不但不能停止南下,還得加快南撤速度!”

朱由檢當即否認了李邦華等一大批文官的幻想。

“自古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建奴攝政王多爾袞素來有奪天下之志!李自成本是家賊,即便再有不道之處,也是我華夏子孫,江山即便換了顏色,我漢人依舊是這天下的主人;但讓吳三桂那廝放建奴入關,讓攝政王多爾袞得以有奪天下之機,日後若是神州陸沉,天下爲胡人所據,我們漢人還能如何生存,南宋之訓尚且不遠,爾等還想再做四等子民不成?”

朱由檢的質問讓一干官員都陷入了沉默。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作爲士紳階級出身的他們,這些官員自然是對李自成仇深似海,在聽到吳三桂領建奴入關剿除李自成時便想當然地認爲這是好事,至少可以除掉害得自己家財散盡的李自成。

人總是往樂觀的方向想,這些官員也不例外,階級的侷限性讓他們的思維陷入了一種狹隘的地步。

而朱由檢的話無疑是一記焦雷,炸響在他們耳畔,讓他們不禁振聾發聵。

“陛下說得對,自古漢賊不兩立,到時候李自成是除了,卻引入了建奴這個更兇狠的賊,諸位想必也知道建奴八旗之精悍,之前尚且有山海關擋着,建奴八旗近不得中原一步,如今吳三桂那個大漢0奸,竟投降建奴,還帶建奴入關,這難道不是讓我大明處於既要面對闖賊又要面對建奴八旗的更危險的境地嗎!”

左中允李明睿站了出來,第一個選擇了支持朱由檢的觀點。

兵部尚書李邦華此時也迴轉過神來,忽然意識到這的確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忙慌里慌張地直接跪了下來:“微臣昏聵有罪,險些害了陛下,害了我大明江山社稷,如今既然建奴已經入關,還請陛下速速南下!不可再做一步停留!”

周遇吉等官員也忙跪了下來:“請陛下速速南下!”

朱由檢感到很失望,自己這滿朝文武中,沒幾個是有戰略思想的,一個個聽風就是雨,開始聽到吳三桂引八旗兵入關攻打闖軍時一個個高興的不行,如今聽自己這麼一說,又都慌張的不行。

朱由檢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帶着這幫豬隊友重新讓大明崛起。

好在朝中還是有幾個明白人,至少是不笨,自己能一點就懂。

國中無大將,只能李邦華做兵部尚書了。

“加快南撤速度是對的,但是爾等就不能淡定一點?如今吳三桂部和建奴不過剛剛入關,還在和李自成激戰呢,爾等就如此驚慌,也不想想,即將進入的山東地界還有個聽調不聽宣的劉澤清,萬一此人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位又將陷朕於何地!”

朱由檢這麼一喝問,一干大臣這次意識到自己的確衝動了,沒有想得更遠。

兵部尚書李邦華更是羞愧地匍匐在地:“臣等無能!”

“臣等無能!”其他官員也跟着附和,現在他們是真的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能,從京城一路南撤到這裡,除了在祭祀通州死難官民和整編工作發揮了價值外,大部分文官都沒有做出半點貢獻。

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
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