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

朱由檢拿過奏疏仔細看了起來。

看了後,朱由檢對此頗感到有些驚訝,

他不明白這一次抵禦滿清勝利的功績爲何會被文官們如此重視,竟然希望自己以此祭祀孝陵。

因爲之前第一次抗擊滿清勝利後,文官們都沒有建議自己祭祀孝陵,爲何這一次又如此看重,甚至說是可以告慰天恩祖靈的大功績。

常言道,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朱由檢不覺得這奏疏上的內容僅僅是讓自己祭祀孝陵那麼簡單。

朱由檢想了想覺得這些文官們故意誇大這次大明戰勝滿清南下的功績明面上看起來是在奉承自己,但實際上只怕是想借此捧殺自己,讓自己自認爲自己這個皇帝已經做的很好,其功勳已足以比得上堯舜,至少是可以向太祖朱元璋交卷的。

而這些文官這麼做的目的只怕只是爲了讓自己打消北伐的心。

但朱由檢沒想到的是,這內閣票擬居然這次這麼快,連帶着司禮監也披紅得這麼快,看得出來,內閣和司禮監這種內政中樞部門已經有很多官員不想再北伐了。

“也罷,批了就批了吧,着禮部安排就是”。

朱由檢沒有阻止內閣和司禮監這個決議,因爲現在只憑這份奏疏還沒辦法完全看出這些文官的目的,朱由檢便想着來一招就坡下驢,這一次先答應下來一些文官們的這個諫言,讓這些文官們誤以爲自己真的有些志得意滿而想着告慰太祖然後好苟安於南方,這樣便會可以知道這些文官們的下一步舉動。

作爲皇帝的朱由檢就不相信沒有一個不想北伐的文官,沒有一個此時不想站出來制止這些文官們想苟且偷安的想法。

朱由檢覺得只有讓這些文官們撕起來纔算達到自己趁着文官集團內鬥而達到自己進一步改革大明利益結構的目的。

甚至,朱由檢還直接向盧九德說道:“這個叫成鈞的頗懂仁孝之道,將其提拔爲少詹事吧。”

等到了祭祀這天,朱由檢很配合的按照禮部安排的儀式進行着對朱由檢的祭祀,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孝陵,但此刻在這春0光微露的日子裡,他還是頭一次來祭祀孝陵,看着朱元璋的樣子,朱由檢也不禁暗暗笑了起來。

朱由檢一邊按照儀式給朱元璋行禮一邊暗自唸叨了起來:“朱元璋啊朱元璋,你的大明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可不能怪我,若不是朕費盡心機才保得了這半壁江山,不然以你那些子孫的能力,早在三年前,你的大明江山就被敗得差不多了。”

“而如今倒好,你的這些子孫們還不知道感謝朕,卻還跟朕唱起對臺戲來,不過,你放心,朕會替你收拾收拾你的這幫不肖子孫的!”

朱由檢說要收拾朱元璋的不肖子孫自然指的是潞王朱常淓和福王朱由菘等藩王,他可不會被這些文官集團們牽着鼻子走,他現在對於北伐之事只保持緘默,但對於如何改造藩王卻是他一直在關心的事。

不過,就在朱由檢完成對孝陵的祭祀後不久,朱由檢就又收到了一封奏疏,該奏疏則來自國子監祭酒許珂,內容卻是說陛下朱由檢住的宮殿沒有重修,皇陵未有開建,如此讓百官心境難安等等。

朱由檢看到這篇奏疏算是更加確認了,確認這些文官是想讓他把注意力都轉移到修葺宮殿和修建皇陵上來,言外之意還是想淡化北伐的思想。

不過,這一次,朱由檢選擇的是留中不發,他再也沒有給予這些不想北伐的文官們一個明確的信心。

而此時希望北伐的官員在見到朱由檢這個舉措後開始認爲崇禎帝朱由檢還是有進取心的,還是想北伐的,不然爲何對於重建宮殿和皇陵這樣的重要事務依舊不關心還直接留中不發。

因而,希冀朝廷可以北伐的官員也開始上了奏疏,第一更上奏疏的就是左都御史陳純德,陳純德直接提明說望天下人勿要忘了還有十二處皇陵還在北都無人照料,如同北都一樣被胡人佔據,身爲人臣不應苟安於江南當應儘早北伐,收復北都以重振大明等言。

陳純德這麼一說,不希望北伐的官員自然是不敢明着反對北伐的,但還是找了藉口說應該暫緩北伐,理由則是現在大明剛剛經歷大戰且西南戰事未停,朝廷應該在這段時間內與民休息等等。

支持北伐和要求暫緩北伐甚至不希望北伐的兩派官員開始吵了起來,不過朱由檢這個皇帝並沒有參與,他現在只想着利用兩派文官間的這個矛盾如何解決藩王的問題。

潞王和福王自然不必說,其本人和其家族都是要被處決的,而其他沒有跟着起事的藩王,朱由檢的想法是將這些藩王全部安置回京,但其封地並不取消而是準備重新安排。

“如今這些藩王在外地,雖說不參與地方政務,但也沒起到替朝廷牧守一方的作用,反而容易被小人挑唆鬧事起兵,威脅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如今這潞王和福王便是這個例子,因而本官的意思是將這些藩王全部召回京城,這樣也好監管。”

朱由檢這麼一說,內閣首輔高弘圖先站了出來說:“陛下,我大明之藩王其實在起兵造反方面對朝廷的影響並不大,畢竟他們也沒有兵權且他們無論怎麼做都是非正義的,微臣以爲他們真正威脅我大明的還是他們所佔據的良田,這些藩王手裡的良田實在是太多,但又都不繳納賦稅,所以微臣以爲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這些藩王佔據的土地還給百姓。”

“這個朕已經想好了,這些藩王有多少的土地,朕就給他們用十倍的土地去換”,朱由檢說道。

內閣首輔高弘圖和戶部尚書劉萬春都驚訝了,劉萬春更是驚呼了起來:“陛下,我們之前不是說藩王最大的弊病是佔的土地太多嗎,怎麼您還要用十倍的土地換啊?”

“朕說的是這十倍土地是這裡”,朱由檢點了點坤輿萬國全圖裡美洲和大洋洲的位置說道:“可以把桂王的領地改封在這裡的某個地方,可以把唐王的領地該封在這裡,這些土地廣袤無垠別說十畝就是二十畝朕也捨得換。”

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
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