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

從應天巡撫白允貞和大明中央銀行行長楊名深這裡,朱由檢看到了大明管理集團與資本集團的矛盾與共同利益。

但他現在還沒辦法鑑定誰纔是更符合大明利益的一方。

代表大明官僚集團的應天巡撫固然行了加稅之政甚至有些保守,但卻並未忘記照顧一等公民的利益。

而代表資本集團的楊名深則也並未是爲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感到焦慮,而是爲大明商戶依舊被官府管束而導致發展速度受到阻礙而焦慮。

朱由檢決定再仔細看看現如今的大明世界。

他來到了南京城的外城區,這裡是庶民與小商戶的聚集區。

一家玻璃小作坊外這時候卻聚集了許多人,朱由檢不由得走了過來,卻看見一隊官差正打砸這作坊裡的薄玻璃成品,還把一些庶民綁縛了起來。

沒等朱由檢說完,一旁的應天巡撫先紅了臉:“去把應天知府給本官叫來!”

朱由檢拉了一名百姓過來,塞了一塊銀元:“敢問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應天府有專門查牌的官差,專款商鋪和作坊有沒有正牌牌照,但其實就是來要錢的,要兩百銀元買一張牌子,這家人不肯交就被打了,說是違法行商,要被拘押起來!”

百姓們說後,朱由檢沒說什麼。

但這件事卻讓他意識到一個急需立即改變的事,那就是這些官府的行政官員的執法權自己是否應該將此剝奪掉。

應天巡撫的加稅說明了稅率是由官府決定的。

但現在行商的資格也是被官府決定的,甚至還被官府拿來作爲勒索敲詐的工具,原因就是官府有執法權。

使得這些官府有權力不分青紅皁白直接拿人。

應天知府這時候趕了過來,應天巡撫白允貞明顯是個脾氣暴躁的,爲不能讓陛下不歸罪於自己,當場給了這應天府尹一巴掌:“誰讓你這麼幹的!”

應天府尹看前面的情況也知道了發生了什麼,笑道:“撫臺息怒,這不商稅今年短了點,想補點,下官這也是爲了商業秩序啊,總有些劣商抗法,下官也是無法呀,只得手段強勢點,讓他們蹲幾天班房也就老實了。”

朱由檢知道這應天府尹所說的班房爲何物,一般而言,很多衙門抓的人並非是真的犯了罪,因而羈押進牢裡是不符合刑獄程序的,是故會有一班房來羈押這些違背了行政命令卻又沒犯罪的人。

但朱由檢不由得想到,如果任由這些官府如此隨便執法,利用手中權力將庶民肆意敲詐勒索,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即便把很多農民從土地上吸引到了城裡,但也依舊促進不了大明工商業的發展。

大明的商戶是不是依舊會遭受着這些官府的盤剝而從而影響着整個大明向前發展的步伐。

朱由檢不知道此時的英國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

他知道這個英帝國是原本歷史上第一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西歐強國,因而他一直擔心大明還是會在體制上落後於英國。

如今看見官僚集團即士大夫們依舊能利用權力盤剝着工商戶的利益,朱由檢這個擔心也就更加強烈。

應天巡撫白允貞當着朱由檢的面逼着應天府尹將那家作坊的老闆放了出來且賠償了一筆豐厚的銀元,還將應天府的幾個官吏給當場罷免,當即否認了查牌制度爲無效,甚至還讓應天府尹停職自省三個月。

百姓們對於應天巡撫白允貞這樣的正義行爲很感激。

但朱由檢則不由得問向了應天巡撫:“白卿,是誰給你的權力可以罷免這些官吏,還能要求這應天府尹停職自省三月?”

“回稟陛下,這是陛下您賜予的權力,除六部九卿外,四品以下的官員可以由內閣首輔直接任命,而下官作爲地方巡撫,可以直接任命地方官員,皆是陛下當年之新政。”

白允明回道。

朱由檢不怒反而笑了起來:“敢情是朕當初給自己挖了個坑,讓你這個巡撫有了這麼大權力。”

“陛下,巡撫權重,歷來皆是如此,還可以調動軍隊,儼然若一方諸侯”,楊名深在一旁補充道。

朱由檢沒有再說什麼,他現在擔心的是正因爲上級官員對下級官員的絕對控制權,使得下級官員只能聽命於上級官員,進而推之,在上級官員和百姓面前,官員們只能選擇聽從上級官員,所以這纔是導致庶民爲官府所盤剝的根本原因。

權力是上級官員賦予的,最終是自己這個皇帝賦予的,所以整個官僚集團可以不管百姓死活但一定會顧及自己這個皇帝的利益。

但朱由檢現在基本不管事,帝國行政權力賦予了內閣首輔。

致使內閣首輔成爲了資本集團憎惡的對象,而希望自己這個皇帝來重新主持大局。

但朱由檢則覺得即便自己出山代替內閣首輔也不過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要想讓帝國良性運轉,要想讓官僚集團被管住,不能只依靠自己這個皇帝來管束。

畢竟朱由檢不敢保證自己後面的皇帝會不會像自己這樣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顧百姓的利益。

“大明帝國或許還得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才行”,朱由檢不由得如此想道。

但朱由檢現在還沒決定回京讓大明進一步改革,他還要去看看大明的鄉村,農業依舊是大明之本,農民依舊佔據大明人口的大多數。

這些人的情況纔是大明以後會走向何方的真正因素。

“白允明,隨朕微服去一趟南京城最近的鄉下,微服出巡”,朱由檢說畢便轉身而走。

而應天巡撫白允明也只得依從。

朱由檢先來到了一處叫高家莊的地方,因爲大量農夫被吸引進了城裡成爲了工人,使得佃戶數量減少,高家莊的人口已經衰減到不到往年是十分之一,整個村落顯得十分蕭條。

朱由檢找到了還留在高家莊的族人問了後才發現隨着大明工業的發展,對於整個高家莊這樣的村落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

以前的高家莊是聚族而居的村落,宗族族長管理着整個莊子,並且以祠堂祭祀與族會的方式掌管着整個莊子的行政秩序與司法秩序。

但因爲大量佃戶和庶族子弟進城務工,使得高家宗族分崩離析,族長無法利用土地管束住族羣。

而靠剝削庶族子弟生活的嫡族也不得不變成商戶或者淪落成自耕農。

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請個假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章 疑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
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請個假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章 疑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