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

朱由檢微微一笑。

看着這些藩王們跟吃了蒼蠅一般看着自己,朱由檢心裡也有些莫名地感到快意起來。

藩王們如今被困在京城,沒有軍隊、沒有錢糧地盤,即便是朱由檢如今要收回他們現在的田地也只能乾瞪眼。

更何況,如今朱由檢還的確是給了他們十倍八倍五倍的封地。

這些藩王們也就不能不答應。

而且,朱由檢還連着給功臣勳貴們也賜予了封地,這些公侯伯大多皆是近衛軍體系的實權人物。

如今這些人要想把皇帝賜予自己的封地變成自己真正的土地,自然是要不斷髮動戰爭和對外擴張的。

而一些沒有封爵的近衛軍體系的官兵自然也會更加熱衷於沙場征戰以此博得爵位,得做一地之主。

功臣勳貴即整個軍隊支持朱由檢這樣玩。

連文官也不敢再說什麼,甚至已經也有文官也因軍功被封爵。

因而更何況這些藩王。

藩王們無可奈何地站了出來紛紛表示沒有異議,甚至不得不率先向朱由檢謝恩。

“陛下,這些封地這麼遠,且到底是個什麼狀況,臣弟也並未知道,因而臣弟想問,是否臣弟等需要立即回封地就藩?”

這時候,桂王朱由榔站了出來,這個本來在原本歷史上成爲大明最後一任皇帝的年輕皇子雖說看上去有些怯懦卻也挺積極參與政務,因而現在又站了出來詢問朱由檢。

“御弟不必擔憂,朕也知道現在這些封地現在還沒有被我大明實際掌控,此時讓諸位就藩到底有些不近人情,朕在此把話先說明,諸位既是藩王自然是身份特殊,若不就藩也可以,但非朝廷公派不得出京城,若想出去闖一闖冒冒險現在就要去封地者,朕也允准,朕也會提高物資和人力方面的幫助。”

朱由檢這麼一說,這些藩王們自然是鬆了一口氣,心想不用立即就藩就好,如今他們看來,留在京城也比去什麼不知深淺的數萬裡外的地域當王爺好。

“不過,朕都知道爾等皆是皇室後裔,皆非等閒之輩”,朱由檢承認自己這句話說出去後是在故意捧這些藩王,但爲了幫助朱元璋實現他的子孫全球化,他也只能違背良心繼續說道:

“朕知道你們自然是想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因而,朕告訴你們,只要願意就藩者,朕會允許你們在自己的封地開牙建府,有自己的軍隊、法律甚至制度,功臣勳貴也是一樣,但語言與文明必須遵循我漢家文明之根本,遵循我大明之禮儀,且尊中央之帝國爲宗,若企圖移風易俗者,朕必伐他!”

朱由檢這麼一說,一些藩王們也有些意動了起來,心想雖說在很遠的地方做藩王離中土太遠,但聽陛下這麼一說好像也很好,畢竟在那樣的地方是相當於自己當皇帝的,那纔是真正的王。

一些也想有自己的江山的功臣勳貴們此刻也都摩拳擦掌了起來,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問問朱由檢會賜給他們什麼封地,他們好立即打過去。

“對於封地誰封在哪兒,朕這些日子做了一些鬮,將天下這些屬於我大明領地卻還無人統治的空白地按照江寧縣的大小在這些地方選了一些最富庶緊要的區域,由你們自己抓鬮得到自己封地。

按照規則,是對親王封地加十倍,郡王八倍,郡王以下五倍,國公以府,侯爵以州,伯爵以縣,但究竟這麼分太過麻煩,因而朕決定以一個府十個縣爲基準,親王可以抓一百個鬮,即獲得一百個縣的封地;郡王可以抓二十個鬮即二十個縣的封地,郡王以下則是五個縣的封地;公爵則是十個縣,侯爵則是三個縣,伯爵則是一個縣。

同時,每位藩王與勳戚其子孫除嫡子繼承國都所在之封地外,其餘領地需要推恩均分於其他子嗣,若只有女無子者,可推恩於其女,若無子者則由宗室過繼。

另外,親王之國的君主可稱國主,郡王之國的君主稱王,其餘郡王以下的宗親與公同稱。

爾等就藩後可自行擴張無主領地,但不得侵犯無主領地,獲得新的領地可以向朝廷請封。

不過,抓鬮後的結果,朕還會根據地理因素重新分配決定。”

朱由檢說畢後便讓這些藩王勳貴們自己抓鬮。

一時,魯王朱以海抓到了一處名爲休斯頓的地方。

而桂王朱由榔則抓到了一處名爲悉尼的地方。

南陽王朱聿鍵則抓到的是紐約。

而秦良玉則抽到的是舊金山。

劉孔昭卻是抽到了巴拿馬。

而德王朱由櫟抽到的則是里約熱內盧。

當魏國公徐文爵抽到索馬里時,朱由檢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最後,朱由檢重新分配,魯王盡得以休斯頓爲中心的德克薩斯州,而秦良玉則得了個加州,南陽王朱聿鍵則是紐約州。

而德王所封之地則命名爲巴西,就以里約熱內盧爲中心延伸出一百個縣的區域。

劉孔昭則是巴拿馬連帶着哥倫比亞也給了他。

其他洲且不提,光是美洲朱由檢就一下子分封了五個國。

連朱由檢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在乾清宮做這樣的事,看上去有些像兒戲或者是不切實際。

但朱由檢覺得或許這樣做也算是爲東方文明對外擴張開啓了大幕。

無論這些地方會不會真的成爲大明這些藩王勳貴的封地,但至少意味着大明已經把目光延伸到這些地方。

朱由檢雖然把這個餅子畫得很大,甚至還讓這些藩王勳貴在自己的封地立國,但在廷議結束後,並沒有幾個要說去封地,畢竟現在那些地方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聽見,而大明也還沒打下這些地方。

不過,也有似乎厭惡了京城的政治生活也或許是心中真的有大志的藩王決定,開始向朱由檢上疏請求就藩,甚至也有些還閒置的勳貴們也是如此。

朱由檢少不得答應了他們,甚至還專門讓鄭氏集團爲這些藩王勳貴們遠渡重洋去就藩提供幫助,錢糧由朝廷出,甚至可以允許這些藩王勳貴們向朝廷訂購軍火和招募兵卒和屬官。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