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

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

天色已晚,張儀用完飯正要再進書房,門吏來稟報:有一個叫做應華的商人求見。

“吔!我去接。”緋雲一陣風跑了出去。

白衣應華翩翩進得庭院時,張儀已經站在廊下含笑拱手:“小弟別來無恙啊?”

“士別三日,真當刮目相看。今日大哥,可是威風了得也。”應華笑吟吟走到張儀面前,“不想我麼?”張儀大笑:“想你又能如何?神龍見首不見尾。”應華一笑道:“你當了恁大官,小弟在那裡礙眼,是以不辭而別,大哥不怪小弟麼?”張儀揶揄道:“礙眼?只怕是又到哪座山獵虎去了。”應華咯咯笑道:“虎爲獸王,獵一隻行,哪能天天獵得?”緋雲笑道:“吔,公子大哥好容易來了,站在風地裡說甚,快進去暖和着。”說着拉着應華胳膊進了正廳。

張儀對書房文吏吩咐了幾件事情,便來到正廳。緋雲已經將燎爐木炭火燒得通紅,茶也煮好了,廳中暖烘烘的一片春意。應華笑道:“大哥有緋雲姑娘侍奉,真個好運。”緋雲粲然一笑:“吔,公子大哥纔是好運。”又打住了不說。張儀入座笑道:“小弟生意如何?要否我這個大哥幫襯?”“真是。”應華板着臉道,“就會談生意,比我還商人似的。”張儀大笑道:“我倒是想說別的,你可應麼?”

應華明亮的眼睛盯住張儀,點頭道:“說,遲早之事。”

張儀一拱手道:“能否見告,閣下究竟何人?”

“大哥懷疑我不是宋國商人?”應華依舊笑吟吟。

張儀笑着呷了一口熱茶:“宋國有應氏,卻沒有你這個公子。依我看,你是那個‘嬴’,而不是這個‘應’,如何?”

“大哥何時有此想法?”

“就在你報出‘應華’名號時。”

“爲何不說?”

“爲何要說?”

兩人對視片刻,同聲大笑。緋雲卻驚訝得不敢做聲了。雖然張儀也對她說過應華不一定是商人,但在她想來,“應華”最大可能是個官場公子而已。如今“應華”變成了“嬴華”,竟是個真正的王室公子,她如何能再像從前那樣做“大哥”對待?

嬴華卻對門外老僕人道:“你下去,沒有傳喚,不要教人到這裡。”回身爽朗點頭道:“大哥沒錯,我是嬴華。”又看着緋雲笑了笑,“我也不是公子,我是一個女子。”說着摘掉束髮錦帶,一頭瀑布般的長髮便黑亮亮地垂在肩頭,又脫去外邊白袍,一件紅色長裙便襯出了一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麗女子,粲然一笑,顧盼生輝。

“吔——好美!”緋雲驚訝地讚歎着。

張儀也驚訝了。他雖然想到了嬴華是個王室公子,卻無論如何沒有想到他會是一個公主。一個年輕女子竟有如此才幹,當真令人難以想象。嬴華紅着臉笑道:“沒有人知道我是女兒身,也請大哥小妹勿得外泄。”說着一個原地大轉身,回過頭來,又神奇地變成了一個白色長衫的英俊士子。她對着張儀緋雲笑道:“大哥小妹,誰也不許將我做外人對待,小妹還得叫我大哥哥。”緋雲頑皮地伸着舌頭:“吔,好個美人哥哥。”張儀不禁笑道:“小弟日常間做何營生?”嬴華道:“一事一做,說不準。這次我是要向丞相討個官做做了。”緋雲先笑了:“吔,走遍天下,可有公主討小官做的?”嬴華笑道:“秦國不同,任你王孫公子,不做事沒有俸祿,國人也瞧不順眼。”

張儀:“真的想做事?”

嬴華:“我還要上書丞相,採納我的謀劃,這叫無功不受祿,對麼?”

“倒是不錯,頗有名士氣度。說來聽聽,有何謀劃?”

嬴華咳嗽了一聲,清清嗓子挺挺胸:“啓稟丞相:以在下之見,要分化六國,便要在六國權臣中尋覓親秦代言者。如此之人,唯有黃金收買、利刃脅迫兩法。不受金帛,匕首隨之,非如此不足以收分化奇效。聞得丞相有言:分化六國,須得無所不用其極。在下便斗膽前來,呈上一策:建立黑冰臺,專事秘密作爲。在下自薦做黑冰臺總事,丞相以爲如何?”嬴華語氣神態雖然不乏調侃,但也將事情說得清清楚楚,全然不是談笑之語。

張儀皺起了眉頭:“黑冰臺?事實上已經有了?”

“這名號,是在下來路上纔想出的。要說事實,只有寥寥百餘人,還大都散在山東六國。也是當初君上剛剛即位時,覺得六國內情刺探不力,將秦國原在六國的秘密斥候從國尉府剝離,歸總交我掌管。大哥,不對,丞相。丞相的事,也是借了這個方便,我也是藉此做了一回商人。”

“你這黑冰臺,可曾在咸陽動過手腳?”

“那可不敢。”嬴華笑道,“秦國唯法是從,縱有權臣不軌,都是依法懲治,如何用得此等手段?丞相怕黑冰臺亂政麼?”

張儀臉色緩和了一些道:“一個國家走上正道,是千難萬難的一件事,些微縫隙,都有可能毀壞根基。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便是這個道理。以文亂法,以武犯禁,正是法家治國最反對的兩宗大害。商君焚書禁俠,正是爲了杜絕這兩大禍端。小弟若到六國官場走上一遭,便會看到上層傾軋的黑幕:不講法制,唯講勢力,結黨營私,豢養死士,爲自己清

除政敵。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天下赫赫有名的刺客,最後都成了攪亂國政的利器。這次,因蘇秦合縱而被封君的四大公子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都算得天下英雄了,卻也都是各自養士成百數千。所爲何來?還不是顯示私家強力?六國朝局無定形,一半原因在崇尚陰謀、刺客與暴力。秦國所以清明,正在於法制擔綱,官場多公心而少私禍。黑冰臺一出,我只恐它會變成一頭難以駕馭的怪獸,到頭來傷了秦國根基也。”

嬴華聽得良久沉默,半晌道:“丞相大哥說得大是,原是我思慮淺薄。只不過,黑冰臺只對外不對內,不用太可惜。”

張儀被嬴華一個“丞相大哥”叫得不禁一笑,氣氛緩和了許多。

“丞相大哥,在下小弟有一法,可防此患。”

張儀終於禁不住笑道:“丞相大哥?在下小弟?虧你想得出。說,甚方法?”

“且先不說,保管丞相大哥滿意便是。”

“好,事關重大,且容我與右相、上將軍、太傅商議,再稟報秦王允准。”

嬴華驚訝道:“喲!這可是丞相的分內權力,如此無擔待,黑冰臺還是秘密麼?”

張儀銳利的目光驟然盯住嬴華,卻又釋然笑道:“你公子哥懂甚?此等團體一旦成立,威力必是奇大。若不事先通報國中大臣並經我王允准,就會成爲你我手中的私家利器,害人害己害國家,後患無窮。張儀縱有擔待,豈能拿國命做兒戲?”嬴華終於明白了其中干係,卻又故作生氣道:“芝麻大個事,丞相大哥一說也成了胡瓜。好,聽你的,誰教我要討官做。”

嬴華走後,張儀思忖一番,立即將黑冰臺一事起草了一份專門密件,連夜上書秦王。惠文王接到密件,次日便召丞相張儀、太傅嬴虔、上將軍司馬錯、右丞相樗裡疾進宮商議。君臣議決:秦國成立黑冰臺,隸屬丞相府行人寺

管轄,直接聽命於丞相張儀;其所需經費與屬員俸祿單列,由右丞相樗裡疾掌管發放;其屬員遴選由太傅嬴虔與上將軍司馬錯確認,併發放“鐵鷹牌”方爲有效;其屬員之爵位封賞,則須經秦王下書;黑冰臺所有事宜,只限君臣五人知曉。

如此一來,黑冰臺自然成了只對外事邦交,而不會對朝局國政造成無端威脅的秘密利器。

張儀回到府中,正要差人去召嬴華,她就恰到好處地翩翩來了。嬴華進門就問:“丞相大哥,如何?”張儀笑道:“你有耳報神麼?如何總是來在節骨眼上?”嬴華道:“我呀,心思一動,就知道哪裡有事。”張儀揶揄道:“噢,巫師一個。”嬴華咯咯笑着:“就做巫師,纏着你不放。”張儀沒聽見一般正色道:“公子大策已經我王決斷,立即着手。自今日起,公子便是丞相府屬官,職任行人,專司外事。”

“是!屬下參見丞相。”嬴華精神抖擻地深深一躬。

張儀又將朝會商定的有關黑冰臺的諸般職掌說了一遍,末了道:“黑冰臺的所有事宜:總署地點、劍士數額、所需金錢等,要儘快開列施行,若能在冬日之內完成,便能在來春出使六國時派上用場。”

嬴華道:“屬下請丞相即刻視察黑冰臺舊署,丞相或可另有決斷。”

“另有決斷?”張儀笑道,“如此說來,公子早有準備?”

“敢請丞相大哥只帶緋雲一人,莫帶護衛纔是。”

張儀點點頭,緋雲便飛步入內取了那口越王劍出來,跟在兩人身後出了門。門外已經有三匹駿馬在空鞍等候,張儀便知嬴華是着意請自己來的,也不說話,翻身上馬跟着嬴華出了咸陽北門。片刻之間,三騎快馬飛上了北阪,穿過鬆林進入了一道峽谷。北阪雖是林木蔥蘢,大勢卻並不險峻,也沒有石山,偏這道峽谷大是奇特,兩邊大石嵯峨,谷底流水潺潺,山腰山頭被蒼松翠柏封得嚴嚴實實,連尋常峽谷的一線天也沒有。進入谷中,就像進入了一個漆黑的山洞,除了流水松濤之聲,一切都被淹沒了。

到了一個避風處,嬴華回身道:“大哥,馬拴在這裡。”說着跳下馬來,也沒看見如何動作,手中便驟然亮起了一支火把。光明之下,但見一個小小的山洞,又幹燥又避風,靠壁處還有一個長長的青石馬槽。“吔!山洞馬廄。”緋雲低聲驚歎着下馬,又將張儀的馬牽了過來一併拴好,笑問,“公子大哥,可有草料?”嬴華走過來道:“看看,記住了。”

說着右手抓住馬槽頂端的一個不起眼的石疙瘩一旋,喀噠一聲,正對馬槽的山洞頂部竟裂開了一道大約四指寬的縫隙,碎乾草混合着碎豆瓣兒便嘩嘩地流淌下來。看看馬槽將滿,嬴華一旋石疙瘩,洞頂縫隙又喀噠關閉。“這邊有水甕。”嬴華說着又向洞底石牆上一拍,一道石板門“吱”的一聲開了,一個碩大的陶甕赫然便在眼前。緋雲眼尖,一眼看見甕上漂着一隻小木桶,便搶上去打了一桶水均勻地潑在馬槽,又回身將木桶丟進大水缸,再一拍石牆那個掌印,石門“咣”地合攏。“吔,這樣啊,記住了。”緋雲好奇而又興奮地笑叫着。

嬴華又遞給緋雲一支火把:“我領路,你斷後,大哥中間,走。”說着出了山洞。

出得山洞馬廄,嬴華領着張儀緋雲趟進了一道嘩嘩溪流。

說也奇怪,雖是冬天,這山溪水流卻是暖暖的絲毫不見冰涼。順着山溪向前,溪流中光滑嵯峨的巨石几若一道天然的山梯,攀緣而上,越走越高,水聲也如沉雷般轟鳴起來。緋雲的火把早已經被飛濺的水珠打滅,嬴華的火把卻始終在高處閃動。藉着光亮,張儀看見山溪已經變成了一道瀑布,他們竟攀緣在水簾之中;又攀了兩級“山梯”,居然進到了水簾之內,呼嘯的山風頓時消失,面前一片溫暖乾燥的亂石山體。

嬴華叮囑道:“跟我來,小心,腳不要插進石縫。”說着舉着火把從兩塊巨大山石的縫隙中側身走了進去。張儀雖然瘦削,身材卻是高大,長長吸了一口氣,才扁着身子擠了過去,裡邊是個天然石洞,卻是空蕩蕩的。嬴華將火把向右一擺:“這裡了。”腳下猛然一跺,右首山石軋軋開裂,一道石門赫然出現在眼前。

“進來。”嬴華舉着火把先走了進去。張儀跟進,眼前一間兩三丈見方的山洞,也是空蕩蕩的。嬴華用火把點亮了兩邊壁洞裡的四盞紗燈,洞中頓時大亮。張儀看到了右首牆上的一道小小鐵門笑道:“機密在這裡?”嬴華嫣然一笑,上前抓住鐵門把手左右各擰了三轉,一陣隆隆聲,鐵門緩緩洞開。“丞相大哥,跟我來。”嬴華率先進洞,又點亮了兩盞大紗燈。燈光之下,一個擺設如書房一般的山洞赫然呈現在眼前——幾個書架、幾個銅櫃、一張石案、一個插着各式長短劍的兵器架。

“噢——這是中軍幕府了。”張儀頗帶揶揄地笑了。

“難道不是麼?”嬴華笑着打開了一隻銅櫃,捧出一隻小小銅箱,一摁機關,箱蓋“當”地彈開。嬴華拿起一個形狀怪異的青銅物件道:“這是君上特賜的兵符,不是大將虎符,而是秦國公室調動禁軍的‘鳳符’。持此兵符,可到宮廷護衛中任意挑選鐵鷹劍士。”又拿起一支大約四五寸長的金制令箭,“這是秘密金令箭,可到公室府庫直接支取錢財,多少不限量。”

張儀笑道:“權是大也。”

嬴華沒有絲毫笑意:“這些,都是君上在特殊時日的特殊調遣。今日迴歸正道,交於丞相,黑冰臺日後納入外事調遣,不再由我一人秘密掌控。”

張儀正色道:“秦王已經朝會決策,黑冰臺便是國家利器。本丞相命:公子以行人之職,兼掌黑冰臺,鳳符與金令箭由行人掌管,只是每次使用,須得本丞相準行方可。”

“是!屬下明白。”嬴華將軍一般赳赳挺身,拱手領命。

張儀笑道:“如此大費周折,就爲了藏這幾樣物事麼?”

“那豈非暴殄天物?”嬴華笑了,“丞相大哥跟我來。”出了“中軍幕府”,打開了另一道石門,洞中碼滿了兩排大鐵箱。嬴華笑道:“猜猜,這裡面都是何物?”張儀道:“黃金珠寶罷了。”嬴華道:“秦國王室的祖傳寶物,十有八九都在這裡了。君上說,有用於國,方爲寶物,留在宮中做擺設糟蹋了,都教我給搬出來了。”

張儀不禁慨然一嘆,想起天下以收藏珠寶爲樂事的魏惠王,想起六國貴族對財貨珠寶的貪婪,想起楚國權臣爭奪金玉財寶用盡機謀,那個昭雎竟然誣陷自己偷了他一對玉璧而置自己於死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財貨珠寶爲天下利市之精華,視之如糞土者能有幾人,秦王若此,秦國安得不強?

“這是兵器庫。”嬴華的聲音驚醒了張儀,擡頭一看,這個山洞裡環繞着一架又一架長劍短劍。“這些兵器都塗着一層厚厚的牛油,所以光芒收斂了。”嬴華笑道,“這些短劍都是一等一鋒利的匕首,黑冰臺勇士人各一把。長劍只給單獨行動者配備。”嬴華說着從架上拿下一把短劍,用石桌上的細紗擦去牛油,短劍頓時青光閃爍森森逼人。嬴華將短劍插入配套的牛皮劍鞘,雙手捧起道:“緋雲小妹,如今你是丞相護衛了,本行人將這把短劍配給你。這是楚國風胡子匕首,削鐵如泥。”緋雲笑道:“吔,謝過行人大哥。”張儀大笑道:“甚個叫法?全無法度了。”嬴華卻高興得咯咯直笑:“好!就這樣好。丞相大哥,行人大哥,還有……家老小妹。”這“家老”本是中原人對大管家的稱謂,用到緋雲身上倒也頗有趣味。一語落點,三人一齊大笑。

嬴華又點起火把,領着二人穿出山洞,洞外卻是莽莽蒼蒼的林木,隱隱可見草木叢中的小道直通山外。張儀笑道:“你去安邑,也是從這裡出發?”嬴華笑道:“那是自然,黑冰臺的秘密使者,都是在這裡訓練準備,而後從這裡出發。”緋雲驚訝道:“行人大哥好心思,選了這麼個鬼都找不到的地方吔。”嬴華咯咯笑道:“君上原是要在咸陽給我一幢隱秘府邸,我沒有要。這裡多好,略微修葺一番,勝過金城湯池。”張儀道:“你自己找的麼?”嬴華點點頭又搖搖頭:“是我小時候採藥發現的。”張儀驚訝了:“你採藥?宮中太醫……”嬴華嘆息了一聲,沉默地咬着嘴脣,眼睛卻暗淡了。

張儀笑道:“時間也長了,回去。”

下得山來進入北阪,灰濛濛的夜空開始飄下飛揚的雪花,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就這樣悄悄來臨了。回到府中,張儀接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蘇秦北上燕國,正與四公子分頭組建六國盟軍,準備來春奪回函谷關外的六國失地!

(本章完)

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諸子百家_縱橫家諸子百家_縱橫家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大秦帝國第五部上卷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七 血戰半勝秦 山東得回光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一 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十章 張儀風雲_三 河外大戰 張儀偏師襲敖倉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名將_田單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一 車英出奇計 洮水峽谷大血戰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第三章 乾坤合同_六 以戰示形 秦軍偏師兩敗於李牧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二 戰國之世的最後一頂王冠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二 疲民與貴族竟有了憤怒的共鳴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六章 櫟陽潮生_六 奇特的故事震動了秦國民衆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名將_蒙恬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二 傲岸兩布衣 論戰說邦交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二 傲岸兩布衣 論戰說邦交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秦國官制_武將官制第四章 暴亂潮水_四 背叛迭起 六國老世族鼓起了復辟惡潮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六 鐵血坑殺震懾復辟 兩則預言驚動朝野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一 變起倉促 呂不韋終於被推到了前臺大事年表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二 趙高看見了一絲神異的縫隙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五 血火冠劍日 亂局竟未息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一 洞香春衆口紛紜說魏國第五章 殘政如血_二 逢迎反擊皆無處着力 李斯終歸落入了低劣圈套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大秦帝國第二部中卷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五 太子嬴駟乍現鋒芒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二 嬴政第一次面對從來沒有想過的大事第九章 分治亡楚_九 固楚亡楚皆分治 不亦悲哉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名將_王翦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五 金戈鐵馬 浴血搏殺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七 神醫扁鵲對秦孝公的奇特診斷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秦風_秦軍兵種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五 戰地風雪 大將之心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八章 風雨如晦_四 繁難國葬 學問騰挪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三 初行出山禮 老荀子慷慨一歌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六 鐵血坑殺震懾復辟 兩則預言驚動朝野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戰國七雄_魏國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一 古老鐵籠保全了田氏部族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
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諸子百家_縱橫家諸子百家_縱橫家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大秦帝國第五部上卷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七 血戰半勝秦 山東得回光第三章 安邑風雲_五 奇人名士 洞香春波詭雲譎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一 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十章 張儀風雲_三 河外大戰 張儀偏師襲敖倉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名將_田單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一 車英出奇計 洮水峽谷大血戰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第三章 乾坤合同_六 以戰示形 秦軍偏師兩敗於李牧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二 戰國之世的最後一頂王冠第七章 流火迷離_六 冠禮之夜的兩代儲君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二 疲民與貴族竟有了憤怒的共鳴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六章 櫟陽潮生_六 奇特的故事震動了秦國民衆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名將_蒙恬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二 傲岸兩布衣 論戰說邦交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四章 風雲三才_二 傲岸兩布衣 論戰說邦交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秦國官制_武將官制第四章 暴亂潮水_四 背叛迭起 六國老世族鼓起了復辟惡潮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六 鐵血坑殺震懾復辟 兩則預言驚動朝野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一 變起倉促 呂不韋終於被推到了前臺大事年表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二 趙高看見了一絲神異的縫隙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五 血火冠劍日 亂局竟未息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三 亙古奇書陰符經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一 洞香春衆口紛紜說魏國第五章 殘政如血_二 逢迎反擊皆無處着力 李斯終歸落入了低劣圈套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二 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大秦帝國第二部中卷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五 太子嬴駟乍現鋒芒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二 嬴政第一次面對從來沒有想過的大事第九章 分治亡楚_九 固楚亡楚皆分治 不亦悲哉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名將_王翦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五 金戈鐵馬 浴血搏殺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七 神醫扁鵲對秦孝公的奇特診斷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秦風_秦軍兵種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五 戰地風雪 大將之心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第八章 風雨如晦_四 繁難國葬 學問騰挪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三 初行出山禮 老荀子慷慨一歌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六 鐵血坑殺震懾復辟 兩則預言驚動朝野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戰國七雄_魏國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一 古老鐵籠保全了田氏部族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