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_魏國

魏國

魏國與韓國一樣,魏氏部族的姓氏來源於封地魏地。三家分晉之後,魏國首先進行變法,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經濟擴張國力。李悝變法是戰國曆史上的第一次變法活動。

變法之後,魏國國力驟長,魏文侯任用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制約趙國,北滅中山,西取秦西河之地,開拓了大片疆土,自此,魏國一躍成爲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中原霸主。

但魏武侯即位之後,魏國便不再積極求變,急賢親士的政治傳統也開始淡化爲貴族式的表面文章,終於導致了吳起的出走。從魏惠王開始,又先後失去了孫臏、商鞅、張儀、范雎、樂毅、尉繚等多位頂尖人才,國力也因此每況愈下,桂陵、馬陵之戰連續敗於齊國,河西之戰敗於秦國,“南辱於楚”,魏國便再也未能緩過氣來。儘管後期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的出現一度帶來些許中興之象,然而隨着信陵君被罷黜並抑鬱而終,魏國便再無回天之力了。

公元前225年,秦國將軍王賁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大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

君主世系表

魏文侯 前445年—前396年 始封爲諸侯

魏武侯 前395年—前370年 魏文侯之子

魏惠王 前369年—前319年 魏武侯之子,魏國力到達鼎盛

魏襄王 前318年—前296年 魏惠王之子

魏昭王 前295年—前277年 魏襄王之子

魏安釐王 前276年—前243年 魏昭王之子

魏景湣王 前242年—前230年 魏安釐王之子

魏王假 前229年—前225年 魏景湣王之子,降秦,魏亡

(本章完)

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章 胡服風暴_六 我衣胡服 我挽強弓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諸子百家_墨家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五 秦孝公奇策試真才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五 壯心不已 春申君奔波合縱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六 冰雪銘心終難卻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七 忠直族羣而術治亡國 天下異數哉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賁方略初顯名將之才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四章 風雲三才_四 春令定準直 秦國大政勃勃生髮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戰國七雄_楚國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二 怪誕說辭竟穩住了楚國大秦帝國第六部《帝國烽煙》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七 亙古奇觀 秦楚兩軍大相持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十章 合縱回光_六 兵家奇謀 大義同心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五 戰地風雪 大將之心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二 秘密流言震動了秦國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戰國七雄_魏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四 孔門儒家第一次捲入了復辟暗潮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五 力行郡縣制 始皇帝詔書震動天下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大事年表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八 秦帝國驟然滅亡的兩個最重大原因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三 龐涓喬裝 考校中庶子衛鞅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二 咸陽宮夤夜決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三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一 治旱大舉 綱在河渠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三 天計寓三傑聚酒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二 丞相府來了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五 張儀遭遇突然截殺《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六 長風鼓滄海 連弩射巨魚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二 決通川防 疏浚漕渠 天下男女樂其疇矣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九 固楚亡楚皆分治 不亦悲哉經典大戰_長平之戰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六 范雎已死 張祿當生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五 政事堂發生了尖銳對立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
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章 胡服風暴_六 我衣胡服 我挽強弓大秦帝國第四部下卷諸子百家_墨家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五 秦孝公奇策試真才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五 壯心不已 春申君奔波合縱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六 冰雪銘心終難卻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七 忠直族羣而術治亡國 天下異數哉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三 消弭風暴的哲人溘然長逝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一 一旅震四方 王賁方略初顯名將之才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四章 風雲三才_四 春令定準直 秦國大政勃勃生髮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戰國七雄_楚國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二 怪誕說辭竟穩住了楚國大秦帝國第六部《帝國烽煙》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七 亙古奇觀 秦楚兩軍大相持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十章 合縱回光_六 兵家奇謀 大義同心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九章 孤城血卜_五 戰地風雪 大將之心第六章 秦軍悲歌_六 鉅鹿大血戰 秦軍的最後悲歌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二 秘密流言震動了秦國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二 韓衣韓車 韓非終於踏上了西去的路途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戰國七雄_魏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四 孔門儒家第一次捲入了復辟暗潮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五 力行郡縣制 始皇帝詔書震動天下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大事年表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八 秦帝國驟然滅亡的兩個最重大原因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三 龐涓喬裝 考校中庶子衛鞅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五 華陽夫人憋出了一字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三 九鼎夢魘 幽幽血光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二 咸陽宮夤夜決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三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一 治旱大舉 綱在河渠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三 天計寓三傑聚酒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五 李斯的積微政略大大出乎新銳君臣預料第三章 邯鄲異謀_二 邯鄲遇奇 謹言慎行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四章 咸陽初動_二 丞相府來了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五 張儀遭遇突然截殺《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六 長風鼓滄海 連弩射巨魚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二 決通川防 疏浚漕渠 天下男女樂其疇矣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九 固楚亡楚皆分治 不亦悲哉經典大戰_長平之戰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一章 暮政維艱_二 天地不昭昭 謀國有大道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六 范雎已死 張祿當生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五 政事堂發生了尖銳對立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