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

bookmark

濮州既克,起義軍打擊貪官土豪,開倉放糧,賑濟饑民,四方饑民聞訊爭先恐後雲集濮州,城裡城外人頭攢頭,歡呼聲響徹雲霄。

王仙芝和衆將在府衙召開了緊急會議,柴存也加入了起義領導層。柴存目若朗星,儀表堂堂,是當地的富戶,但他一向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口碑極佳。王仙芝早年在濮州販鹽,曾被捕入獄,柴存設法將其營救出獄,並在自己莊上盛情款待,二人遂成莫逆之交,經常保持聯繫。

濮州之戰,柴存在城內做了很多工作,安排親信進行策應,減少了義軍的傷亡。柴存一向以能言善辯、足智多謀享譽齊魯。

柴存思忖道:“攻克濮州,義軍聲威大振,目前形勢對我們極爲有利,但我們切不可頭腦發熱,首先要整頓好隊伍,對戰鬥人員進行編排。我們不妨仿照朝廷的編制,義軍五人一伍,十人一夥,五十人爲隊,百人爲都,五百人一營,然後是兩營一廂,五廂一軍。完全就是按照二五編制編劃而成。仙芝哥的名頭現在也要確定下來,我建議採用‘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這個提法,仙芝哥智勇雙全,平均天下財物給百姓。統領三軍,當然叫大將軍,天下豪傑,望風而來投奔,所以也就是豪傑們的領袖。大家覺得這個稱呼如何?”

衆將齊聲稱讚,一致要求王仙芝接受這個稱號。王仙芝推讓好久,在衆人的堅持下,最後同意了下來。

王仙芝和衆將抓緊時間,短短几天,就在濮州完成了軍隊整編。以“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的名義發佈檄文,痛斥唐廷弊端,正式起兵反唐。打着‘平均’旗號的起義,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這個提法在當時來說很新穎,也很有吸引力。

一日,王仙芝在中軍帳和衆將商議軍政之事,義軍偵察兵前來報告:“大將軍,義成軍節度使杜慆調遣精兵,約二三千人,向長垣進攻。”

王仙芝騰地站地身來,果斷地說:“事不宜遲,準備迎敵!我們的北邊,平盧節度使宋威屯兵青州,虎視眈眈,隨時發兵前來圍剿,我令尚讓、嶽靈飛二將率五營人馬駐紮城北三十里處進行防禦;西南滑州方向的杜慆,我決心消滅該部,我和柳彥璋、曹師雄率十營人馬,在滑州通往長垣的密林裡設伏;柴存負責守衛濮州,並迅速通知長垣的尚君長、孫梅作好守城準備,要提醒他們對南面曹州方向的薛崇之敵高度警惕。各將速速返營,開始行動!”

且說唐義成軍節度使杜慆得知王仙芝在長垣舉事,又攻破了濮州,不禁心急火燎,長垣劃歸義成戰區管轄,現在饑民鬧事,萬一被皇上知道,烏紗帽定然難保。杜慆越想越害怕,他在滑州再也坐不住了。

唐末,儘管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但在名義上還是屬於中央領導,如果在自己轄區裡發生民變,朝廷還是有一定能力進行裁處的,中央政權還沒有到完全失控的地步。像杜慆這樣的節度使,兵力並不雄厚,絕對不敢公然和朝廷作對。再說此人具有一定的忠君思想,如今正是向朝廷獻忠心的時候,他認爲這次剿匪成功,說不定還能得到升遷。

杜慆親自到軍營裡,點了二千精兵,餘下的二三千唐兵守衛滑州,大本營可不能不保,萬一征剿王仙芝失利,還能有個退路。軍隊開拔前幾天,他吩咐一名文書官火速修書,請薛崇和宋威從南北二面出兵,夾擊王仙芝,務必將義軍扼殺在搖籃之中。

朝霞滿天,杜慆帶着這二千唐兵上路了,直撲長垣,官軍一出動,早被義軍安排在四周的偵察小分隊探知,向義軍將領作了彙報,長垣和濮州的義軍嚴陣以待。王仙芝、柳彥璋、曹師雄帶領五千人馬,火速向長垣方向前進。滑州距離長垣不遠,約一百里的路程,杜慆的出征軍隊裡,五百是騎兵,一千五是步兵,所以過了晌午,就搶在王仙芝的增援部隊前面來到了長垣城下。

杜慆舉目往城樓上一看,可把這位義成軍節度使氣壞了,只見城樓上旌旗招展,繡帶飄揚,“王”字帥旗在陽光下分外奪目,城牆上全是義軍。杜慆揮舞着宣花斧,大罵不止:“反賊聽好了,你們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聚衆謀反!本官今日前來征剿,速速放下武器歸降,本官上奏朝廷,饒你們不死。如果抗拒天兵,你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尚君長手撫城堞,冷笑一聲:“杜慆,你也算一條漢子,曾經征伐過胡人,爲國立過功。李唐立國己二百多年,今朝政腐敗,百姓難以生存,民變四起。我勸將軍順應潮流,卸甲陣前,我在大將軍面前還可爲你美言幾句。如果執迷不悟,與百姓爲敵,決無生還之理。”杜慆惱怒之極,下令唐軍攻城,唐軍開弓放箭,往城上射去,義軍連忙躲閃。

官軍接着進行第二波攻擊,架設雲梯,在杜慆督戰下登上城牆,實施強攻。孫梅一聲令下:“打!”擂木滾石,向官軍砸去,打得攻城唐兵骨斷筋折,哭爹叫娘,遺屍累累。

雙方鏖戰多時,儘管有少數唐兵登上了城牆,但很快被守城義軍包圍消滅,杜慆正在組織新的進攻,忽聞後陣金鼓大作,殺聲震天,只見王仙芝率領濮州援軍出現在官軍背後,王仙芝那把天狼大砍刀所到之處,唐兵紛紛敗退,轉眼間潰不成軍。

尚君長和孫梅一看總攻時機己到,打開城門,率領城內守軍殺向唐兵,杜慆見大勢己去,連忙下令向滑州方向撤退。杜慆一馬當先,使開宣花斧,如巨蟒翻騰,勇不可擋,殺開一條血路,直往滑州而去。王仙芝一擺手:“別追了,收兵回城,我早聞杜慆武藝精通,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方信其勇。窮寇莫追,讓他們走吧!”

杜慆率敗殘軍士如喪家之犬,一口氣奔出足有四五十里地,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直喊倒黴,杜慆發現王仙芝沒有率兵追來,就讓唐兵原地休息一會。唐兵得令,熱屁股剛着地,二邊樹林裡箭如飛蝗,直向唐兵射來,轉瞬間唐兵就倒下一大片。

柳彥璋和曹師雄二將率領埋伏人馬向唐兵殺來,二將高喊:“杜慆休走!”,一左一右夾攻杜慆,杜慆面無懼色,敵住二將,指揮唐兵邊殺邊退。原來這支義軍人馬是王仙芝安排,讓柳曹二將在杜慆退兵路上設伏,故爾唐兵損失慘重。

杜慆逃回滑州,清點人馬,只有一百多騎和少量步兵撤回城內。這時,信使也回來了,向杜慆作了彙報。宋威和薛崇答應出兵,十日內合擊王仙芝。杜慆氣得絡腮鬍子直抖,大罵宋威、薛崇:“烏龜王八蛋,老子竭力進剿,他們倒好,連個鬼影也見不到!”

天平節度使薛崇駐兵鄆州、曹州,自從知道王仙芝長垣舉事,和杜慆一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到杜慆相約出兵的文書,猶豫不決,怕出兵討伐王仙芝後老巢空虛,被王仙芝所襲,幕僚姚清提醒道:“這事遲早捂不住而被皇上知道,如果這次不配合杜慆出兵,杜慆兵敗的話,朝廷降罪下來,主公職位難保。依我之見,可命令曹州的茅洪出兵攻打長垣,主公派少量人馬從鄆州出兵攻打濮州,牽制王仙芝主力。萬一茅洪失利,至多丟失曹州,而鄆州在我們手裡,主力尚在,就有收復失地的機會。”

薛崇聽了姚清這番話,望着窗外被大風吹得搖晃不已的圓柏,長嘆一聲,低沉地說:“看來也只有如此了。”薛崇吩咐姚清草擬文書,派健卒快馬送至曹州,命茅洪發兵進剿長垣。

青州的平盧節度使宋威也獲悉了王仙芝舉事的消息,收到了薛崇請求他出兵相助的文書,宋威老成持重,工於心計。他立即派部將馬彪領兵一千向濮州方向進發,臨行前,宋威特別交待馬彪:“馬將軍,這次你的任務是偵察王仙芝部的虛實,配合薛崇攻打長垣。我們的人馬是我們的老本,用來看家護院的,如果遇到賊兵激烈抵抗,不可戀戰,只可遠遠地盯着他們。賊兵不動,青州兵也不準輕舉妄動!”

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章 取汝州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
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章 取汝州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