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妙手回春

黃巢、嶽靈飛來到孫梅牀邊,黃巢呼喚孫梅,連續數聲,孫梅毫無反應,黃巢潸然淚下。黃巢哽咽着對衆將說:“仙芝兄弟在黃梅不幸陣亡,如今孫梅夫人又受重傷,危在旦夕,上天爲何如此不公,要這樣作弄英雄豪傑啊!?”

嶽靈飛說道:“黃大哥不要過於傷感,夫人只是一時受了重傷,氣脈尚存,只要治療得當,還是有救的。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請到當地名醫,前來軍營爲夫人治療。”

柴存聽了嶽靈飛的話,提了一個建議:“我看不如這樣,請各營宋州籍的兵士到周圍尋找名醫,前來爲夫人療傷,我想遲早會找到的。”

衆將紛紛贊成柴存的這個辦法,黃巢點點頭:“還是柴存兄弟想得周全,事不宜遲,大家按這辦法分頭行動吧!”

各營宋州籍的義兵接到尋找名醫爲孫梅治病的任務後,都十分積極,離營四處尋找當地名醫。工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幾名義兵就請來了宋州名醫彭一清,此人乃藥王孫思邈後世傳人,醫術高超,遠近聞名。

彭一清已經六十開外,依然腰板硬朗,面色紅潤,他揹着藥囊健步走進中軍帳,面見黃巢。黃巢早已得報,說請到了名醫彭一清前來爲孫梅治療。黃巢看見彭一清進了中軍帳,連忙離座,請彭一清坐在他的帥椅上,請教道:“一清先生,仙芝大將軍夫人在落雷口被雷殷符槍桿擊中後背,吐血數次,昏厥過去。如今命若懸絲,素聞一清先生醫術高妙,得孫思邈傳人親授,有起死回生之手段,請先生施展絕學,爲夫人診療。”

彭一清淡淡一笑:“大將軍仁慈愛民,義師軍紀嚴明,深得百姓擁護,一清能爲義師夫人療傷,乃平生之幸。現在就去夫人營帳吧,我診斷一下夫人傷情。”

黃巢、柴存、嶽靈飛等人親自陪着彭一清來到孫梅營帳,彭一清放下藥囊,仔細觀察了孫梅的氣色,爲孫梅把了脈,回過頭來對黃巢等人說:“夫人此傷,治癒不難,系受外力撞擊,氣脈岔阻,血行閉塞,造成內傷。所以必須先服下湯藥,助血行氣,再配以膏藥外敷,不出半月,就能下牀走動;一個月後就能恢復健康。”

黃巢和衆將半信半疑,都看着彭一清,看他用什麼辦法來治療孫梅的重傷。彭一清從藥囊裡取出幾株草藥,吩咐守護孫梅的幾個女兵,要她們去浸泡半個時辰,再熬成一大鍋湯藥端來,女兵們連忙按彭一清的話去做了。

女兵們熬好湯藥端進帳中,彭一清要求女兵們扶起孫梅,讓孫梅的頭仰起來。彭一清接着吩咐一名女兵用湯匙一口一口地往孫梅的嘴裡送服湯藥。花了好長時間,一大鍋湯藥全部送服完成。

彭一清又讓女兵們扶着孫梅坐在牀沿上,輕輕拍打孫梅的後背,過了好一會兒,孫梅的額頭滲出了一粒粒汗珠,臉色由白漸漸泛紅,眼晴慢慢睜開,只聽得孫梅“哇”的一聲,身子一陣顫慄,吐出了幾口淤血,眼淚不停地掉下來。

彭一清趕忙讓女兵們端來熱水,給孫梅喂下,然後吩咐女兵們扶着孫梅慢慢躺下。此時,孫梅的呼吸聲已經清晰可聞,黃巢等人對彭一清的醫術佩服得五體投地,都紛紛向他作揖致謝。孫梅這時開口說話了:“謝謝這位郎中,黃大哥,柴存兄弟,靈飛,還有其它兄弟姐妹們,你們辛苦了。爲了一個小小孫梅,你們費時費力,何必呢?”

黃巢等人欣喜異常,走到孫梅牀邊,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彭一清取出一大堆草藥和藥丸,說道:“大將軍,衆位將軍,夫人現在大病初癒,需要靜養,這些藥丸,一日三次,每次六丸,用溫開水送服。另外,我再配一些草藥,每天熬二次湯藥,給夫人服下。老朽雲遊四方,爲百姓治病,不能在這久留,告辭了!”

黃巢等人苦留不住,彭一清飄然而去。

彭一清走後沒幾天,黃巢就接到了來自襄邑的告急文書,是尚讓親筆寫的,派信使飛報至黃巢大營,這時寧陵戰場已經清理完畢,義軍繳獲了很多戰利品,士氣高漲。黃巢看了尚讓的書信,知道了張自勉因爲雷殷符兵敗,正率大軍和尚讓、聞瑛、小魯在雍丘對峙,不敢發起進攻。黃巢尋思宋州城北的李罕之情況不知如何?

事情也正巧,就在黃巢估測戰情時,李罕之的信使到了,也呈上了告急文書。黃巢一看,大吃一驚,方知李罕之因爲寧陵大捷,麻痹輕敵,朱瑾幾次挑戰,李罕之爲報一箭之仇,忿怒出戰,結果中了曹翊埋伏,折兵近萬人,只好收縮兵力,退到山林地帶據守。時溥、陳景瑜見曹翊獲勝,也就放心大膽地將徐州兵馬推進到宋城城下,和曹翊的兵馬一起,對李罕之的人馬形成了夾擊之勢。

黃巢此時對李罕之十分不滿,宋州城東,被一個娃娃兵朱瑾闖營成功,結果引來了二路唐兵,如今又被朱瑾引誘出營,被曹翊殺得大敗。黃巢越想越氣,拂袖離開中軍帳,走到一條小河邊考慮對策。

“黃大哥,遇到啥事了,一人跑到小河邊?”黃巢聽到背後的聲音,連忙扭頭一看,原來是柴存、嶽靈飛走了過來,黃巢輕嘆了一聲,把尚讓、李罕之處的軍情約略說了一下。

柴存沉思了一會,對黃巢說道:“黃大哥,目前義軍糧草嚴重不足,只有半個月的軍糧了。宋州這根硬骨頭,又久啃不下,唐軍三路援兵,張自勉這一路目前被尚讓、聞瑛、小魯堵截在襄邑以西,我估計近日會發起進攻。據報,唐魏博節度使韓簡等方鎮,已接到朝廷命令,正在調集人馬,向宋州方向趕來。綜上分析,我軍在宋州多呆一日,危險就增加一分,所以爲了保存實力,利於持久作戰,我建議嚴令第三寨黃思鄴部不惜一切代價攻下衛南,然後轉兵南進,拿下葉縣,進逼洛陽,迫使張自勉率兵西援,讓李唐重兵集結於洛陽一線。我們這裡,就讓靈飛率領第四寨人馬馳援襄邑,只要配合尚讓守住襄邑就行,孫梅的中軍,經過寧陵大戰,需要休整,她本身又負了傷,正將息傷口,就留在寧陵休整。黃大哥親率主力東進,攻擊曹翊、時溥,救出李罕之的人馬,得手後迅速向寧陵靠擾,然後和孫梅的人馬合兵一處,到襄邑尚讓、靈飛處進行整編,完成集結後迅速向南挺進,渡過汴河,直奔碴砑山一線。我估計我們和孟楷、趙璋會師時,碴砑山的唐兵已經被擊退。我們就在碴砑山等待曹敏、思鄴的人馬靠攏過來,向東南方向開拔,從江州北面選擇渡口,一起渡過長江,和江州、洪州一帶的曹師雄部會師,那裡物產富饒,我們大軍得到了休整補充,就能大展宏圖,經略四方。”

黃巢聽了,緊緊握住柴存的手,說道:“還是柴存兄弟想得周全,你就好像興周八百年的姜尚,旺漢四百年的張良,所定的戰略幾近完美,有柴存兄弟在,我何懼李唐哉!早晚會進長安,實現天補均平的理想!”

嶽靈飛也打趣地說道:“開開廟門,認認菩薩。柴存哥就是我們義軍的活菩薩,哈哈哈!”

黃巢馬上下達命令,根據柴存的安排迅速行動。黃巢翻身上馬,提着棗陽槊,準備率大軍向宋州進發。

就在這時,幾個女兵扶着孫梅走了過來,孫梅掙扎着站在黃巢馬前,對黃巢說道:“黃大哥,你要將我留在寧陵休整,我不幹!我傷痛已好,要帶兵出征!”

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章 取汝州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八章 臨危受命
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九章 故布疑兵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十七章 華州平叛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章 取汝州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一章 反攻嶽州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十七章 戰神出道第五章 叛齊降唐(3)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六章 擊球定三川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八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