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

“兩位還是上馬吧。我們邊走邊談。”

“朱先生要走了嗎?”我裝作漫不經心的問道。

“啓稟陛下,小民朱武一向喜歡浪跡天涯,嚮往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今京中塵緣已了,不過這幾日見識了陛下的恢弘胸襟,小民昔日在江湖中也結識有幾名義膽忠心的壯士,這便去遊說他們,讓他們跟隨陛下以便一展才華,不負胸中一番爲國爲民的抱負。”

這時,我向王進使了一個眼色,王進會意,向周侗道:“周老師,我和徐寧有幾個武學問題想向您請教一下,不知老師可否在一旁給我們指點一二,讓學生受益一番。”

周侗本身要與朱武同行,也是想勸勸他,好讓朱武能一身所學報效國家。見皇上前來,知道肯定是要招攬朱武,會有一些什麼東西要說,早想回避一會了。聽王進這麼一說,正合他意,馬上接口道:“好啊,我正想看看你和徐寧這幾年有什麼進步,是不是把功夫拉下了呢。”說完,向我告了一聲罪,便馳馬和王進徐寧到了一邊去。

“朱先生介紹的壯士,一定非同凡響,朕在此先行謝過。不知朱先生這幾年遊歷過什麼地方,到過北方嗎?不知道朱先生對北方局勢有什麼看法?”

朱武笑笑,知道皇上此次肯定是來招攬自己,見他並不直奔主題,反而問起北方的事,心中驚奇的望了我一眼,有種看不透的感覺,便答道:“北方的大遼乃虎狼之國,雖說這幾年國內政局動盪不迭,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的亡我大宋之心未死啊,不是我危言聳聽,稍一不慎,我大宋國祚便會亡於北方之賊,陛下慎之啊。”

好啊,我還怕你不提這個話題呢。這北方之賊,不就是遼國與金國嗎?看來鬼谷一派果然名不虛傳,還真有點見識,會預測到北方的國家能亡大宋國祚。

我微笑了一下,故意長嘆道:“朱先生,你在朕面前也不必打什麼隱語了,朕知道你們鬼谷一門的未來預測術天下無雙,中原的亂象已現,知道大宋會在朕這一代亡於北方之虎狼之國。也許朕在你們眼中,並不是真命天子,但北方的兩個小國,難道是真命天子嗎?朱先生在北方遊歷過,想必是大失所望才折返中原的吧。”

朱武大吃一驚,指着我道:“你,你怎麼知道我們這鬼谷一派的大秘的?”才一說完,馬上意識到眼前的人是大宋的皇上時,忙滾下馬來:“皇上,小民剛纔冒犯天威,請陛下恕罪。”

我容顏漸漸轉冷,不怒自威地道:“啍,鬼谷一派的大秘,笑話,難道你們以爲朕真的是個只知風流快活,走馬章臺的昏君廢物嗎?難道朕真的是一個窩囊廢嗎?你們鬼谷一派也太瞧不起人了,告訴你們,朕要重整大宋山河,在所有太陽能照耀得到的地方,插上大宋的龍旗,讓什麼契丹、女真、蒙古通通地滾到一邊去。”

一陣鼓掌聲從旁邊傳了出來,一個仙風道骨的白髮道人邊走邊說道:“好、好啊、陛下真的是豪氣干雲,而且是見識非凡啊,如果哪一天要是陛下駕臨鬼谷的話,那小民這個鬼谷門主,只怕是要拱手相讓了。”

鬼谷門主?

這時,只見朱武走過去道:“參見師尊。”

只見這道人拍拍朱武的肩膀道:“好小子,師父真的服了你了,竟然真的給你尋找到了真命天子,半月前我夜觀天象,發現一直暗淡了十幾年的帝星突然大亮,我回到星象室推演了一番,竟然無法算出這帝星的運行痕跡,心知有異,果不其然,這帝星竟降我大宋,這可是我華夏萬民之福啊。”

說完,走到我旁邊,小聲道:“趙佶啊,我知道一定是黑判搗的鬼,你好自爲之吧。”一轉眼,已經飄然而去。

周侗與朱武和我折返宮中,既然朱武不走了,周侗也不必再勞累一趟了,差家人給欒廷玉、李俊、武松、孫立四人去信,相信他們四人一定會很快就會到達京師。

南書房。

我讓王進與徐寧守在門外,凡未奉朕御旨者,一律不得進入南書房十步之內。

“朱先生不知對現下京中局勢有何看法?”

朱武搖搖頭道:“陛下雄才大略,對京中局勢高瞻遠矚,只怕早已有了佈置,小民哪敢班門弄斧,徒惹陛下貽笑。”

“朱先生見笑了,朕不過是略耍手段自保而已,哪有什麼雄才大略和高瞻遠矚,還請先生不吝指教。”

“那請陛下恕小民直言了。”朱武見推脫不了,便灑脫的道:“小民觀陛下調用種浩,大約推知陛下是要以種家精兵嚴密掌控京師,而掌控京師的目的不外乎有這兩個,一是剷除異己,培植勢力;二是掌控局勢,嚴防暴亂。目下京中形勢混亂,新舊二黨在朝中相互傾軋,使得六部尚書位置長期空缺,形同虛設。陛下要立威天下,一定要在六部尚書上和六部中作一番大動作,這難免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朱武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瞧了我一眼,繼續道:“陛下需要注意的有四個方面,一是宮中的三股勢力,宮中除了皇上外,還有先皇哲宗劉太后和孟太后的各自勢力,還有最隱蔽的一股,也許聖上到現在爲止還沒有注意到。”

“朱先生說的是……”我心中暗笑,這傢伙可能以爲我不知道華山國師這一股最隱蔽的勢力呢,其實他們早已投到了我的陣營中來了。但朱武后面的話卻讓我大吃一驚。

“先皇哲宗的生母,神宗的朱太皇太后。”

朱武從我的大吃一驚的神色知道我並沒有把這一層勢力計算進去,心中已有了計較。

“朱先生請繼續。”

“二是宮外的兩股勢力,其中陳王趙伈和衛王趙俁定王趙偲爲一股,簡王趙似爲另一股,其中簡王趙似看起來好象勢單力薄,其實是他不想引人注目而已,陛下慎之。”

“三是朝中錯綜複雜的三種黨爭,韓忠彥的舊黨爲一黨,曾布的新黨爲一黨,加上今年爲三年的吏考,各地方大員和朝中中間派爲一黨。”

“四是一直在朝中屹立不倒的武官們,多年來,武人一直遠離政治中心,其中四大將門和呼延家忠心耿耿,卻一直隱忍不出,只有種家還在支撐着。後來居上的高家、曹家、王家、韓家則與朝中各大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二十六章 西北故人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四十九章 分兵入陝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九章 鬼谷傳人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種帥言兵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一百零七章 破敵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四章 怡心亭中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七章 宋之大害第三十四章 怡心亭中第八十四章 大宋海客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
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八十九章 河東舊事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四章 童貫之論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二十六章 西北故人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四十九章 分兵入陝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八十七章 沈府地陷第九章 鬼谷傳人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五十四章 捉弄種帥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七十六章 牽制守軍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九十六章 除惡務盡第七十二章 華山逆徒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種帥言兵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一百零七章 破敵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四章 怡心亭中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七章 宋之大害第三十四章 怡心亭中第八十四章 大宋海客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四十五章 人才輩出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