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

紅衣少女杏眼一睜,怒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跑到我家門口來幹什麼?”

韓夫人在裡面看到那壯漢剛纔出手,心中大驚,這兩個壯漢的身手就是自己丈夫韓富勇在世時也恐怕也比不上,一出手儼然是名家氣派,雖然他們刻意隱藏,但放在韓夫人眼中,那是絕對假不了的,他們不是家僕身份。

韓夫人狐疑地看了和沈家兄妹同來的年輕公子一眼,能夠差動如此身手的人在京師中沒有多少個。

“陸老爺,那是老身的一雙兒女,讓你的手下放他們進來吧,畢竟這裡是我的家。”

我揚聲道:“陳大海,放他們進來。”我不敢叫王進的名字,因爲王進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聲赫赫,韓夫人久在軍中,肯定知道。這一來,自己的身份可能又要泄漏了。

王進與陳大海長劍一收,側身一讓道:“得罪了。”

韓家一雙兒女走了進來。

“碧兒,你瞧是誰來了?”

那叫做碧兒的紅衣少女胸中悶了一口氣,在自己家門口還讓人堵了不讓進,這客人也太霸道:“誰來了我也不理,這麼兇霸霸不安好心的來訪,我看未必是什麼好人。”

“好你個韓碧兒,幾年不見,竟敢罵起姐姐來了,你這是居心何在?”沈小蝶一臉的巧笑嫣然,打趣的向那氣呼呼的紅衣少女說道。

那紅衣少女聽到那熟悉的聲音,陡然想起來,向沈小蝶坐着的地方一望,略帶哭聲叫道:“是小蝶姐,真的是你嗎,小蝶姐?”待走上前去,見到真的是自己在西北的閨中好姐妹沈小蝶時,那紅衣少女不由放聲哭了起來。

“傻丫頭,哭什麼哭,小蝶姐現在不是來看你了嗎。”

“碧兒不是哭,是太高興。”韓碧兒見還有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年輕公子在旁邊,有點不好意思。

那白衣少年也和沈揭在聊着。

沈韓兩家在西北秦州時是比鄰而居,雙方父輩又是結義兄弟,是以他們這幫小孩也是感情極好,此時在汴京重逢,少不得要長吁短嘆,各問彼此的近況。

韓夫人向我道:“陸老爺,這是老身的一雙兒女,那與小蝶說話的是女兒韓碧兒,與沈揭說話的是小兒子韓雙。”說着,向韓碧兒和韓雙道:“碧兒、雙兒,你們過來,這是京師的陸老爺。”

“陸老爺好。”

韓碧兒似乎是一臉的不情願,這陸老爺明明是個惡客,不知道媽媽和小蝶姐爲什麼要對他這麼好。

韓夫人一眼看穿韓碧兒的心事,語重心長地道:“碧兒、雙兒,陸老爺可是我們的大恩人,這次你們沈家伯伯、伯母能夠平安的回到京城來,就多虧了陸老爺的仗義援手,這樣的一份大恩,你們兩人還不趕快過來道謝。”

韓碧兒和韓雙一聽,更是喜出望外,向沈家兄妹望了一眼,見他們點頭,知道是真的,忙向我再次致意。

這次他們可是真心實意的了,因爲兩家久在西北,知道要是僅憑他們伎官和廂軍的身份,沒有很大的靠山,根本沒有辦法脫籍,更遑論還可以回到京城。

一般的人根本無法幫得,可以幫助的人自己兩家卻沒有如此關係,若之奈何。

想一想自己韓家,憑着韓富勇天大的軍功,要不是廂軍身份的話,應該可以統率一方,就算是犧牲了,子女們也可以憑着這份軍功一世無憂。

而韓家雖然已經脫籍了,但因爲在京中沒有關係,只能淪落爲只在京師中租皇莊的土地來耕種,這還是當時由种師道出面纔有可能,要不是种師道出面的話,只能成爲流民了。

現在有了這麼一個靠山,就算是沈家的,到時憑沈、韓兩家的關係,沈家也會大力相幫的。

這時,韓碧兒心中也不怪剛纔門口兩人的霸道了,姐弟倆看向我的目光也少了剛纔的一些憤怒,多了一些感激。知道能夠幫得了沈家的陸老爺在京中肯定是非富即貴的人物,有此種身份的人,也難怪他們家奴的囂張。

我坐了下來,韓碧兒和韓雙本來也想坐下來,可一看沈揭和沈小蝶卻在一旁畢恭畢敬地站着,奇怪地看了母親一眼,在韓夫人的示意下,也只好在一旁站着。心中卻在想:這陸老爺在京師中不知是什麼身份,搞如此排場。看他們一大羣人同樣是畢恭畢敬的樣子,也不禁爲他們的氣氛所感染。

我向沈氏兄妹道:“沈揭、小蝶,你們也坐下來吧,要不然連主人家的韓夫人和韓家姐弟也不敢坐了。”

沈揭瞧了我一眼,見我沒有什麼怪罪的意思,輕輕地坐了下去,屁股只輕輕貼着椅子一點點,並不敢坐實下去,就算皇上不怪罪,那儒家出身的忠君思想還是留存在腦海之中。

兩個性格差不多的女孩子在一邊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本來沈小蝶對皇上還有些顧忌,但是女孩子的第六感告訴她,皇上似乎對自己很包容,而且看來也不喜歡鬧虛文。韓碧兒只知道陸老爺是京師中的一個權貴子弟,又是沈家的恩人,更加沒有什麼顧忌。

沈揭也不是笨人,他對皇上和妹妹之間的蛛絲馬跡大略看得懂一些,妹妹敢無所顧忌,他可不敢。只是細聲細氣的回答着韓雙的提問,還要不時看看皇上的眼色。

我見他們年輕人在聊得起勁,也不好打岔,便向韓夫人問道:“夫人從西北迴來難道不回老家就一直住在這裡?你們原來的親戚朋友呢?”

韓夫人感嘆了一聲:“是啊,本來我家就是在此地,二十多年了,我們流落他鄉,後來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只好落身軍籍。如今回到來才知是物去人非,韓家的田園卻成爲了皇莊,當年的韓家如今已是風吹雲散,老身又沒有什麼地方好去,只好在當時求種大帥讓他和皇莊的管理人通一聲氣,把這裡的地方租給我們,也算是了了一番心願,得過且過罷。”

韓夫人雖然沒有告訴我當年是因爲怎麼回事流落他鄉,但從她眼神中流露出來回憶往事的那些憤慨和隱痛,我知道肯定不會是啥好事,她也不好宣之於口。

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一百零五章 殺俘藉口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一百零五章 殺俘藉口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七章 皇城血腥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一百章 改變觀念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六十八章 逆首脫逃第八十四章 大宋海客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十三章 種帥言兵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四十六章 各出心機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三章 初識朝政
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四十三章 所見略同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一百零五章 殺俘藉口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二章 雁門關外第一百零五章 殺俘藉口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十章 隱忍不發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二十三章 官商結合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六十七章 皇城血腥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五十九章 定邊伏擊第三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一百章 改變觀念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三章 初識朝政第五十五章 兩浙沈家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六十八章 逆首脫逃第八十四章 大宋海客第八十六章 東海餘孽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十三章 種帥言兵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八十章 朝臣之見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五十章 戰爭實質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二十一章 名將出山第八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九十四章 犬牙交錯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四十六章 各出心機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五十七章 重振家聲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七十章 陳留軍營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三章 初識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