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

“皇上,大喜事啊,海軍和徐興夏已經安全返回帝國了。”天啓二年臘月初八,總參那邊接到了山東煙臺港的彙報,出海船隊再次勝利返航。

“臘八回來了,這次時間比起之前有點短啊。”李玄清笑道:“如今的天津港已經冰凍封港,這對於咱們冬季來說真是個大麻煩。他們的船隊沒有一部分去其他港口嗎?”

巧兮接過煙臺港的彙報看了看道:“這彙報上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交代了一下到港的日期和船隻數量等等,海軍處的軍艦好像在登州港停泊了。不過這件事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咱們北方的港口受到寒流影響太大,想辦法再海州建立一個全新的港口吧,這樣一來的話可以和上海新港遙相呼應。”

“我也想建設海州港啊。”李玄清攤了攤手苦笑道:“可是海州那邊的情況並不好,如果改造成大型的新式港口的話只怕需要動用的人力和財力非常多,咱們帝國的財政支撐不了這麼基礎建設工作。而且咱們東面航線的目的地只有日本和三韓。所以東面的北方的港口暫時不需要那麼多了。等到松江省開工建設,實際上咱們的疆土就直接抵達日本海了,所以說在財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咱們也只能縮減港口建設的數量了。”

巧兮皺着眉頭思索片刻繼而道:“好像也只有這個辦法了,咱們現在佔領的地方好像都是咱們自己的國土,也不能向當年西方那樣搞殖民主義,蒐羅財富支撐帝國快速發展。”頓了一下皺眉道:“大哥哥,咱們發展海洋貿易只怕最終的目的地還是印度、沙特和歐洲這些文明發展比較繁華的地方,其他地方就算咱們能力達到了,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夠攫取當地的財富啊。”

“你是說咱們東邊和南邊那些半島和島嶼上現在存在的文明大多數都還是農耕火種的時代吧?開展貿易只怕未必有用,實際佔領然後同化必然會極大地稀釋咱們帝國發展的發展動力,因爲廣袤的領土和資源很容易就能夠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搞不好那些輕易得到財富的帝國海外先驅者會沉醉在這些財富和享受上面,從而失去了在工商業上面的發展,最後又走回到歷史的老路上面去了。”

“所以說要把控好海關,還要建立起強大的海軍,除了防止這些變質的海外先驅者攜帶大量的財富回國擾亂國內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更重要的是打擊海外分裂勢力。”李玄清點了點頭笑道:“現在說這些有點早了,到時候再說吧,巧兮今天是臘八,咱們皇宮有沒有熬臘八粥啊?”

“不僅咱們要準備臘八粥,今天一大早內閣那邊就傳來了岑先生邀請大哥哥去舉行臘祭呢。咱們前兩年都是太忙了,現在南北平定,帝國基本上一統,所以大家都在期待咱們皇室能夠出面和百姓同時舉行臘祭,來祈禱神靈保佑平安,喜獲豐收。”巧兮將早上內閣那邊傳來的消息告訴李玄清,然後問道:“大哥哥咱們什麼時候去啊?”

“既然這樣咱們就過去吧,相比岑先生把一切都搞好了就等着咱們出現了。你讓如煙帶着小天啓也參加吧。如今咱們皇室可就咱們三個人,所以啊不能缺席啊。”李玄清讓巧兮通知如煙帶着小天啓也去內閣大樓那邊,自己和巧兮則提前過去了。

其實他們夫妻倆過去的時候內閣那邊已經準備好一切了,岑天時和徐天翔帶着軍政兩大機構的直屬人員都已經集合了,律法院因爲杜讓能以及兩位副院正都在南方指導律法院分立計劃,所以律法院的留守人員也跟隨岑天時到來了。

“皇上,皇后,你們來了,咱們都已經準備好了。”岑天時見到李玄清和巧兮聯袂而至頓時笑道:“前兩年太忙,很多類似於臘祭這樣的活動咱們都能免就免了,但是如今帝國南北無事,還是可以參加一下這樣的活動。”

李玄清點了點頭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就去祭天壇吧。”李玄清和巧兮在內閣大樓門口乘上玉獅子帶頭朝着祭天壇而去。原本內閣準備的是皇帝的鑾駕但是被李玄清給拒絕了,對於那種前呼後擁的做法很反感,所以直接放棄了,連帶着小天啓和如煙也沒有乘坐輦車而是騎馬跟在李玄清身邊。

衆人來到祭天壇的時候很多百姓已經自發的圍在了祭天壇的外圍就等着臘祭儀式的開始。長安的百姓很多都見識過以前皇帝參加臘祭的場面,但是對於新的大唐帝國很多百姓一開始以爲帝國政府廢除了臘祭活動,結果沒想到一大早就被帝國公告給通知了,大唐帝國皇帝李玄清帶領帝國全體高層出席臘祭儀式。

李玄清一行人到的時候基本上臘祭需要準備的所有東西都已經備好了,祭祀用的祭品是三牲六畜和臘八粥。李玄清帶領所有高層參加完祭祀以後將所有的臘八粥派送給前來參加圍觀祭祀的百姓,並且將傳媒集團此次的臘祭活動全文記載下來然後發往全國。

岑天時等人對於臘祭的活動本身也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對於最後李玄清對於傳媒集團的要求很感興趣,對於新生的傳媒行業他們自然沒有李玄清和巧兮那樣運用自如,所以在回來的路上,巧兮帶着小天啓提前回皇宮,之前這小傢伙在祭祀儀式上也不安分,差點在衆人舉行祭禮的時候獨自站起身來跑到祭臺邊上往下看,還自顧自的朝下揮手說話,差點讓如煙嚇得魂飛魄散,不過還好李玄清伸手給他逮了回來,按在自己和巧兮中間,這一下這小傢伙倒是老實了,但是那雙大眼睛依舊是四處張望,充滿了好奇。

“皇上,不會打算這次徐家船隊抵達港口的時候傳媒集團的人也在吧?”岑天時想到一個問題來到李玄清身邊問道,對於傳媒集團的威力在巧兮整頓傳媒集團內部實行新的管理制度和業務開展制度之後就逐漸發揮出來了,政府文告和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問題的反應,實際上起到了監督各地政府的作用,這種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能傳的全國都知道的辦法讓各地政府都不得不認真對待這些手持民政部特質的記者證的傳媒集團員工。

兩人聊着這傳媒集團對於政府和民間信息傳遞和政府監督作用的時候已經抵達內閣大樓,徐天翔那邊也已經收到了玄影衛傳來的消息,海軍處那邊會有專人回長安彙報此次日本之行的經過,並且提到海軍處準備在日本獨立開闢一個港口的事情。

“這是打算開闢海外殖民地了。”李玄清一句話讓徐天翔和岑天時兩人都愣住了,隨即反問道:“什麼是海外殖民地?”

“就是在海外擁有的非帝國正式領土但是享有高於當地土著居民權益的地盤。”李玄清一時之間也解釋不清楚殖民地的定義,所以隨後說了一句之後繼續道:“去通知海軍處的人,這件事可以操作,日本那個地方良港很多的,可以找一個獨立的島嶼來佔領,作爲未來前出日本的帝國基地,不管是軍方還是民間的都可以依靠的基地。”

“那不就是帝國的疆域嗎?”徐天翔聽到李玄清這麼說直接問道:“這貿然去佔領別國的領土是不是有違我大唐的作風啊?”

“什麼作風?搶到手的就是咱們自己的。大不了幾百年以後再考慮還給他們就是了。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以後不管是海外還是內陸,凡是交通要道等重要地方搶到手的就必須想辦法拿下納入到帝國的正式同時區域去,即便地方比較遠也不要放棄,這是事關帝國以後發展的大事。”李玄清打斷了徐天翔的話,將他扳回到自己的思路上來道:“咱們以前不是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些地方本來就是咱們大唐的,我現在只是需要佔領一些重要的地方來保障帝國的權益,所以說還是很尊重當地的百姓的。”

說完這些之後李玄清正色道:“還是咱們之前說的那句話,大唐帝國第一任務是維護帝國子民的利益和帝國的利益。這是首要任務,如果有任何利益與這個相沖突都必須放棄。你明白什麼意思嗎?”

“皇上的意思是帝國第一,帝國的百姓第一的原則是嗎?”岑天時倒是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這種思想雖然霸道,但是之前李玄清在討論和外部番邦外交的時候已經說過這個問題,所以也沒有多說,對於手持帝國子民的戶籍證明或者是民政部頒發的證明書的都是帝國子民,都是帝國需要守護的對象。

“讓海軍處的人回長安之後來找我,我來幫他們選一個基地,對了他們都去了兩次日本了,大體的日本地圖和內部的政治勢力團體的劃分應該搞清楚了吧?下次再去的時候可以派遣海軍陸戰隊隨同行動,以後安排部隊輪番駐守基地,防止任何人破壞和威脅咱們的海外基地。”李玄清吩咐完這些之後轉頭朝長慶殿走去,他要去制定海外基地的條文去。頓時內閣首相辦公室就剩下徐天翔和岑天時相視苦笑。李玄清的思想和他們之前接觸的歷朝歷代對待外邦的做法大不相同,以前都是委屈自己,方便他人。到了李玄清這裡則直接改變了,變成了事事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爲原則,這種做法肯定會有損當地勢力的利益。

“看樣子咱們還是需要轉變思想了,皇上的想法雖然和以前不一樣,但是卻實實在在的是保護咱們帝國和子民的利益。我想隨着海外貿易的持續進行加上安西那邊的行動,外事將會成爲帝國重要的組成部分,你我可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行啊。”岑天時看着李玄清消失在內閣大樓道。

“其實我也知道皇上的做法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的,但是這樣會不會讓那些番邦誤認爲咱們不是天朝上國了,以後對於咱們的印象也會改變啊?”徐天翔也知道李玄清的想法,但是他這些年坐在總參謀長的位置上,做任何事情早就習慣夾帶着政治的觀點了,所以有些苦惱。

“其實想想也是,天朝上國是他們朝聖的地方,可不是讓他們佔便宜的地方。而且什麼是天朝上國?那就是咱們帝國子民出現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人敢侵犯他的利益,那就是侵犯帝國的利益。”岑天時想想也跟着道:“至於以前的做法難道就是對的?我看也不見得嘛?以後咱們的做法也將是後代子孫借鑑的經驗了。”

徐天翔和岑天時在內閣大樓聊這件事的時候李玄清回到千秋殿和巧兮說了一下海軍處的想法,和岑天時等人不同巧兮對於後世出現的殖民地可是一點都陌生,所以和李玄清一樣第一反應就是海外殖民地。所以聞言笑道:“大哥哥這個想法很好啊,日本的景色還是很不錯的。咱們到時候可以聽聽海軍處的想法,看看他們打算在哪建立基地合適。不過我個人覺得啊,不行直接將他們一個大島給佔領下來,反正就現在日本的那些本土勢力,海軍陸戰隊估計都能統一全日本了吧?”

李玄清看了看手中的日本全圖點點頭笑道:“不行就直接佔領四國島吧?這裡靠近他們的政治中心,咱們佔領之後只要派一支部隊駐守輔助一些火炮什麼的就可以直接長久守衛了。”

“對了現在的日本對於北海道那個大島的掌控能力應該不大吧。咱們到時候可以打完三韓之後從背後佔領那裡,將日本的勢力壓縮在他們的主要大島之內。”巧兮顯然是前世的怨念不淺,所以想了想指着最北端的地方嬌笑道:“到時候我們出錢買下一些小島,到時候可以建立一些度假勝地了,那樣就完美了。”

巧兮的話也讓李玄清勾起了一些久遠的回憶,順着手指悄然滑到了其他地方,手指落下的地方一連串的島嶼接連出現在視線內。

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
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