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

基層軍官們可以放假,但高俊身邊的人必須進行戰備值班,從六月風暴到七月逆流,蒙古人也消耗了不少力氣,攻克贊皇縣之後,蒙古人又分頭用盡全力撲滅河北河東各處火焰,花大力氣清剿太行山,終於迫使各路義軍偃旗息鼓。但是,短時間內也沒有足夠的力量盯着高俊,木華黎率領蒙古主力兵團再次向西,前往河東地區,準備在太原度過夏天,等到秋冬季節時沿老路南下,在三門峽一帶過黃河,進攻關洛。

比蒙古軍隊速度更快的是高俊的信使,沿着暢通無比的道路,使者們把信交到了還在臨洮府的潘正那裡。

根據高俊的命令,潘政在臨洮府正式建衙,成立陝西軍民元帥府,潘正主導軍政院,趙汝凡主導民政院,其他官員設置一如山東。

高俊的山東軍民元帥府共有工作人員447人,而潘正的陝西軍民元帥府有425名工作人員,可謂旗鼓相當,這也是潘正地位的象徵,日後的一代霸府就此形成。

潘正和僧虔各有一個師,但是,潘正的地位毫無疑問的高於僧虔,並且能夠節制僧虔的行動。爲此,高俊也決定給潘正一個更高的頭銜,讓他裁決陝西五路軍政事,並處理一切機要,簡稱:陝西總裁。

潘總裁建了元帥府,四方豪傑雲集響應,關隴之士莫不鼓舞,民心歸附,四方賓服,就連河湟一帶的吐蕃首領們得知此事之後,也紛紛進貢了一批牛馬。自潘正主導臨洮府以來,秉公處事,兼聽兼信,使得吐蕃人在邊境買賣中不能欺負其他部落,也不會再被陝西官員們刁難,潘元帥的威名也遠傳至青唐城,甚至邏些城。

這些吐蕃部落不光出牛馬,也出了不少人,再加上歷次戰役中所俘的党項、回鶻士兵,潘正又組成了一個新的陣,以許國爲將。在考慮之後,他下令讓這支軍馬向原州、慶陽府一帶挺進。這樣一來,可以使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各地連成一片,陝西永昌軍的勢力足可大定。

陝西也開始按照山東模式重新規劃區劃,臨洮府改洮州,慶陽府改慶州,延安府改延州。

“真沒想到官人如今的勢力廣大,不亞於當年宋家的西軍。而西夏遭逆賊顛覆,乾坤倒懸,綱常不振,所以日漸衰落,只要助我一臂之力,神器歸還正統,則西夏復興,兩國交好,邊境弭兵,實在是一大盛事!”

李朱羅還沒忘記她與高俊達成的交易,畢竟,太平軍能有現在的成就,她當初那百多號人也是出了把子力氣的。既然眼光如此獨到,投資如此精準,該分紅的時候,高俊總不會仨瓜倆棗就把打發了吧。

潘正倒是有些冷笑,經過一系列股權置換典押,本來該歸屬李朱羅的那點股份早就被稀釋殆盡,現如今,訛留山律還在山東老老實實當他的將軍,對西夏復興的事情似乎也越來越不感冒了。

至於李朱羅,潘正很難用語言形容這個女人,一方面,她精明得過分,懂得一切有關權謀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又幼稚得驚人,居然相信西夏的衰退是因爲什麼“乾坤倒置綱常不振”,好像朝政歸還給仁宗子孫,西夏就能復興了一樣。按照這個說法,高俊在山東的所作所爲更是“乾坤倒置”,也沒見山東如何衰敗。

但是,在一系列或精明或愚蠢的考量之外,她得知自己負傷之後親自跑過來看自己,平日裡從來不親自事人的西夏郡主爲自己親奉湯藥,這總讓潘正覺得,也許這個女人還有另外一面。

西夏皇室的正統孑存只是這女人外面一層厚厚的繭殼,撥開之後,裡面還是會有一個活潑可愛的靈魂的。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些事的時候,潘正已經準備率軍向東,在今年冬季第一場雪之前抵達陝北地區,與僧虔會合,爲此,他要儘快解決西夏問題。

前不久慶陽府的戰敗,讓西夏內部一直積蓄着的矛盾終於開始顯露,尤其是得到鐵木真回軍的正式消息之後,西夏王朝內部的有識之士終於意識到大禍不可避免,必須勸阻李遵頊的瘋狂行動。

他們紛紛上書進諫,要求李遵頊停止對金朝的討伐,儘快與金朝結成生死同盟,一同應付蒙古人隨後的致命打擊。

但是,李遵頊卻一意孤行,堂堂九五之尊終究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有錯誤的,西夏固然生死存亡,金朝何嘗不是奄奄一息,建立前人所未有的功業,這一誘惑實在是太大了,讓李遵頊還是忍不住想要先對落水狗痛下死手。

潘正還在密切觀望着形勢,他有時間,根據高俊的總體佈置,決戰的第一場大戰役還輪不到潘正出馬,這場戰役將在河北進行,主要參與人將會是高俊,李銘,馮達。

八月二十,齊州方面正式成立戰時大本營,開始協調整個境內的資源,與此同時,高俊在開州成立前線總指揮部,統籌對河北敵軍的打擊行動。

關於戰役的相關佈置已經向馮達,李銘等兩個方面抄送,這場戰役是針對河北地區的蒙古軍隊的,更準確的說是針對信安以南,太行山以東,河北大平原上漳河流域一帶的敵軍。

“河北地區的城鄉基本按照兩條軸線縱向分佈,靠東的一線是大名府、冀州、景州、滄州、清州、雄霸地區,這是沿運河的一條線,離開大名府之後,在其北段荒蕪難行,沼澤遍地,此時正是夏季豐水季節,軍隊難以行動,因此在這一條線上,我軍以少量兵力採取防禦態勢,阻止敵軍便可。

重點在太行山東面的這條線,大家看,從彰德府到沃州、磁州、真定府,再向北到中山府,這一片地區處於太行山河流出山時的沖積扇平原上,土地肥沃,雨雪豐裕,適宜農業,歷來是河北精華所在,而我軍要進行的,就是一條長廊推進的戰術。”

“就像一條長廊一樣,左邊是牆,右面是湖,對面一個壯漢推着一輛塞門刀車過來,你無論如何是躲不過的。太行山就是牆,渤海和清滄的爛泥塘就是湖,而在這之間的蒙古軍隊,我們要派出重兵集團,從南往北,一推就完。”

按照規劃,高俊將爭取在兩個月內消滅這些人,並在嚴寒季節來臨前進逼燕京。

“如果信安方面無法阻止敵軍通行,一方面,敵軍的主力人馬一旦抵擋不住,可以直接退回燕京,等到嚴寒季節再重新南下。而另一方面,甚至於敵軍的騎兵可以直接加入到戰場上來,源源不斷的將我們淹沒。”沒資格參與重大籌劃的中級將領們推選了代表提出疑問。

“你們說的對,這次戰役的成敗在於信安能否形成關門的趨勢,因此務必牢牢守住河北中部的幾條河流,使敵軍不得渡河。要完成這一重大任務,僅僅依靠馮達也許力量不足,所以,這場戰役的開始,將是李銘支援馮達。”

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尾聲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一章 羊(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尾聲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
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尾聲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一章 羊(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尾聲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尾聲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