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

蒙古重騎兵催動起來,像是一波波鐮刀的刀鋒一樣,砸向了據河而守的太平軍,身披重甲的蒙古軍即便速度不快,攻擊的威力依舊不可小視,潘正仔細應對着。

蒙古騎兵們仗着馬力的優勢,從遠處渡過金鞭溪,開始在小山附近四處遊弋,尋找着攻擊的機會,太平軍也不得不時常變換隊形。

蒙古騎兵的馬累了還可以再換一匹,可太平軍的雙腳要是累了,那可就是真的累了。

蒙古人有條不紊的拉扯着潘正的隊形,時不時的發動突然襲擊,經過之前連續數日的血戰,太平軍也疲憊不堪,逐漸有些支撐不住的意思。

經過長達一個時辰的兜圈圈之後,蒙古人準備回身換馬,形勢對潘正很是不利,也就是這個時候,顧留鎮內響起了急促激烈的嗩吶聲!

太平軍兵從黑色的廢墟中一躍而出,急速的結成了簡單的銳陣,分成數個箭頭,向隔在他們與潘正之間的蒙古軍隊襲來。

高俊身穿郭子儀鎏金山文甲,吶喊着衝鋒在前。

蒙古騎兵一下子腹背受敵,隊形受到了嚴重的衝擊,變得散亂起來。顧留鎮內升起了令人不安的黑煙,太平軍焚燬了留在鎮內的各類物資,很明顯要放棄顧留鎮,與潘正會合。

在遭遇驟然打擊之後,蒙古人一度散開,但隨即反應過味兒來,在旗幟的引導下重新集結,又一次的發動對潘正的衝擊。

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時非常強調紀律,此時蒙古軍隊在遇到襲擊後的散開,並不是真正的潰散,只要窩闊臺傳達命令,他們就算是死也會站在原來的崗位上。

強悍的蒙古騎兵們四處衝撞,攪亂潘正和高俊兩軍的隊形,而此時兩軍之間的間隔只剩下薄薄的一層——在窩闊臺的命令下,這羣蒙古士兵堅守原來的位置,阻止潘正與高俊會合,而其餘騎兵則肆意的衝撞兩軍的步兵陣型,想要一舉解決兩個敵人。

就在這激烈交鋒的時候,鎮子裡面嗩吶聲變了調,太平軍的騎兵魚貫而出,與蒙古騎兵激烈的交戰起來。

在之前的圍攻戰中,太平軍騎兵也遭遇了難以忍受的損失,尤其是戰馬已經不足,現在僅有三十餘匹戰馬可用,但是騎兵們本着大無畏的勇氣,以這區區三十人的隊伍直直的衝撞進蒙古騎兵之中,與敵軍展開了激烈廝殺。

“看吧,這就是高俊,他永遠都不會把賭注一次性都壓上的!”也古就站在窩闊臺旁邊,向大蒙古國的皇子指點高俊作戰的特性,在蒙古國的衆多軍將之中,屬他對高俊瞭解最多:“不過我感覺他的老本已經都用上了。”

“這個人的才華不在劉伯林、史秉直之下,如果他真的能投靠大蒙古國的話,那麼大蒙古國報百年大仇的機會就真的來到了。”窩闊臺盯着遠處的高俊:“他現在的形勢很不好,可依舊拒絕投降。”

“我的窩闊臺兄弟,這樣是沒有用的,想當年,他手下只有幾百名士兵,被我和明安將軍一路追擊,從河北進入山東,在漫天雪地裡到處都是凍餓而死的敵軍屍體。然而他躲進了他的老巢,號召當地的災民建立起木柵,抵住了我軍近一個月的連續進攻——後來我才知道,他那個時候也僅僅有一個月的糧食,在整個山東餓死的人不下數萬,但即便是這種情況,他也拒絕投降。”

“那就想辦法讓他更窘迫一點,我們大蒙古國的勇士如此之多,不可能奈何不了他。”窩闊臺翻身上馬:“兄弟,該把咱們倆的旗幟打出來了,讓黃金家族高貴的血裔帶頭衝鋒吧。”

兩面三角大旗迎風展開,而在他們後面則是一支高高的花纛,在大蒙古國的體系當中,花纛僅次於白纛,是僅有幾位高級的那顏才能享受到的。

蒙古騎兵兇狠的投入戰場之中,但是太平軍依舊堅持抵抗,潘正所在的小山上戰鼓擂得震天響,而在山下不遠處的高俊吐了口吐沫,給大家指令:“現在以山上的旗號爲準!”

就在這關鍵時刻,張惠顯威,他下了戰馬,取來一支步兵用的大槍,帶領自己手下心腹數十人向阻隔在高俊與潘正之間的敵軍陣線發動了一次兇狠的突擊。張惠的武藝在諸將中不算最高的,但發起狠來確實是最不要命的,他這一式,是捨命狂撲!

蒙古人倉皇的回擊着,張惠完全使用大開大合的招式,長槍如龍,出則見血,而絲毫不顧自己的性命,一名蒙古士兵趁機給了他額頭一下,血順着頭盔的縫隙流了下來,但張惠只是大吼了一聲,帶領手下軍兵繼續向前衝擊。他們要用生命啃出來一條道,唯有君持續突破提供條件。

他們拼殺的非常勇敢,但是卻沒用,敵軍倉皇的給他們讓路,張惠得以率軍衝到了山下,但是敵軍隨即重新合攏了來,潘正與高俊之間依舊斷絕。

窩闊臺和也古殺向了高俊的後軍,一下子就衝散了不少人,高俊不得不率領大部分人馬轉頭回身與窩闊臺交戰,剛剛衝下來的張惠也無法回身再戰,只能跟着高俊的主力人馬一起,兩軍匯合似乎又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此時山上也已經近乎癲狂,潘正紅着眼睛親自擂鼓,郝思文率領營裡面的什將發動了新一輪的衝擊。在兩路太平軍之間的敵軍陣線一下子又被深深嵌入,乃至彎折,然而這羣蒙古人無比堅韌,他們隔在兩路太平軍之間像是膠皮糖一樣,被極限拉伸,但是堅韌的始終沒有斷成兩截。

關鍵時刻,窩闊臺犯了重大錯誤,在形勢變的明朗起來的情況下,他錯誤的讓騎兵們趕緊衝上去,立刻打擊高俊的主力。

在短時間內,太平軍軍陣幾乎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遭遇的壓力不下千倍萬倍,然而太平軍和蒙古人一樣堅韌不拔,儘管在短時間內,鮮血和慘叫覆蓋了整個太平軍軍陣,數千人馬被壓縮在極小的範圍之內,但是撐過了這一小段時間之後,瞬間就是海闊天空。

衝鋒是勝利的號角,因爲在之前一系列的遊走、迂迴、襲擾、遠程打擊、陣型變化、心理攻防以及短促突擊之中,一方逐漸佔據了優勢,而將這種優勢“變現”的途徑就是衝鋒和最後打擊。

窩闊臺錯誤在於,他以爲之前蒙古騎兵各種遊走突擊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優勢,眼下勝負已分,這輪衝鋒足以將太平軍一波帶走,然而現在才發現,恐怕賬戶上還少了一個0。

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尾聲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尾聲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
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尾聲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尾聲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