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

幸好已經獲得了金朝的圖書,兩人查了半天,發現太和嶺居然在河東的忻州,這就更難以理解了,鐵木真與哈里巴之間怎麼會對山西產生爭端呢?難道是哈里發派間諜在這裡製造了宣稱?

事實上,不光是他們兩個人,如果乍一看到這封口諭,其他留在漢地的蒙古將領也會納悶不已,但是,在劉體沒有偷走的那些檔案裡,還有專門說明這些情況的,太和嶺是郭德海給高加索山脈所起的名字,所謂的太和嶺,指的就是大高加索山脈下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等王國和部族。

儘管對太和嶺所在的位置無法理解,但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之後,高俊卻突然反應過來,討來思指的應該是伊朗西北部的聖城大不里士。既然如此的話,鐵木真的主力部隊應該還在伊朗一帶,似乎和巴格達哈里發已經產生了矛盾,也許他們會繼續向西推進,這有悖於真實歷史的進程,也許蒙古三次西征的擴張範圍,鐵木真要一次做到。

但是太和嶺畢竟是個陰雲,高俊決定提早原本今年秋季的行動。繼續保持着軍備進步,狠抓生產,紡織廠的利潤不錯,已經繼續擴大了規模,不光是從南宋那裡換來戰略必需品,還從日本運來硫磺,從高麗運來銅器。

生意在持續的進行,外交的合縱連橫也從未停止,現如今,南宋方面還忙着侵佔軍田,短時間內不會在東線發動攻勢,招惹高俊這個太歲。而紇石烈志雖然對高俊已經心懷不滿,可他終究還是比較信任高俊的,並不會輕易與高俊爲難。

而開封朝廷剛剛給高俊加封了一個太尉,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對其之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開封朝廷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麼過分舉動,而蒙古綱雖然對高俊頗爲怨恨,但畢竟沒有朝廷的命令,動一根手指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而此時,遠在高俊千里之外的撒馬爾罕,一個青年悶悶不樂的躺在牀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滿腹仇怨無從說起。

一個年輕的蒙古女人走了進來,他身上已經換上了西域人的服飾,漂亮的貼花修襯着身材尤其婀娜苗條。這個女人坐在也古旁邊,輕輕地撫弄着自己夫君的頭髮。

也古在西域的作戰很勇敢,並且立下了功勞,得到了大汗的賞賜,但是在八魯灣之戰的時候他負了傷,情形一度十分危急,不過最終還是挺了過來。這一仗蒙古人的損失不小,但還能夠繼續前進,也古卻已經跟不上隊伍了,不得不返回撒馬爾罕休養。

這座城市曾經被西遼命名爲河中府,正處於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是整個中亞地帶最富饒的城市,也是傳統絲綢之路上無法忽視的重要節點。唐朝輸掉怛羅斯之戰後,一些中國戰俘到達了撒馬爾罕,並且把造紙技術傳到了西方,撒馬爾罕紙一直享譽整個中東世界。

也古在這裡聽到了許多有關耶律大石的傳聞,直到如今,這些中亞人對這個異教徒國王依舊充滿敬意,稱他公正且有才幹,是不可多得的賢明君主。並且,十個撒馬爾罕人有九個信誓旦旦的告訴也古,他的某位祖上擔任過耶律大石的宮廷護衛,可以作證這位君主已經秘密的皈依了神聖信仰。言之鑿鑿,聲稱木速蠻從不說慌。

這種長久的傾慕情緒讓也古感到羨慕又嫉妒,甚至他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蒙古也被更強大的力量摧毀了,那麼燕京人會不會經常的思念鐵木真呢?

這想法短時間內沒有結果,而身上的傷是不能容許他繼續到西方去作戰,可汗已經派人帶來了慰問的禮物,撫慰他這位侄子不要心急,傷愈之後,也可以回到東面去,幫助木華黎征討鐵木真的宿仇。

也古確實也想回到東方,但西方的世界一樣的神秘有趣,讓他一時之間無法定奪,此時他溫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子:“你說,我應該往西面去,還是應該往東面去?”

“夫君,不要煩惱,我相信主會指引你做出正確的決定的。”阿勒帖尼輕輕的把頭埋在也古壯實的胸前,聽着丈夫心臟有力的跳動,在他心臟的位置也掛了一個亮晶晶的十字架,他已經決心皈依。

半個月後,也古迫不及待的從河中府出發,經由訛跡邗等城市,抵達了山脈環繞的虎思斡耳朵,這裡是曾經西遼的國都,高大雄偉的漢式城牆讓也古感到熟悉又舒心。

耶律大石爲西遼選擇了一個好地方來建國,虎思斡耳朵處於楚河流域,東面有寬闊的伊寬海子,而南北兩面都有山脈,水草豐美,便於農耕放牧,從這裡可以控制東西各個僕從國。

想當年,耶律大石帶着一支敗軍從蒙古高原出發,至額爾齊斯河流域,來到中亞,先後降服了高昌王國、東喀喇汗國、西喀喇汗國、康裡、葛羅祿以及花剌子模、布爾罕王朝等大小政權,建立了傳奇的西遼王朝。他就在這裡,讓服從於他的各國國王接受他的指令,爲他稱臣納貢,派出軍隊協同他作戰。

直到現在,虎思斡耳朵也有許多的契丹人,以至於移剌阿辛走在街道上時,迎面就碰上了兩個。

石抹明安死後,也許是念及故情,也古決定把明安的侍衛移剌阿辛收歸自己門下,並且給予他足夠的機會。現如今,阿辛也成爲了有根腳的人,在蒙古世界當中,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按照這樣的路線,最終他應該成爲一名蒙古的中低級軍官,在某座漢地裡的縣城裡當他的土皇帝。

而後者不明所以,被這兩個人請到家中,這兩個神情激憤的年輕人開始大談過往的光榮,以及花剌子模混帳的背叛。

這讓阿辛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當這兩個契丹人提及,現如今虎思斡耳朵有很多契丹人打算重新結成一體,不再遵循蒙古人的號召時,他終於明白了這羣人叫他來是幹什麼。

西域在醞釀着背叛,而且可能很快爆發。

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尾聲尾聲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
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尾聲尾聲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