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

“唐日月,舜山川,周禮樂,漢衣冠。”

——文人劉昂吹捧金朝的統治

在高俊與撒察別乞對戰的同時,潘正領着僅有的20名軍兵,護送五千百姓繞道燕山,前往青白口。

“叔叔,高叔叔他們怎麼了?”潘正抱着敏丫頭,小心的避免碰到她的右臂,小姑娘雙手環着潘正的脖子,眼淚汪汪的問他。

“沒事,高俊叔叔要爲你姐姐報仇呢。”潘正仔細看着周圍的山勢,估計着天黑之前能走到哪裡。軍兵背起了大部分包裹,百姓們各自扶老攜幼,互相絕不拋棄。

“等他回來,我就帶他去吃果子,山裡面有桑葚,可好吃啦。”敏丫頭含糊的說:“吃了桑葚,還可以在山裡挖山參和五加子,吃了這些東西,什麼疲勞都沒有了。可是現在是秋天,沒有這些東西,但是有野兔,我姐姐教過我怎麼抓野兔……”敏丫頭突然把頭埋進高俊的肩膀,潘正知道她在哭。

“郎君,交給我吧。”白卉從後面追上來,要從潘正手裡接過敏丫頭。

“不用,山路不好走。”潘正有點靦腆的笑了,微微低下頭。

“潘郎君是統率軍兵,護送數千人的將軍,怎麼能做這等扭捏姿態呢?”白卉爽朗的笑了,露出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非常好看。潘正突然感覺心臟狂跳,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潘郎君別見怪,我們繡工都是野慣了的人,說話沒什麼顧忌。”白卉呵呵笑着,看着面色赧紅的潘正,好像這個年輕郎君非常有趣一樣。

潘正只感覺這個唐突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氣質,讓他瞬間沒有了力量,只感到自慚形穢,在絞盡腦汁之後,憋出來一句“我只是個貼軍,不是將軍。”

“我在胡說什麼東西!”剛剛出口,潘正心裡就後悔了,他稍稍側臉看白卉,希望她不要介意。

“啊?”白卉有點驚訝,隨即臉頰上旋起兩個酒窩。“那潘郎君可要抓緊了,眼下正是大丈夫效命疆場的時候。”

“是,是。”潘正感覺自己快變成傻子了,暗想昨天抓邰樂的時候怎麼沒注意到這個姑娘呢。

潘正帶着一衆人一直走到第二天中午纔到達青白口,而血戰一場的高俊所部當天早上就到了,潘正自己都沒有想到會落在高俊後面。

“我們走山路,高郎君卻早早到了。”張成武還想開句玩笑,但隨即他就看到了營地裡面覆蓋的一排排草蓆。

一共是三百多具屍體,從大營撤退開始到現在,高俊所部陣亡、傷重不愈的士兵共計一百零七人,另外一些則是被出走軍官們帶走的人。

高俊帶着人早上抵達青白口之後,立刻派出人和潘正以及出走軍官們聯繫,潘正如今帶着百姓平平安安到了青白口,出走軍官帶領的二百餘人卻被人發現全部死在青白口不遠的地方。

他們顯然是遇上了蒙軍襲擊,軍官們全無戰意,想要加速逃跑,但是最終還是一個不剩的被蒙軍全部射殺在荒原上。前去運送屍體的軍兵嘖嘖嘆息,如果這羣人昨天沒有出走,而是服從高俊命令的話,絕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到今天。

不傷感也是轉瞬即逝,在何志也的主持下,貼軍們給所有的屍體進行了清潔處理工作,並且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等等,收羅他們的遺物並保存好,這項工作做得很細緻,但是還有數十名士兵沒有留下名字。

高俊有點傷感,其中有個年輕人他見過,是在宣德州收攏的潰軍,是個很機靈的小夥子,說話帶着點河南口音,沒有同伴,在高俊軍裡也沒有朋友,有人叫他小個子也答應,有人叫他登哥也答應,直到昨天在圓陣上被蒙軍射死之際,還沒有人想起問他究竟叫什麼。

亡羊補牢爲時未晚,何志也立刻組織了十幾個會寫字的人,把全軍所有人的姓名籍貫都記了下來。

陣亡將士的火化儀式由高俊、何志也主持,祭文是何志也自己寫的,沒有按照常見的寫法,通篇都是半文不白的話,給十幾個軍兵看了,保證大家都能聽得懂。

高高的木架支了起來,陣亡將士們被鄭重地放了上去,高俊全副甲冑,面色凝重的向大家宣讀了祭文,所有軍兵和百姓們圍成了一個半圓,安靜的聽着高俊的宣講,不時還有士兵抹着眼淚。演講完後,在高俊、何志也的帶領下,全體軍兵向死去的軍兵一鞠躬,對他們的英勇奮戰表示感謝,沒有任何音樂,整個過程顯得壓抑而肅穆。

在高俊的命令下,幾名士兵把火把扔到木架上,火焰緩慢地燃燒,慢慢擴散,忽然猛烈的爆發出來,吞噬了整座木架,不少人偏過頭,不敢看火葬的場面。

完成了這個儀式,高俊也被絕大多數人看作是理所當然的領導了,之後的一系列命令順利得多。

首先是聯繫良鄉、昌平二縣的公廨,準備收羅更多難民。根據記憶,蒙軍不久後就突破了居庸關,攻克了良鄉、昌平、懷柔、密雲等縣,兵鋒直達中都城外,但是高俊也清楚,這兩縣的居民未必會跟他走的。

“高俊,我告訴你,要是讓咱們駐守青白口抵擋蒙軍,我可不幹。”何志也一邊看信一邊說。

“哈,那樣的話我也不幹。”

何志也的繁體字功底好於高俊,很快看完了信,臉上露出和高俊類似的,忍俊不禁式的笑容。

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尾聲尾聲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尾聲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全書大結局(迫真)
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尾聲尾聲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尾聲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全書大結局(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