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

高俊無奈的搖搖頭,擺了一個舒服點的姿勢:“潘正,你說孔家是多少年的名門望族了?”

“我可不太懂這個,但我想,怎麼也有一千年了吧。”

“是啊,一千年了。”高俊搖搖頭:“一千年就混出這種水平來,連抓驅口的法子都想出來了,如此無法無天。”

“高郎君不能這麼說,人家怎麼着也是名門啊。”潘正合上文書:“要不明後日我再去登門問一問?”

“不用了。”高俊搖搖頭:“眼下不能旁生枝節,要全力對付劉二祖、彭義斌、任福三人,潘正,你有何意見?”

“這應該等指揮使升帳共議……”

“我就是想先聽聽你的意見。”高俊敲了一下桌子:“你先說說看。”

щшш ▪ttk an ▪¢ ○ 潘正略一沉吟:“從實力上來看,三個人的實力高下依次是劉二祖、彭義斌、任福,以我來看,本次作戰,重點是招撫流民,先打劉二祖,輸了自不待言,贏了的話大量的俘虜難以解決,反而不便。而且劉二祖很謹慎,沒有遠離大沫堌,隨時會縮回去防守。所以……”

“說下去,潘正。”

“我認爲應該調整原本的計劃,優先對付任福和彭義斌,尤其是任福,蒙山雖險,總比兗州城好打。”

高俊沉吟了一會兒。

“潘副指,你說的其實很有道理,之前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高俊站起身來,走到沙盤前,這是材官隊緊急製作的地圖。

“現在攻打劉二祖,確實無法消耗他的俘虜了,也許我們應該轉換道路,比如先去攻打任福。”

“指揮使,其實現在我有些懷疑咱們是否能夠擊敗劉二祖了,此人既然能成爲南路紅襖軍的領袖,必然也是很有本領,也許他已經得知郝定全軍覆沒,已經準備縮回大沫堌。”潘正有點憂心,但是又不敢說的太多,這些事畢竟還要高俊做主。

“我們攻打劉二祖的決心不變,但是也許我們可以選擇先偷襲任福,這次又派來一百位民兵,當好爲我們看管任福的俘虜,這樣我們日後攻打劉二祖的時候,背後的威脅也會小一點。”高俊下定決心。“潘副指,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戌時三刻,天已經要黑了。”

“今晚偷襲!”高俊突然下定決心。

潘正吃驚不已,這是他見過的高俊所做出過的最草率的決策。

“還是放到明天晚上吧,現在咱們對陪尾山內任福的情況一無所知,而且軍兵們也不太熟悉這裡的道路,要搞偷襲,太困難了。”

“不過這也意味着一種突然性,咱們的軍兵久經訓練,同樣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咱們的軍兵一定比對手強。”高俊突然下定了決心,並且還在不斷說服自己:“馮達旗、僧虔旗集結,趁夜分成左右翼,摸上山去,我的軍兵有夜戰的經驗,而且現在還有夜戰專用的旗鼓號角,如果需要的話命令李銘旗跟上去,如此大事可成。”

“指揮使,如此大事,您不能這麼一拍腦袋就決定了。”

“我拍的不是腦袋,是大腿。”高俊突然間變得信心充沛,下定決心,向帳外高喊:“斡脫,你來一下。”

忠誠的蒙古侍衛立刻跑了進來,聽從了高俊的指令,要各部軍官立刻集結,潘正還目瞪口呆的坐在帳篷之中,萬萬沒有想到,高俊居然如此草率的就把這麼大的事情決定了。

“這次潘副指留在帳中,我和孫庭前去作戰。”高俊絲毫沒有注意到潘正的表情變化。

軍官們聽到高俊的佈置之後,也都吃了一驚,互相之間面面相覷,有些支持,有些反對。

“趁賊寇立足未穩之際,一個夜襲將其擊潰,如此省心省力,最是痛快。”蒲察勇率先發言。

“我向高郎君保證,我們都在夜戰中是不會丟臉的。”戴慶表明態度:“我們申請打先鋒!”

“事情還沒有定下來,你們兩個急什麼?”潘正忍不住出言制止:“現在的計劃還太草率,仍應繼續討論完善,事情還沒定下來,不要急着升虛火。”

樓升表示支持:“咱們高家軍從不打無準備之戰,任福此人依舊可以徐徐圖之,依我看,還是依照原計劃,留一批人守住陪尾山山口,咱們南下去找劉二祖的晦氣去。”

“還討論什麼?現在天色已經這麼晚了,此時正是打夜襲的好時機,我是支持夜襲的。總之,高郎君怎麼說我們就怎麼打。”張大春也來湊熱鬧。

wωw• тTk дn• c ○

裴真有些侷促:“我們在陝西那邊也打過這樣沒有準備的夜襲,從我的經驗來看,百人左右的小分隊進行夜襲戰鬥,比較看重士氣和下手的先機,這兩樣我們都佔優勢。”

商議的語調越來越高,潘正驚訝的發現,越來越多的軍官選擇支持夜襲,某種程度上他們不是在仔細評估雙方的實力,而是尋找理由說服自己。就連趙昉和陳秉彝都如此。

“如此來看,進行夜襲利大於弊,但是潘副指的意見很對,所以要組織完善的善後兵力,一旦夜襲受阻,要能及時的把部隊撤出去。”高俊拿起令籤:“馮達!”

“卑職在。”

“你部爲左翼。”

“得令”

“溫迪罕僧虔!”

“卑職在。”

“你部爲右翼。”

“得令”

“裴真!”

“卑職在。”

“謹守山口,小心敵襲,沒有我的命令,不準離開崗位,一定要守好山口。”高俊嚴肅的說:“哪怕你是一隻飢餓的猛虎,眼前有一隻肥美的羔羊,沒我的命令,一定要臥着盤着,絕對不準離開。”

“指揮使放心!”裴真很認真的說。

“樓升!”

“卑職在。”

“你們要守衛營寨,也是這般道理。”

“指揮使放心!”

“李銘!”

“卑職在。”

“隨我出擊,等待金鼓!”

“得令。”

高俊站了起來:“這次出擊雖然倉促,但是軍兵們早就接過這方面的訓練,所以誰也不要給我找藉口!軍官要尤其注意金鼓號角,一進一退小心出錯,夜襲相當考驗各支部隊配合的默契度,大家都要打起精神,如果出了緊急情況來不及彙報,以保全軍兵作爲根本,但是撤退必須發出信號。”

既然這是所有人的決定,潘正也知道此時不能再唱反調了,不然就是動搖了大家的軍心,只能把自己的擔心藏在心底,強迫自己按照規定做好本職工作。

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尾聲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尾聲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
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尾聲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尾聲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