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海州。

一艘又一艘的海船進入港口,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終於從擁擠潮溼的船艙裡搖搖晃晃的走了出來,踏上了堅實的土地。在過去一段時間,這些被彭立斌視作兄弟的兒郎在膠東浴血奮戰,但是卻寡不敵衆,對抗不住金軍的圍剿。最讓人寒心的是,郝儀居然也在背後捅刀子,將遠道而來助戰的彭義斌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得已而撤回海州。

儘管郝儀自稱大齊皇帝,與彭義斌根本不合,但是考慮到抗金大局,彭義斌依然伸出援助之手,卻沒想到落到這個結局。在心力憔悴之餘,彭義斌還是想方設法撤出了數千軍民。

在港口接彭義斌的是李澤,從嶧山離開之後,李澤就南下投奔彭義斌。此人嫉惡如仇的性格很對彭義斌的胃口,現如今也是個頭領。

“安撫,沭陽丟了。”

剛剛下船的彭義斌頓時神色一變:“是高俊打來了嗎?”

“並不是,高俊現在正在沂州主持大醮,祭奠中都、大名死傷軍民——據說中都淪於黑韃之手——是李全派兵奪得。”

彭義斌感覺到自內而外的疲憊:“既然如此就不要自相火併了,他想佔據沭陽就且讓他佔着。”

魯南戰役之後,紅襖軍幾乎被排擠出山東,只能留在蘇北地區,然而金軍隨即重兵出擊,黃河以南的紅襖軍呆不下去,只能擠在黃河與高俊之間的狹長地帶,最主要的就是邳州和海州。

此二州是黃河氾濫之地,向來荒涼,不過幸運的是,在這裡終於得到了南宋的錢糧支援,勉強算站得住。原本說好了,李全佔據邳州,彭義斌佔據海州,但是最近這段日子以來,李全的動作越來越大,雙方時有火併,東路紅襖軍本來就和南路不和,雙方几近劍拔弩張。

“海州安撫使也給安撫來信,說安撫援助郝儀這個叛逆,他要在臨安參你一本。”

“海州也有安撫使了嗎?”彭義斌問:“是誰?賈涉?”

李澤搖搖頭:“是個叫易僉虔的,原本是金賊的縣令,前些年咱們得勢的時候,跟着順了天朝,現如今也成了安撫使了。”

“一千錢!”彭義斌頓時震怒:“此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贓官,如何入了南朝就成了安撫使?天子聖哲,怎麼能任用這種人?”

然而沒等李澤解釋,彭義斌自己就冷靜下來,南朝官吏大多視淮北如鬼魅之地,無一人敢渡淮爲官,海州安撫使自然要從金朝投降的官吏中選取,這個易僉虔無論如何也是讀過聖賢書的,當安撫使自然合情合理。

“此人既然還曉得大義,也許會有所改變吧。”彭義斌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他越來越覺得眼下的狀況離自己的理想日行漸遠,那個廓清寰宇,迎回聖皇的夢想也逐漸失真,可自己常懷秋氣,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高俊此時還沒有理會淮北的這些紅襖軍,他在聽師安國說中都淪陷的細節。

“完顏相公自盡前夜,寫給朝廷萬字表章,都交給了職,職等實在忍受不住,便將當初酒樓之上高公所說之話一一說出。”

“完顏相公是怎麼說的?”

“當時什麼都沒說,但是讓職等交給郎君一封信。”

高俊急切的說:“快拿過來讓我看看。”

這封信被漆的很好,拆開挺括的信封,裡面卻只有一張白紙,高俊疑惑的正反看了看,這確實只是一張紙而已,不着片墨。

高俊有些懷疑的看了一下師安國,但隨即就領悟了:“事已至此,於事無補,片語何加?”

完顏承暉看出了高俊的野心,可是這能說明什麼?他已經爲了延緩金朝的衰亡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事已至此,心力憔悴,就算能夠爲高俊留下一言一字,又能有什麼用?

這張白紙,就是承暉全節前的悲苦:高俊,我看出了你的想法,但是我卻什麼都做不了了。

不久之後,有了許多來自中都的難民。他們講述了蒙古破城後的景象。

進城之後,無論是蒙古軍還是契丹軍都在大肆劫掠,但是蒙軍指揮官進城之後還是約束了軍紀。鐵木真又下令將蒙軍全部帶出城外,僅僅封存了中都的各類府庫。

雖然沒有被屠戮,但是這座原本擁有二十萬人的世界級大城市已經是門戶皆空,長達一年的圍城之中,中都餓殍遍地,已經不復昔日繁榮。

此時鐵木真正坐在他的營帳當中,蒙軍的營地在中都郊外的西山,距離金朝歷代皇帝的陵寢也不遠,蒙古軍隊攻克中都之後很是擺酒慶賀了一陣,巫師們向上天禱告,告訴蒙古的列祖列宗俺巴孩汗的大仇又報復了一部分。

就在這個時候,納牙阿上來稟報:“大汗,也古王爺回來了。”

“快讓這孩子進來。”鐵木真下令。

讓所有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也古居然穿得一身喪禮的衣服進來。

“我的侄兒,這是怎麼了?”鐵木真非常驚訝。

也古跪倒在地上:“首先懇求您英明的懲罰我的錯誤,全蒙古的大汗,因爲也古的任性和傲慢,你那忠實的獒犬,大蒙古國的功臣,烏梁海·者勒蔑千戶高貴的靈魂就像閃電一樣,到長生天那裡去了。”

整個大帳頓時嘆息聲響了一片坐在鐵木真帳下的哈斯兒站起來:“我的兒子,從你舌頭裡面吐出來的是什麼?但願是做父親的年老昏聵,聽錯了你說的詞語。難道那個飲露騎風的者勒蔑,居然能夠視大汗的事業於不顧,獨自去享受長生天懷抱中的安寧去了嗎?”

“是的是的,這都是我的錯。”也古泣不成聲:“仇恨遮蔽了我的雙眼,是我勸說者勒蔑千戶去攻打大名府,那個像狐狸一樣狡猾的高俊施展他的花招,我就毫不懷疑的中了計,很多蒙古勇士失去了生命,而者勒蔑千戶在大名府內被一個金國人刺死,是我的愚蠢讓蒙古軍隊蒙羞……”

鐵木真緩緩的從他的座位站起來,這個事情確實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不,這是我的錯誤,失吉忽禿忽,你去記下來,成吉思汗宣佈:高俊是大蒙古國的仇敵,也是鐵木真的個人仇敵。”

鐵木真這位機靈的養子忠實的執行了命令,成吉思汗的昭告就像是野火一樣在草原蔓延,它讓每一個蒙古軍人都記住這個名字:

蒙古不共戴天的死敵,高俊。

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七章 牛(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無標題章節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八章。鼠(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
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七章 牛(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無標題章節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八章。鼠(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章 匯(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