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

魏小乙和他的士兵們之前一直在真定府修養,並且參加了新的落牌儀式:就在高俊離開真定府後三天,何志也親自主持,真定府重新命名爲恆州。

這也是河北地區行政區劃調整的開始,何志也將陸續改建其它河北府州,統一按照山東樣式定名,並對一部分州縣進行裁撤,尤其是原本北宋與遼邊界那一大堆只下轄一兩個縣的小州,全部都要裁併到幾個大州之中。

不過他們剛剛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就立刻接到調令趕赴定州,對此,從魏小乙到普通士兵都不感到吃驚,他們已經聽說前線出現了韃子的大股反撲,這段時間的休養讓他們恢復了虎虎生氣,正打算到前線去狠狠教訓一頓敵人呢。

士兵們即刻開拔,來傳令的是一名年紀輕輕的騎兵,儘管他的雙手都被繮繩磨出了繭子,走起路來還略微有些羅圈腿,一看就是常年騎馬的人,但是言談舉止確實看得出來,此人不說是世代簪纓,必然也是書香門第出來的。此時他正帶着讀書人那種特有的,並不鄙視,但卻隔絕的眼神打量着士兵們收拾行李。

讀書人出來當兵,在山東根據地並不少見,這些人往往也能得到器重,這名騎兵右臂上的盔甲鑲着幾片彩色的甲片,兩紅一青,說明此人的軍銜已經達到了保義校尉,腰間時隱時現的是一條紅色的綵帶,說明此人曾經獲得過金錄勳綬,在戰場上是立過功的。

他穿的靴子是給重騎兵特供的一種片甲靴,在靴子皮革上也包裹了鐵甲片,很沉重,下馬之後尤其不舒服,騎兵也只在臨戰穿着。但是,此人卻冒着晚年靜脈曲張的危險,將靴子口收得緊緊的,保持自己的筆挺精幹,那頭紅色的牲口似乎也配合着主人,不斷的噴着響鼻,在步兵面前耀武揚威。

步兵們很快就準備完畢,大約三成的人員穿戴了盔甲,剩下的人都只是戴了頭盔,盔甲被放在幾輛大車上,這種隨軍的補給車很受士兵歡迎。士兵們在腰間掛好自己的長刀,各自抄起長槍,在校場上集合完畢,各位隊正流利的下達指示,讓大家集合,報數,檢查裝具,確認一切無誤之後,各隊正向魏小乙報告。

統制親自趕來,騎着黃驃戰馬來送自己的部隊去定州,確定全都集結完畢的魏小乙轉身跑到營統制面前,行禮彙報。

高俊最早確認的光軍軍禮是舉槍禮,雙手把長槍立在自己面前,略微提高一點,以示對對方的尊重,後來演化到手中無槍的時候,右手在胸前握虛拳,略微擡高一寸以示意。

對於軍官來說有從舉槍禮延伸而來的舉刀禮,不過,行使舉刀禮必須真的掛有軍刀,魏小乙得到報數之後,快步跑到統制面前,唰的一聲拔出戰刀,右手執刀略微擡高,向自己的統制行禮:“魏小乙旗準備完畢!”

“立刻出發!”統制即刻回禮。

率領三百名士兵的軍官是沒有配備戰馬的,但是,隨着俘虜繳獲的增加,高俊也略微放寬了標準,各軍留用的物資當中,如果有戰馬也可以自行處置。軍使如果確實有這個餘力,也可以配備戰馬,魏小乙就有一匹青鬃馬,但是在長官面前騎這匹編制外的畜生未必有些託大,所以,眼下魏軍使的坐騎和他的同類一起被套上車轅,搖搖晃晃的拉着板車前進,士兵們不用穿戴盔甲,但是必須拿着自己的長槍、刀和弓箭,這些東西也相當沉重,穿起來並不輕鬆。

軍典帶頭開始唱軍歌,唱的是在河北地區非常流行的:

“火線千里泛着霞光,傳來行軍歌聲多麼嘹亮,在營前飛舞的軍旗,帶領我們走向決戰場。”

在田野另一邊還能走的道路上,同樣有一支在行軍的隊伍,那些士兵們聽見了這面的歌聲,不知是誰開的頭,也唱起了陝西的軍歌:

“騎白馬,挎刀槍,三哥哥吃了太平軍的糧,想要回家看姑娘,打黑韃就顧不上。”

前面的路口有軍事交通部隊:根據前段時間高俊下達的命令,每個師都抽調了八十名有一定文化程度,並且擅長識別方向的軍兵組成軍事交通都,在本市的防區內製作路標指示牌,引導各部隊的前進方向,保證防區內交通順暢。兩名戴着青色袖章的士兵向正在前進的軍馬指明瞭道路,他們神態自若,讓原本軍隊中有些緊張的士兵們也逐漸放鬆了心情。

離定州也近,能看到的軍兵就越多,在這裡已經有按規定放出的騎兵巡邏隊。這些年紀輕輕的騎兵們沒有帶披膊,只穿着貼身的盔甲,人人手上都有一根一丈長的紅纓槍。纏鐵的槍桿顯得十分結實,盤問了魏小乙他們的行動並且檢查了調動命令之後,一名騎兵來爲他們引路,這人是山東萊州人,莊戶出身,和士兵們倒是親近多了。

除去軍事交通部隊之外,其他各類型的軍人也逐漸出現,在定州城南門之外,他們看到了一個正在新修築的樓臺,幾名穿着軍服,但看得出來也是讀書人模樣的軍官和士兵正在指指點點,擺弄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大王又有新命令了,這幫人是會看天象的,能知颳風下雨,大王要把這樣的人挑出來,另選一隊呢。”那名騎兵如此解釋。

定州城東門的大營壁壘森嚴,但是士兵們卻以禮節之內最高的禮數迎接前來的軍隊:已經替他們把駐地的廁所和竈臺挖好了,對於行軍了整整三天的士兵來說,這真是比任何口頭上的照顧都實在的大禮。

不過,正所謂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士兵們輕輕鬆鬆的搭好了營帳,當天晚上,他們新歸建的營的長史卻親自過來,只留給他們一大堆清潔用具。

“可一定要把盔甲擦亮,明天任何人的甲片上但凡有一個鏽點,可知咱們光軍法度不清!”

盔甲鏽蝕,原本要罰十個小軍法,但士兵們卻得知,最近緊抓這方面的紀律,一旦有犯,三十個起步。

不過,歡喜與憂愁總是交替出現,正當士兵們玩命的用毛刷搓着甲片的時候,卻傳來開飯的消息,看着桌上油光鋥亮的紅燒肉,大家突然覺得,哪怕是逼他們用毛刷把甲片刷的像指甲一樣透明,似乎也是件不錯的工作。

高俊用一系列行動迅速穩定了軍心,並且有節奏的展開了反擊,就在幾天後,樓升在深州指揮着兩個營的步兵以及當地的民兵部隊全殲敵進犯的先頭騎兵四百餘人,解決了高俊的後顧之憂。

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尾聲第二章 武學(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六章 決(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尾聲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尾聲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尾聲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七章 牛(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
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尾聲第二章 武學(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六章 決(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尾聲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尾聲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尾聲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七章 牛(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