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

當李銘垂頭喪氣的退回木柵內,準備到高俊那裡去請罪的時候,卻發現後者雖然神情嚴肅,但是卻並沒有責備自己。

“不要爲丟失溝濠而惱火,黑韃的進攻是強有力的,而且他們現在有了更多的援兵,估計是從周邊鄉村抓來的壯丁,我本來也沒有指望大家能夠在這裡就抵擋得住黑韃,現在要做的是增加敵人的消耗,挫敗他們的銳氣。”

高俊在堅決的貫徹自己的戰略,軍兵們並不主動發動進攻,民兵和災民也堅守在自己的位置,長矛曳石有什麼用什麼,全力阻擋敵人的進攻,尤其是要消耗對方的體力,臨時加工的盾牌源源不絕的送上前線,損壞一面就換上一面,高俊此時絕對不吝惜工本。

在突出部木柵的攻防也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時間快要到中午的時候,高俊退回了後面的防線,再次把東潭交給了對手。

雖然東潭再次易主,可撤退中的高俊軍兵卻是鬥志昂揚的,他們的士氣在這幾天內得到了恢復,在防禦作戰中信心得到了加強,反倒是成功佔領突出部的契丹人精疲力竭,也不像前幾天剛剛佔領水源地的時候那樣興高采烈,他們心裡清楚,以自己現在的狀態,高俊一個衝鋒就把他們趕出去了。

石抹明安仔細觀察戰況,轉頭對也古說:“敵人士氣正旺,還有進攻的決心,而我們的兵力不足以防守,所以我們只能進攻了。”後者深以爲然。

稍作休息之後,契丹人再次嚎叫着撲了上來,這次他們遭遇了更加漫長的遲滯,軍兵們甚至放棄了殺傷對手,轉而使用大盾儘可能的消耗對方的力氣。災民們的曳石几乎無窮無盡,大大的消耗了契丹人的鬥志。

與此同時,在高俊的命令下,其他方向的軍兵盡數而出,全部都集中到前線來。

一隊又一隊的軍兵在防禦地段內匆匆行軍,引來了無數圍觀,在管學內也造成了不小的騷動,但是楊鉉卻非常鎮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訓斥學生們:

“孩子們,不要慌亂,軍兵們在前線浴血奮戰,就是爲了讓你們能夠安靜的坐在課桌前,今天我們講品德的最後一課,《信仰》。”

軍兵們紛紛彙集到木柵一帶,契丹人的進攻無休無止,原本他們是分爲四撥輪流進攻,可現如今他們像洶涌不止的浪潮一樣,一涌而上、無窮無盡、綿延不絕。在木柵兩側到處都是血肉橫飛的廝殺場面,不絕的哀叫充斥着高俊的耳膜。

防守方的高俊具有更多的優勢,一名軍兵不幸被對方刺中了右肋,劇痛使她委頓下去,但是立刻有兩名民兵挽住了他的左右臂膀,把他拖回後方,馬車早就等在那裡了,一批批的將人送回壽張縣城內的繡工戰地醫院。

反倒是刺傷他的那名契丹勇士隨即也被曳石打中了左腮,打得牙齒盡落,他躺在地上,大聲嚎叫,但是卻無人理睬,他自己的兩名家丁早就正忙,戰友們光是跟敵人作戰就忙壞了,臨時抓來的壯丁更是躲得遠遠的,誰也不會伸出援助之手。

戰鬥已經進行到了相持階段,契丹人早上那股兇狠的勁頭已經漸漸消磨,只能依靠精銳兵力的人數優勢慢慢地與高俊消耗。

軍兵們最大限度的抵禦着敵人的進攻,但是高俊已經下定決心暫時退卻。

斡脫被高俊派去給何志也送信,內容非常簡單:我隨時有可能放棄外部防線,請把我身後的人儘可能的疏散到潘正那道防線背後。

疏散的工作交給了少年軍進行,這些孩子在過去的一年裡變成了真正的戰士,他們拿着短刀和長槍,護送着成羣結隊的難民向預定的位置疏散,果斷的處理一切糾紛,他們個個神情嚴肅,舉手投足之間都是精明強幹的作風。

婦女們在低聲哭泣,老人們也以爲大限將至,不願意花費體力,寧願留在這裡被黑韃的騎兵踐踏成肉泥,疏散工作進行的很慢。

“鄉親們,請跟我們走!”忽然之間,一聲清越的女聲響了起來,殷去寒站在衆人中間大聲呼喚,任憑冷風翻動她的裙裾,這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就站在這裡,她的語言親切柔和,讓人願意相信。

“走吧,走吧,咱們先跟着這個俊閨女走。”人們竊竊私語,紛紛站了起來,向她靠攏。

在殷去寒的幫助之下,終究是把絕大部分人都疏散了出去,僅僅在一處遭遇了困難——管學。

“我這裡還有這麼多學生,今天是最後一天上課,難道你們就不能堅持到課程結束嗎?”楊鉉臉色潮紅,兩眼冒出青光,很像是高燒病人一樣,他的手不由自主的顫抖,不得不緊緊倚着門框來維持站立,但是始終不願意讓少年軍兵的進入。

“你在胡說什麼東西?黑韃隨時可能打進來,你想讓你的學生爲你陪葬嗎?”

“黑韃能不能打進來是你們的事,不是我的事,我的職責是教好學生!”楊鉉說話的尾音帶着一股尖銳的氣流,好像他的肺部已經有了空洞。“天底下沒有讓正在上課的孩子們遷移的道理,死也要死在課桌前!”

楊鉉的手一揮,孩子們開始了齊齊的朗讀,先生早就說過,學校是最爲寶貴的,誰也不敢對教師動粗。少年軍兵們見道理講不通,只能趕緊回去報告李驍奇。

消息輾轉遞到了高俊那裡,他沉默了片刻。

“按道理說,我應該強行下令讓學校遷移,但是——”高俊面向所有的軍兵:“兄弟們,我們能不能讓咱們的子弟安心的在學校上課呢?”

“能!”軍兵們高喊起來,契丹人頓時一縮,他們的血氣已經被消耗乾淨,這點當然逃不過高俊的眼睛。

“現在聽我的號令,分批轉移,徐徐後退!”

撤退是最令人緊張的環節,軍兵們也被分成三股,在各級軍官的指導下,按梯次向後退卻,並且互爲掩護支援。高俊指定的軍隊編制裡面軍官比例大的優勢凸顯了出來,在撤退當中有條不紊,各級軍官堅守崗位。相比而言,民兵的撤退秩序就雜亂很多,災民更差,這直接導致了後者有近百人的傷亡。

等到集體撤離木柵的時候,高俊下令放開口子讓黑韃進來,在外面的契丹人發出了一陣陣的怪叫,以爲終於打破了寨子,他們紛紛翻身上馬,成羣的契丹騎兵洶涌而入。

看着敵軍的騎兵結成大股,全力向防禦地域的中央衝鋒,高俊稍稍鬆了口氣,轉頭看向身後的李銘等人。

“還記得我說過,發動反擊最好的時機在什麼時候嗎?”

“在,在……”李銘還在冥思苦想的時候,馮達首先說了出來:“敵軍達到進攻頂點的時候。”

契丹騎兵全力向前奔馳着,與其說是勇敢和驕傲,不如是說想盡快離開剛纔那個戰場,然而在喘息之間,他們絕望的發現,眼前居然還有一條溝濠!

這就是高俊所說的內外兩圈防禦,外圈由七個屯兵點組成,內圈則是潘正和四千多名各管各街捐獻的土兵!

土兵的裝備與戰鬥力遠遠勝過災民,而潘正都更是九都當中最優秀的一都,在生死相搏的戰鬥之中,高俊其實一直把一隻手藏在身後!

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尾聲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七章 願(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尾聲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尾聲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三章 魚(上)無標題章節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
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尾聲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七章 願(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尾聲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尾聲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三章 魚(上)無標題章節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