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指揮,我們錯了。”前番被打的北寨軍兵集體過來請罪,直到現在他們才明白自己爲什麼被打,一想到高指揮爲了自己的事捱了二十軍棍,心裡都很難受。

“本來也是我考慮不周,你們挨十軍棍已經算是嚴懲,無需惴惴不安。”高俊躺在炕上,有氣無力的擺擺手,讓軍兵們不要再請罪了

“我知道,好多人覺得我袒護阿蘭是別有用心,我希望你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們死了,會希望妻子兒女被旁人冷眼相待嗎?”

“本官之所以嚴懲此事,也希望你們不要再覺得侮辱孤兒寡母無所謂,更希望你們知道,無論爾等淪落到何等地步,本官就是你們的靠山!”

高俊說完後感覺十分疲累,擺擺手讓軍兵們先回去,自己在炕上昏昏大睡起來。

這覺一口氣睡了一個多時辰,直到一聲脆響把高俊驚醒,茶壺摔到了地上。

“敏丫頭怎麼來了?”高俊揉着睡眼,發覺是敏丫頭乾的,大概是想給高俊燒點熱水,但是她的右手不能用力。

敏丫頭沒有答話,蹲在地上抹着眼淚。

“沒關係的,高大哥不怪你。”高俊從牀上爬起來,想收拾茶壺的碎片,敏丫頭趕緊站起來,跟在後面想幫忙。

“不要動,放着我來,仔細割傷了手。”高俊揮揮手阻止敏丫頭,一片一片的把茶壺的碎片撿起來,又要拿掃帚去掃。

“我幫你掃。”敏丫頭趕緊去拿掃帚,但是卻被高俊搶了過來。“又把自己來燒就好,你到炕上坐着,一會我給你洗點果子吃。”掃完了地,高俊又要去燒水。

“我幫你燒。”敏丫頭又趕緊從炕上跳下來,但是卻被高俊攔住了。“開水太燙,你拿不動,別再被燙着了。”

高俊燒好了水,又洗了些果子,拿頗黎盤子端了,回來卻發現敏丫頭已經不見了,高俊急忙打開門,遠遠的眺望,見敏丫頭捂着臉,從小路那邊跑回小山墩堡去了。

高俊狠狠的一拍腦袋,這才明白自己都幹了什麼事,隨即又陷入深深的無力感當中:敏丫頭的右手肯定是治不好了,她以後究竟會怎樣呢?

要挽救的人太多了。

高俊的傷足足養了幾天,緊接着就是何志也和孫小雙的結拜儀式,在整個小山墩堡村民的見證之下,他倆結爲兄妹,陳太公趁機又送來些許禮品,都是各色點心;無奈之下,何志也只得一邊警告下不爲例,另一面把這些禮品全都分給了學生們。

這次結拜對孫小雙的意義倒是很大,在此之前,她是村裡面婦女嚼舌頭的對象,都覺得她和何志也不清不楚,要不然全村那麼多丫頭,何志也爲什麼偏偏留她一個人在公廨裡面做勤務?

你說是靠讀書?肯定跟讀書沒關係,認識字又不能生兒子,這小妮子人前挺正派,人後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但是在結拜之後,這些謠言很快就絕跡了,也有個別年輕姑娘來詢問小雙:你真的是因爲讀書,被何先生賞識的?

“沒錯。”小雙有些自豪地說:“何先生說了,知識改變命運,勞動使人自由。”

雖然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村裡的姑娘們懵懵懂懂的知道,高郎君和何先生都喜歡讀書的人,之後的幾天,不斷有姑娘蹲在軍營門口,不時搭訕進出的軍官,求他們從圖書室借本書來。害得高俊不得不在門口增加了兩個崗哨,每天都有一個承局來這裡盯梢。

另一個因此而受益的人是女奚烈茶茶,她聽從了小雙的勸告,進入師範學校學習,成爲了第二名女學員,這件事也讓村裡的姑娘們羨慕不已,雖然大家不太懂師範學校是什麼,但在裡面學習的都是百戶胸中有墨水的那幫人,還有不少是高俊和何志也的親信,既然如此,這個學校肯定錯不了。

另一個促使茶茶地位提高的事情是,女奚烈東成爲了一管的管領,再次站回了權力高層。

到現在爲止,茶茶還很難忘記當初她是怎麼勸說父親的,

五月中下旬的時候,高俊正式向陽谷縣、壽良縣兩縣的縣官去文:“今年這六十個村子的夏稅由我來收,由我來交。”

具體的意思很簡單:地方稅收分爲田稅、物力錢、雜稅三項,田稅由我高俊來收,保證一分不少的交到你們手裡;物力錢由我來覈查,最後也交給你;至於雜稅嘛,本來就屬於苛政,我建議兩位縣官還是把它免了,也是爲兩位的政績着想。

高俊的這封信不亞於一場地震,在兩縣掀起了巨大的風暴。

金朝中後期,地方吏員複雜,國家確認編制的正式公務員(司吏、公使)只佔了很小一部分,而由地方自行聘用的人員(押司、弓手)纔是地方行政的主力軍。正因爲如此,原本的租稅定額根本不夠用,大家都是靠着攤派雜稅維持運轉,要是把雜稅都禁了,我的那麼多人怎麼養?

高俊當然知道這個問題,在信裡面直接給了答案:你們可以把這些人解散了嘛,反正事情都由我辦了。

“高俊匹夫,真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爲!”縣令勃然大怒。

但是高俊並不打算理會他們的怒火,反正他們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高俊都打算這麼幹了,要告到上級就去告啊,兩縣縣令屬於東平府,而押剌百戶屬於軍戶,隸屬於山東統軍司,等到上級扯完皮,估計就得半年過去了,那個時候山東不一定是什麼樣了。

不過高俊還是很大方的留下了原本的田稅,倒不是出於慷慨,而是因爲現在的形勢還不允許兩縣的縣公廨倒臺,高俊早就把壽張、陽谷兩縣看作自己的囊中之物,若是因爲財政崩潰以至於成了無政府狀態,那也不是高俊所希望的。

金朝的田稅和高俊自己規定的田稅是一樣的,夏稅每畝土地收麥三合,高俊打算把這筆收入分文不少的交給兩縣,所以說,高俊在這六十個村子今年還得不到半筆稅收。至於高俊自己,僅僅靠押剌百戶的土地就足夠支撐全軍的下一階段了。

高俊看重的不是能從這六十個村子拿到多少糧食,而是希望這些人都家家有糧,並且服從自己的治理。眼下各管都建立了管公所和派出所,軍兵們也都訓練完成,現如今,收稅大權也落到了高俊手裡,這六十多個村子已經成爲了高俊的私人王國。

七月份,各地的收穫工作基本進行完畢,應該上交的稅糧也全部拉到了兩縣公廨,縣令們自然暴跳如雷,寫了長長的呈文上報,但是高俊並不在乎。

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尾聲第十六章 豬(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伏(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
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尾聲第十六章 豬(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伏(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