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

“我輩出徵已十二年,不知家中存亡,且喜兩國通和,遂有解甲之期。”

——靖康期間,宋欽宗前往金營達成城下之盟,返回時,金軍護送的士兵非常興奮

行軍的第二天夜裡,何志也就拿出了一份比較完備的情況統計表。

行軍隊伍有正軍166人、貼軍193人、擐甲貼軍48人,此外就是蒲察阿虎。

正軍裡面,高俊一人、紇石烈端一人、二十人長七人、十人長十二人、伍長二十五人、普通的正軍120人。其中女真人155人,漢人11人。

貼軍193人,有15人是紇石烈端的從己人力,剩下的178人分別是其他正軍的輔助,這些人裡面漢人178人、契丹人12人、女真人3人。在這些人中,有155人是驅口出身,相對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另外38人是奴婢出身,全然沒有自由。

目前沒有貼軍的正軍9人,沒有正軍的貼軍4人。

擐甲貼軍裡面漢人41人、契丹人4人、女真人2人,最神奇的是還有個汪古部的貼軍,名字叫孛涅察爾,是三州逃難的居民,應了募軍,成爲一名擐甲貼軍。高俊立馬找來了這個人,個子很矮,頭髮微微有點自來卷,有點像東疆的花帽。

根據孛涅察爾自己的說法,他是白韃汪古部人,汪古人屬於唐代初期那個草原大帝國遺留的“突厥別種”,和契丹、黑韃都有一點混血,金朝建立以來,汪古部最早投靠,一直在爲金朝守衛界壕,他們地處金朝時期比較富庶的山北地區(陰山以北)北部,在大草原上的各個部落當中,屬於日子過得比較好的那一夥兒。

孛涅察爾的父親早死,跟着叔父做中原內地的皮貨生意,也算是個有錢的青年。以前最大的夢想是攢一筆錢討個老婆,到中原開一家馬具鋪子。

但是前年黑韃入侵,汪古部投靠鐵木真,打造的馬具、鐵器全部被黑韃徵用,中原的生意自然就沒法做了,孛涅察爾不但現充的夢想破滅,還被點集徵兵,乾脆逃了出來,想跑到中原繼續做生意。

結果自然可以預見,商人沒當成,先當上了難民,一直在桓州一帶盤桓,前不久蒙軍攻破桓州,他跟着其他難民來到東營一帶,爲了換一口吃的,應募當了貼軍。

“你會說什麼語言?”

“突厥話、回鶻話、漢兒話、黑韃話、女真話、契丹話、党項話,都,都會。”

“真的?”高俊的聲音提高了一個八度,沒想到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但是他的反應顯然把孛涅察爾嚇到了,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賭咒發誓自己沒有撒謊。

兩個人都被他嚇了一跳,高俊、何志也兩人連忙安慰了一下這位翻譯人才,讓他回去了。

“別的不知道,契丹話和女真話是會的,謀克的軍兵都能對話。”何志也幫他做了證。

高俊沒說話,還在看着這份統計表,高俊還是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女真人和漢人的比例雖然不是相當懸殊,但是掌握武裝的正軍基本上全部是女真人。本質上來講,這依然是一支忠於金朝的武裝,爲了求得活路,暫時性的跟隨高俊,並且期待高俊能把率軍脫逃的罪名全部頂下來而已。

就算是貼軍,對於高俊、何志也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忠誠可靠,除去像潘正這樣苦大仇深的人之外,剩下的人也只不過是覺得,在何志也手底下幹活比較輕鬆而已。他們可不會因爲這種原因去打仗、去造反、創立根據地,建立一個新王朝。

高俊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等到第三天行軍的時候,隊伍是越走越慢,越走越散,軍官們掛着譏誚的冷笑,對高俊的命令不理不睬。畢竟離宣德州就剩十幾里路了,他們已經基本擺脫了戰場,自然也就不用對高俊太客氣了。

高俊只能忍受一肚子氣,儘可能的收攏隊伍,無論如何,先把人帶到宣德州再說。至少在那裡,大家還能再過幾天安生日子。

儘管野狐嶺之戰具體日期高俊並不知道,但毫無疑問,發生在9月初。等到澮河堡的金軍主力潰散,宣德州也將岌岌可危,屆時還要接着往南跑。

史學家們所經常提及的野狐嶺大戰,真正的主戰場並不在野狐嶺。蒙古軍南征時,金軍的兩任主帥獨吉思忠、完顏承裕都畏葸不敢應戰,一退再退,拋棄三州,退守野狐嶺,將大部分輜重、軍馬丟給了蒙古人。

但是鐵木真迅速擊敗了由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率領的7000軍馬,並且快速逼近了澮河堡,將盤踞在這裡的金軍主力一舉擊潰,完顏承裕從小道逃往宣德,且由此路經居庸關回到中都。隨後,蒙古人接連攻下了宣德州、德興府、居庸關,兵臨中都。

根據小道消息,蒙軍已經在野狐嶺打敗紇石烈執中,後者帶着扈從逃離戰場,跑到了蔚州。換句話說,澮河堡潰敗也就是幾天之內的事了。

但是高俊眼下頭疼的不是這個,而是押剌謀克的大爺們,剛剛到了宣德州城下,隊伍立刻譁變:當初爲了及早離開大營,我們假裝相信紇石烈端讓你來指揮全軍,跟着你累死累活的跑到了宣德州。既然已經到這裡了,那麼你就趕緊滾蛋吧,高俊你這個剛剛升爲正軍的奴才,難不成還真以爲自己可以當親管謀克了?

溫敦傑十人隊的軍兵倒是比較希望高俊擔任高位,畢竟他是從這個十人隊出來的,如果真能當上親管謀克或者蒲輦,大家都會有好處,至少也要擔任本十人隊的十人長。貼軍們捨不得何志也,但是他們也沒權利表達自己的意思。

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尾聲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
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尾聲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四章 春曉曲(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