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

“郎君坐馬臂雕弧,手捻一雙金僕姑。畢竟太平何處用,只堪妝點早行圖。”

——史旭痛責金人之腐化

正當鶴壽接見那位神秘的中都使者的時候,石抹明安正在烏古論老僧的營帳裡接受對方的饋贈。

“老僧,紇石烈端有三個兒子,哦,現在是兩個了。就算你這麼運作一番,當上親管謀克,可是謀克勃極烈還是人家的子孫啊,到頭來,你不還是人家的下屬?”

老僧站在他訓斥邰樂的時候,邰樂站着的位置,帶着謙卑的笑容:“總比不升官好得多,還請將軍成全。”

石抹明安不可置否的微微笑着,仔細看着烏古論老僧的臉,彷彿在看什麼有趣的東西。

“只要將軍在行省面前稍加美言,我有把握取代紇石烈端親管押剌謀克,屆時定爲將軍鞍前馬後效力!”

石抹明安突然笑了出了聲,他擺擺手,指着帳篷:“你聽聽外面是什麼聲音?”

此刻,帳篷外面喊聲盈天,上千金軍正在努力加固大營的防禦,那日敗退以來,不斷有蒙古人的覘騎試圖靠近,整個營地一日三驚。

“眼下這場仗要是輸了,那可就玉石俱焚了,都到了這種時候,你也沒忘了挖牆腳?”

“將軍,蒙兀人未必能攻破大營,但是我卻真有機會當上親管謀克,現在這種情況,天地萬物,我都不放在眼裡,我只看着將軍您的金口,和謀克的腰牌。”烏古論老僧也是直言不諱。

“那……”石抹明安露出玩味的表情。“也要看蒲輦的誠意。”

烏古論老僧聽出來,這是要自己加大價碼,可是他的錢確實也不多了。

“屬下……”烏古論老僧不知當如何應對。石抹明安又笑了,離開几案,輕輕拍了拍老僧的肩膀,然後拍了拍巴掌,一個紅臉膛的契丹侍衛走了進來。

“這是我的傔從移剌阿辛,他會指導你如何做的,你可要機敏一些。”說罷,石抹明安笑了一聲,走出了營帳。

“真夠貪的。”老僧心裡怒罵着石抹明安,但還要禮送人家出門,回來還要招呼移剌阿辛:“辛苦小郎君了。”

“豈敢豈敢。”阿辛嘴裡面說着,態度卻也是不卑不亢。

高俊望着大青山上的焰火,心裡感到一陣陣擔憂。

今晚入夜之前,大青山望樓突然起火,當天上值的四個正軍一個都沒回來,很明顯,蒙軍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大青山。

現如今高俊已經沒心思開課了,毫無疑問,數千名蒙古軍已經靠近了這一地區,形勢可謂岌岌可危。

今夜,高俊值夜,何志也自然也跟了來,兩個人坐在木柵上,擔憂的看着大青山尚未熄滅的火焰。

“高俊,上了戰場才知道不是那麼容易逃出來啊。”何志也很是擔心。

“是啊,當初我說的三條擔心,果然應驗了。”高俊全身甲冑,乾脆坐在木柵下面,遠遠望着山上,他甚至可以想象,對面有多少雙眼睛看着這裡。

誰也不知道,蒙古人的意圖是什麼。

“今天分番更戍軍的阿速立馬派人到這邊打聽你的消息,那邊的柴禾已經用光了。”

聽到這個消息,高俊的心裡更加惴惴,眼下蒙軍已經多路遊騎封鎖東營,雖然不能攻破金軍的營壘,但是不能出去樵採的金軍,眼下各種物資都在飛速的消耗。

“他是柴禾不夠用了嗎?”

“顯然是,天氣越來越冷了,需要更多的柴木。”

突然,高俊電光一閃。“不知道東頭村怎麼樣了?”

何志也也微微一怔。“怕是……”

兩個人不再說話,看着遠處的火光。

第二天烏古論老僧更加賣力的指揮所有人搶築營壘,紇石烈端下令所有正軍分四班,貼軍分三班,加起來一天要幹六個時辰;到了烏古論老僧這裡,那就是正軍一天三班,貼軍兩班,一天要幹八個時辰。

“快!快!”十人長們宣佈了他們的命令:正軍分爲兩班輪流幹活,貼軍全部上陣,一天干十個時辰!儘管營地裡什麼都缺,但是鞭子還是有的,這些十人長在家鄉都是軍事地主,對周扒皮的種種技巧了如指掌,很快,士兵們埋怨起來,尤其是他們發現溫敦傑的十人隊乾的不那麼多之後,更加憤怒起來。

“我知道明府的命令,正軍四班,貼軍三班。”溫敦傑還是那副一切瞭如指掌的表情:“別想叫我們多幹。”

包括高俊在內,十人隊有十人長一人,正軍八人,貼軍十人,再加上湊熱鬧的何志也,自從蒙軍登上大青山以來,伐木工作就暫停了,高俊受到紇石烈端召見的時候,沒忘記把何志也要到身邊,而沉浸在喪子之痛中的紇石烈端自然答應了。

“我會一直在這裡監督你們的,好好幹,別偷懶。”

烏古論老僧氣急敗壞的跑到溫敦傑旁邊:“你瘋了嗎?膽敢違抗軍令。完不成任務,我拿你是問!”

溫敦傑依舊是氣定神閒:“勃極烈說了,正軍四班,貼軍三班,你層層加碼,虐用軍力,又該當何罪?”

“就是,你該當何罪?”高俊眼下好歹也是紇石烈端的救命恩人,底氣足了不少,雖說營壘是要挖的,但是這麼不顧惜勞力、單純追求進度的挖法肯定不行。

“黑韃就在外面,還不用力,難不成是等到他們進攻時,你步行持大槍對抗嗎?”

“那也不是這般挖法,一天十個時辰,天早早就黑了,怎麼可能做得到?”

“那就點起火把挖。”

“已經不能打柴,每日取暖做炊的就已經不夠用了,你還要點火把?”

“摸黑挖,就不能克服一下困難?”

“天黑挖溝濠,自己要傷到多少自己人?”

“就不能動動腦筋嗎?反正我不要理由,我只要爾等的進度!”

“這樣猛挖,不知道要損壞多少工具,萬一再要出戰,沒有鍬、鋤了怎麼辦?”

“管那麼多幹什麼,你現在給我早早地挖出溝濠來,才能交差。”

“哦——”溫敦傑露出了譏諷的表情。“蒲輦不關心仗能不能打贏,只關心自己能不能交差是嗎?”

“你!”烏古論老僧欲言又止,氣的臉色由青轉紅,又由紅轉白。眼看着老僧不能回答了,其他隊的軍卒也喧譁起來,要求減少工時。

正在這時,突然大營門口那裡叫了起來:“快看,有百姓來了!”

衆人心裡一驚,遠遠望去,一羣衣衫破爛、骨瘦如柴的人,互相攙扶着,從大青山上下來了。

“肅靜!不要喧譁!”謀克官們喊了起來:“百姓們,官軍還要築壘,你們都回去吧!”

但是這些百姓不爲所動,搖晃着靠近軍營,等到能看見軍卒明晃晃的刀尖的時候,就一個個跪地大哭。

“放我們進去吧!老爺們!發發慈悲吧!”

“黑韃已經洗了好幾個村子了,殺了上百口子人啊。”

“沒活路了,離開這兒就是死——”

士兵們再次騷動起來,有些性急的軍兵就要搬開拒馬,準備把這些人接進來。

“不行!不能放人!”烏古論老僧高喊,制止了軍兵的舉動。

“這些人形跡可疑,可能是黑韃的奸細,不能隨意放入軍營。”

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尾聲尾聲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尾聲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尾聲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八章。鼠(下)尾聲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伏(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
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尾聲尾聲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尾聲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尾聲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八章。鼠(下)尾聲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四章 伏(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