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

與之相比,太平軍還不得不拿出一部分兵力來包圍磁軸,能夠上來抵擋的軍隊要少。

高俊剛開始作戰時向來謹慎,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也經常性在劣勢條件下與蒙古軍隊作戰,但是這樣大的戰役,卻不得不處於劣勢,依舊讓他有些擔心。

但是,圍點打援是全軍既定的策略,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高俊知道自己的擔心只是出於感性上的考慮,如果認真進行理性思考的話,太平軍的力量並不比敵人少多少。

此時,高俊屯住的地點在鄴鎮,聚集在他身邊的太平軍總兵力高達41000人,但是,高俊必須讓樓升率領六千多士兵牢牢圍住磁州,因此只能以三萬五千人的兵力來抵抗木華黎的進攻。

但是,太平軍更加精銳,擁有6000名訓練有素的騎兵和24,000名名揚四海的步兵,以及五千名獨門秘笈的工兵。僅就現在而言,太平軍步兵是全世界質量最高的步兵。

毫不客氣的說,木華黎所率領的四萬軍隊當中,只有那兩萬名騎兵是值得顧忌的力量,而那兩萬名步兵只不過是戰場上的附屬品,單獨作戰的話,高俊有把握用三到四千名太平軍步兵將之徹底擊垮。

但是也不能將之等閒視之,木華黎百戰名將,善於用兵,即便是實力不佳的世侯步兵,如果能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發揮效用,也可稱之爲如虎添翼。

再之後的一整天,雙方前出的騎兵部隊頻繁遭遇交戰,太平軍收集到越來越多的有關敵軍的信息,蒙古人按照一如既往的戰術,執行戰場快速機動。從洺州出發,突破了太平軍前沿部隊在河岸的防禦,渡過洺水,向邯鄲縣方向進發。

“大家看,這就是木華黎的錯誤,他還不善於指揮一支真正的漢族軍隊,居然還按照蒙古人的老辦法打仗。”綜合了參軍們的意見之後,高俊做出了判斷:“他這是典型的草原式打法,想要集中兵力,利用速度優勢搶先佔據有利位置,但是,咱們同樣有很多的騎兵,能夠阻礙對方的行動,現在聽我命令!”

軍官們全都站起來,等待高俊的佈置。

“全軍立刻從鄴鎮出發,向大趙鎮方向挺進,騎兵以四個營的兵力分爲左右兩翼,陳光諒指揮,負責在前出陣地上引導敵軍,並及時傳遞迴敵軍的進軍信息,形成有效的戰場遮蔽,掩護我軍步兵達到預定阻擊位置!”

高俊的戰術說白就一句話:你快,我比你還快。太平軍要利用在後勤上的優勢,和數年來磨練出的鐵腳板,防止蒙古軍隊佔據有利的進攻位置,在敵軍做好戰場準備之前就搶好位置,擋在敵軍面前,迫使對手在沒能展開的情況下就與太平軍發生決戰。

決戰的第一場戰役就要開打了,這也是高俊第一次指揮數萬人協調作戰。這讓他心裡又是激動又是忐忑。但是隨着大軍調動,原本胡思亂想的腦子逐漸又平靜下來,開始專心於戰場上的事情。

太平軍的行進穩定而又迅速,果不其然,蒙古人在騎兵的戰場遮蔽之下,沒有發覺太平軍步兵主力是自鄴鎮靠近的,他們前進的道路正在被太平軍封死的過程中。

而在北面,也古的心情已經差到了極點,從燕京府出發的軍隊在一天之內只前進了15裡,各支隊伍還沒有集結,正在分頭掃蕩各地的村莊。

他已經離開了原來的村莊,但是掃蕩沒有結束,蒙古人必須在當地得到足夠的食物,才能開始下一步行動。

從草原上已經運來了六萬斤肉乾,可以解一時之急。也古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只帶部分精銳搶先行動,讓大部分軍隊返回燕京。

到晚上的時候,大規模的挖掘還在繼續,在地道里都可以聽到外面乒乒乓乓的聲音,劉方拍了拍身旁人的肩膀,讓他們鼓起勇氣來,在整整一天的爬行之後,大家終於順着溝通線爬到了附近另一個村莊的地道中去,這裡的地道重新寬闊起來,甚至可以蜷着身子坐着。

儘管一天米水沒打牙,但是由於地道里非常的悶熱,再加上過於緊張,幾個人都沒有感覺到飢餓,只是異常的疲乏困倦。

突然附近有了一陣響動,上方的出氣道似乎下來了一個人,劉方頓時緊張起來,抓緊了文件包。

那人也聽見了下面的呼吸聲:“索尼罪惡滔天?”

“引得百姓怨聲載道!”劉方迅速對出了事先定好的暗碼,那個人一下子鬆垮下來,並且聽出了聲音:“劉哥,你從隔壁村子過來了?”

“沒錯,小柏樹村那邊好像已經全都被佔領了,你們這邊怎麼樣?”劉方也聽出來這是本縣的通信員,名叫楊方。

“蒙古人學精了,這次還真是一點都沒察覺到,整個村子外面都是蒙古人的掃蕩隊,連個信息都報不出去,中隊長帶着兩個人衝陣,剛出了村口就讓蒙古人一箭射翻了,現在還被吊在村口呢!”

,劉芳緊張起來,昨天他爲了打氣,說了不少有關中隊長的故事,而現如今聯絡員一下子說中隊長已經被敵人殺害了,對這幾位敵佔區青年的熱情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百姓們都轉移了嗎?”

“?難太難了,有的順着地道轉移出去了,但有些地道被挖通了,蒙古人正在給鄉親們上刑,逼他們交代地道出口呢,這都沒有用,百姓只知道自己的。”

聯絡員的精神好像還不錯,匆匆說完這些話,就接着行動了:“,我還要去通知別的村。”

“聯絡道可不好爬。”

“爬什麼聯絡道,趁着天黑,直接在地上走,,蠢達怎麼發現不了!”,楊芳,略微休息了一下:“,你們走下口,那條地道隱秘還寬一點,說不準能從西面那片林子出去,這也不保準,蒙古人發狠心了。”

,聯絡員靈巧的出去,劉芳和僅剩的三名青年,略微休息了一下,就按照聯絡員所說的位置開始爬行。

夜晚靜靜的,只有呼吸聲清晰可聞,但是時不時的,就可以聽見一陣低沉的隆隆聲,那是馬蹄的聲音,劉芳知道,又有一隊騎兵經過,他們是從北面的燕京府來的,想要越過這些村莊,向南邊行進,儘管不知道具體的新聞,但是劉芳可以猜到,一定是高太尉有所行動。

而無數像他一樣正在地道里,艱難求生的人,牢牢的護衛着他們的糧食,斷絕蒙古人的急呀,阻礙他們的行動,牽絆他們的腳步,爲高俊贏得戰役勝利,而做着艱難的犧牲。全部收到。

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六章 貓(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三章 狗(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九章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五章第六章 散兵(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
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六章 貓(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三章 狗(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九章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章 血酬(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五章第六章 散兵(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